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供求的调节机制
(一)教育供求机制的内涵
教育供求机制是指教育供求的运行和调节的方式。教育供求的运行,在这里是指教育供给与教育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运动、变化和发展;教育供求的调节,则是指对教育供给与教育的社会需求的矛盾运动的主观调节,通常包括自觉的和自发的两种调节方式。
教育供求运行的客观性,表现为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制约性。要实现教育供求的客观运行和主观调节的统一,教育供求的调节机制必须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和调节机制相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来调节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从而要求生产要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必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或推动下靠政府和市场来共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有人担心就业和教育一旦进入市场会使劳动力和教育异化成市场的“奴隶”,这种担心也许不无道理。就业和教育市场一旦开放,劳动力和教育的供求会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市场化的形式和方法,如企事业单位高薪聘用高级科技人才、因需招工用人、按劳付酬、自费上学等。如果对这种市场化的形式和方法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劳动力和教育就任由市场的摆布。因此,在就业和教育市场开放的同时,为了防止劳动力和教育市场失灵和失范,必须注重转变政府调控教育的职能和重点。但是,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某些教育的供求采用市场化的形式和方法,并不等于劳动力和某些教育就是“市场异化物”。劳动者永远是市场的主人,劳动力与劳动者是统一整体,劳动力不可能在劳动者身心之外为他人所操纵,教育也不可能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心之外为他人所操纵。
这里必须指出,就业市场的开放是教育市场开放的必要前提,劳动力供求的市场调节是教育供求市场调节的重要环节。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作为就业市场向后联系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市场,即教育市场,就会受到这种不完善、不规范的干扰。教育市场不完善、不规范,同样会向前联系而影响就业市场。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相互掣肘。
(二)教育供求调节机制的系统论分析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调节教育供求关系,解决教育供求矛盾,促使教育供求综合均衡,就是形成和维持教育系统的有序状态。在现代系统论中,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说关于开放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的规律和机制的揭示,为我们进一步阐明教育供求的双重调节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论据,为我们探讨教育系统内部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及其机制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说认为,开放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是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和自组织,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处于开放系统之中。随着系统外界环境的变化,组织和自组织在系统有序状态形成和维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当系统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组织调节的作用比较明显;当系统的结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自组织调节的作用比较明显,自组织甚至成为打破原有结构、建立新结构的杠杆。
教育系统乃至一切社会经济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其有序状态(教育供求的综合均衡,劳动力供求的综合均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均衡,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等等)的形成和维持,也都是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调节和自组织调节,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自觉调节和自发调节。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发展都依赖政府和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教育系统的正常发展当然不能违背这条规律。
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在教育系统内部各自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这方面我们也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说关于开放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在组织过程和自组织过程来加以说明。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说认为,自组织过程或自组织现象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存在于开放系统之中;②保持远离均衡(热力学)的条件;③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④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变量或行为从平均值偏离,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
那么,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是否都具有这些特征呢?首先,教育系统是开放系统,其内部所有的子系统都具有自组织过程的第一个特征。其次,依据教育系统内部各种结构的稳定性程度,可以把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分为相对稳定态和不稳定态。均衡即稳定。远离均衡的条件在这里是指教育结构不稳定的条件。基础教育结构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具有自组织过程的第二个特征;而专业教育结构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具有自组织过程的第二个特征。再次,专业教育系统也具有自组织过程的第三个特征。可以对专业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作这样的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分化和综合,促使专业教育内部各学校之间、各专业之间、各学科之间、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之间、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间、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从而促使新学校、新专业、新学科、新教师(精通几个专业)、新毕业生(通才)的出现,使专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能力大大增强,专业教育的整体功能就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正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最后,专业教育系统也必须通过“涨落”来达到有序。可以把专业教育系统中“涨落”理解为各个专业学校依据教育的社会需求自行调整专业设置而引起某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从平均数偏离。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这种“涨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结构不断变化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调节教育供求结构不可缺少的机制。但是,“涨落”具有二重性,它既可能成为破坏教育供求结构相协调的干扰,也可能成为打破原有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供求结构相协调的杠杆。因此,必须对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其专业设置实行宏观控制,加强政府调节,才能克服这种“涨落”的消极作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总之,基础教育系统的结构具有简单性和相当稳定性,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一种“组织过程”,教育供求应以政府调节为主;而专业教育系统的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教育供求应以宏观有效控制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在图4-27中,假定没有政府对高等学校学费收缴的限制,高等教育供求的市场均衡点为E,市场均衡价格为1万元。这时,有人奋起谴责说,高校收费太高,许多贫困家庭无法承受,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钱人的特权,收学费对穷人的子女而言是不公平的。面对上述压力,政府常常会推出限制学费的政策,甚至取消学费,实行高等教育的政府供给制,就像中国高等教育1996年以前所做的那样。
