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
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突破,首先需要实现方法论的突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态度、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从内容来看,方法论包括哲学层次的方法论原理,以及具体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方式和手段。
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是一个由多种不同层次的方法而构成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哲学层次的方法论原理,即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为教育研究方法论设定哲学的依据,提供研究的出发点、目标、思维框架和评价标准。
第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个层次的方法论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是与其他并行的学科的研究区别开来,具有自身学科的特点和结构;其二是处于中间过渡层次,既是第一层次的哲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第三层次的诸多具体的研究方式、手段的概括。有学者将这个层次的研究方法概括为四种: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
第三,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教育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实验法。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分析、综合、类比、假设等方法。
◎复习思考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有所不同?
2.教育学发展历程共有几个阶段?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3.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研究和学习教育学?
【注释】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4.
[2]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20.
[3]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4.
[4]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8.
[5]转引自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95.
[6][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
[7][苏]巴班斯基.论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7.
[8][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26.
[9][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10]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11]陈鸿祥.王国维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91.635.
[12]张之洞.劝学篇·游学第二[M]∥朱有献.中国近现代史料(第2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
[13]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日报,1949-10-08.
[14]初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教学大纲(草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1.
[15]师范学校教育学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3;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试行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13.
[16]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79-599.
[17]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1.
[18]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