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的主要途径

德育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而选择的活动方式。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如下: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德育回归生活,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其回归学习生活。在实践中,通过各科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的、经常的、有效的途径。

二、德育的主要途径

所谓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而选择的活动方式。在现代社会,由于教育日益社会化,学校德育的途径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该课程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逐步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和态度去认识自然和社会,奠定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学的基本方法。政治课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及时的观察综合,对党的方针、政策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思想政治课始终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下运行。同时,在教学中不能回避矛盾,要正视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入情入理的剖析。这既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信念。

(二)各科教学

教学是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把德育与其他各科教学整体融合起来,要通过教学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从而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精神家园。德育回归生活,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其回归学习生活。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主题。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智慧增长和德性成长的过程。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遵循“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自觉地把教授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以发挥其教书育人的整体功能。要克服各科教学中重知识教授、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不教人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通过各科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的、经常的、有效的途径。如果任课教师都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各科教材自身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这样学校才真正地完成了德育渗透,做到“传道”于“授业解惑”之中。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德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参观访问、多种形式的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争做好人好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护名誉、诚实公正等品质;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讲演、竞赛等活动,还可以不断地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使其健康活泼地发展;通过参加一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形成互助友爱、有责任、守纪律的优良品德。

(四)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在于通过加强班级管理来教育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德育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途径。加里宁曾经比喻过:“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锐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教师的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所以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以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9]班主任的表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都是学校正式的学生组织,都是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领导下,协助教师为完成德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团体。青少年学生非常关心、热爱自己的组织,并希望通过积极参与组织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所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作用,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德育在教育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少先队和学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六)大众传媒

以网络和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外环境之一,正在品种、数量、规模和影响力上加速发展,其中网络大有成为主流传媒的趋势。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着迅速而又有效的渗透,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沟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隐蔽而又强烈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信息的快餐式的反复强化使人来不及思考,就接受了它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消费、娱乐等方面的观念,导致个体独立判断力的衰减和抗腐蚀能力的降低。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现代传媒的强烈辐射之中,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利用传媒影响,削弱其负效应,也是这一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媒不但构成学校德育的环境,还参与塑造学校德育对象,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环节,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着眼于通过各种宏观或微观的措施,创造有利于学校德育的传媒环境。学校德育自身则应采取显性、隐性课程并重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大众传媒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如设立专门课程(如影视鉴赏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学生板报、学生论坛、学生广播电台等),努力使学生形成对大众传媒趋利避害的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使大众传媒成为学校德育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德育网络

德育网络是整合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系统。建立德育网络的目的是将校内外各方面教育影响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所谓各种教育力量,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三个方面,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应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使其能够发挥德育网络的整体效应。在德育网络中,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在影响渠道、影响方式和影响力度方面可以各具特色,在影响的方向性质和目标要求上应该是同质的、一致的,否则,会使受教育者无所适从,或者使各方面影响作用相互抵消。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的和非教育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等多种因素。这诸多因素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德育网络可以借助各种组织形式和沟通手段,统一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取得共识,相互配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其积极因素的影响作用,防止或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德育整体的实效。

总之,德育的途径十分广泛,各种途径对实现德育的功能都有不同的作用。学校德育应将各种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德育的合力网络,发挥其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