假定政府颁布一项政策,规定高等学校最高学费为每人每年5千元,高等学校学费就能限制在MN一线,在这一学费上,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缺口,供给量为F,需求量为G。许多有支付能力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供给不足要求有某种非学费式的配给制来调节——高考成绩排队配给。高考成绩在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学生虽然有机会上学,但为了进入一个较理想的学校而不得不从事各种非法的“幕后操作”。而那些高考成绩没有上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无缘圆自己的大学梦,承受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图4-27 学费与教育的供求
在高考成绩排队配给制下,普通高中教育乃至初中和小学教育都要承受升学压力。普通高中追求升学率是这种配给制的必然产物,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使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严重扭曲。一些普通高中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高考题预测的研究上,而不是按计划组织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考上的学生千方百计找学校复读,甚至不惜花重金贿赂学校领导,以获得复读资格,待下年重新参加高考,而那些穷人的子女是无力承受复读的高额学费的。
(三)政府与市场互动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的优点
政府与市场互动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的优点是:它有利于在尊重受教育者选择最终教育产品的权益和自由的同时,引导教育发展朝着政府预期的目标前进,把高等教育结构与教育外部经济的内在化,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育适应社会变化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集中决策所造成的重大失误,克服分散决策所造成的短期行为,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与资源合理配置的结合。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普遍采用这种教育供求调节机制,以弥补单一市场主导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和单一政府主导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的弊端。我国教育供求调节机制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动过去那种单一政府主导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向政府与市场互动型教育供求调节机制转变。
我们知道,在一个排斥市场调节的教育运行中,教育价格机制远离教育这种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失去了对教育供求的直接约束,于是,教育需要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因为教育的购买力是以教育价格为基础的,没有教育价格,我们将无法判断教育购买力的大小,从而也无法判断经济发展水平一定条件下教育需求的大小,也就是说,不计教育价格的教育需求不是有购买力约束条件下的教育需求,而是无购买力约束条件下的教育需要,这样,教育便只好被当作非经济产品而应该由社会或政府无偿地提供给每个教育需要者。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只有向每个教育需要者提供免费教育才能把市场调节排斥在教育运行之外。然而,事实上只有义务教育才有可能实行免费。即使是免费的义务教育,要把市场调节完全排斥在它的运行之外,也是困难的,因为不存在教育价格约束的义务教育运行极易引起效率和质量问题,而提高义务教育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通常需要市场调节提供持续的利益驱动机制。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运行中出现的所谓“培优班”以及近年来美国义务教育运行中多个州试行的义务教育券制,就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目前还尚不具备把利益驱动机制排斥在义务教育运行之外的社会条件,因为充分地利用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在当前仍然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假定免费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是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波动,那么,家庭的义务教育支出需求便通过税收而有效地转化成政府的义务教育支出需求,而后者又通过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而有效地转化成教育产出,从这个意义上看,义务教育总量供求不必通过市场调节就能实现均衡。可是,非义务教育不通过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均衡。由于非义务教育是非强迫性的,其种类繁多,因此人们在完成所受义务教育之后,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求学,是选择接受这种非义务教育,还是选择接受那种继续教育,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购买力和教育的个人预期收益等因素,受制于求学者主权。学校提供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的非义务教育,只有与个人的偏好、购买力和教育的个人预期收益所提出的要求相适应,才能把家庭的非义务教育支出需求有效地转化为非义务教育供给和产出,非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只有接受求学者主权的指导,才能实现合理化。这就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式来调节非义务教育的运行,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杠杆来推动非义务教育的发展。人们通过实践找到了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杠杆:市场。当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和杠杆没有充分加以利用时,家庭的非义务教育支出需求向非义务教育供给和产出的转化就难以实现,非义务教育总量供求也就难以实现均衡,非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就难以实现合理化。一般说来,非义务教育总量供求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在于:①分散的自主的风险自担的微观教育决策结构使办学者和求学者对教育供求、劳动力供求、教育价格、工资、专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等等的变动做出积极的灵敏的有效的反应,自发地促使非义务教育总量供求趋向均衡,防止和避免非义务教育总量供给走向过度扩张或过度收缩,从而有利于促进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②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竞争为导向和社会利益为准则的教育动力结构使办学者和求学者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参与教育运行,从而有利于提高非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③以教育价格、工资和就业为信号的以办学者、求学者和业主之间横向沟通为特征的教育信息结构使办学者和求学者能较快较多地获得各种有效信息,以便优化教育决策和强化教育动力,从而有利于非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④以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开放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特点的教育观念结构使办学者和求学者勇于摆脱束缚、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开拓进取,从而有利于提高非义务教育质量。以上说明,教育运行的市场调节是满足教育总量供求均衡实现的一个体制性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