首页 理论教育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想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教育内部而言,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这种心灵的沟通中,师生间将进一步相互了解和认识,师生关系将进一步和谐融洽。通过交往与合作,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实现每一次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

当前的学生不是一个个待灌的瓶子,也不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书呆子,而是燃烧的火。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情感更加丰富,个性更加张扬,这就必须建立一种以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理想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教育内部而言,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理解信任、和谐融洽、充满生机的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可作如下的探索:

(一)主动沟通,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合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消除生疏与误会,增加接触与亲近,赢得理解与合作的催化剂。沟通的方式是交往、对话。教师要以真诚和期待走近学生,把话语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畅谈人生,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作教育性交往,用智慧去培植智慧,用心灵去感动心灵,用生命去点燃生命。在这种心灵的沟通中,师生间将进一步相互了解和认识,师生关系将进一步和谐融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应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通过交往与合作,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

(二)热爱尊重,并理解和接纳学生

热爱学生包括热爱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把学生的每一个缺点都看成是成长的起点,常表扬、鼓励和赞赏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教师要理解学生,首先需要接纳他们的感受。接纳学生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学生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并且希望教师能站到他们的立场上,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受重视的,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这样,他们会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三)加强修养,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除了在专业上的权威,教师更应具备足以使学生钦佩的风范与人格,因为权威易使人迷信,而人格魅力使人愿意相信,同时人格魅力的感召也最具影响力。“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学生而言,学术上的权威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对教师人格的钦佩则是他们学习的一项主要动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树立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四)改进教学,充分展现教学过程之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优化的教学过程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索、共同讨论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让教学过程之美吸引学生,滋润、陶冶学生。在这种教学中,师生充分交往合作,或质疑辩论,或分析思考,师生一同为学问而探究,为成功而喜悦,师生情感交融、心灵同往。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它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策略。

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实现每一次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此,作为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走进学生心灵,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复习与思考

1.中西方教师职业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2.谈谈你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什么?

4.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5.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应如何应对社会的发展变化?

6.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不同的学生观?

7.师生关系的内涵会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8.你认为如何从内外环境上建构理想的师生关系?

推荐阅读书目

[1]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叶澜,白益民,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瞿宝奎.教育学文集:教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于东.学校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注释】

[1]UNESC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Adopted by the Special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the Status of Teacher,Paris,October,1966)

[2]罗晓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教育科学研究,2006(7):53-5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1-240.

[4]吕型伟,阎立钦.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基础教育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46.

[5]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9-53.

[6]朱意明,秦卫东,张俐蓉.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51.

[7]同上,第53页。

[8]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32.

[9]刘明.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中的非民主性问题探讨.教育评论,1989(5):15-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