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效应
一国物质财富的增加取决于长期的经济增长,而在教育技术和教育规模收益一定条件下,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形成不足,因此,在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及偏好一定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决定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增长速度,从而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这就是说,教育发展需要新增教育设施,增聘教师,增加教育经费,没有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增长就难以实现。然而,在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及偏好变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对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增长速度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也就是无法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然而,投资和消费结构及偏好的变动同人口增长速度有着较密切的关系。过快的人口增长稀释了经济增长给每个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阻碍了资本积累的进程,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使投资和消费结构及偏好向农业和工业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资产和经费将难以随经济增长而增长。
从表8-1可以看出,长期经济增长率对长期教育发展的效应并不明显,而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对长期教育发展的效应则是明显的。在12个国家中,日本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是最高的,但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指数都低于美国和加拿大,仅相当于阿根廷;巴西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仅次于日本,但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指数都低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阿根廷,仅相当于墨西哥;阿根廷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比墨西哥低0.55个百分点,但两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则相当;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仅低于美国0.05个百分点,但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指数都大大低于美国,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冲淡了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效应。
从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对长期教育发展的效应来看,除阿根廷和日本以外,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与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较快的国家,也是长期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这表明,长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决定长期教育发展速度。中国的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率之间形成很大的反差,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压抑着长期人均GDP的增长,教育发展明显受制于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的影响。
表8-1 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的进程
资料来源:(1)曼昆.经济学原理[M].下册.北京:三联书店和北京出版社,2001: 144.(2)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62~263.(3) 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39~142.(4)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M].1994—2001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5)作者的计算.
近几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增长趋缓、政府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接近英国1984年的水平,而我国1999年教育指数仍然低于墨西哥和巴西,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阿根廷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现阶段我国人口压力对人均经济增长率的冲击作用,虽呈逐年缓解的趋势,但仍然显著,[1]人口压力对教育发展的负面效应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正面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同为南美洲国家,巴西比阿根廷在长期经济增长率和长期人均GDP年平均增长上都高出许多,然而巴西比阿根廷在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指数上却都低出许多。这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简单决定教育发展速度,影响教育发展速度的还有经济增长以外的其他因素。
由此看来,在人口增长率一定情况下,经济增长可导致人均收入的增长,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长期人均GDP增长与长期教育发展的高度相关性,说明长期经济增长是制约长期教育发展决定性因素。
那么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呢?教育发展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何贡献?经济学家和教育经济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下面先简单介绍几个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看看它们对教育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