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是社会一个具有相对独特功能的子系统,一方面,它与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它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是把人类已有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和步骤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不同,它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且,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并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它是相对独立的。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仅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任何教育都是在以往的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教育一经产生便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形成并强化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所以,无论外界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何等多、何等新,还是要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教育材料或基地出发进行继承、改造、发展、提高。如果撇开它另起炉灶,或者试图从外部简单输入建立一个美好的教育体系,那是不可能的。
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一种情况是教育发展滞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建立以后,与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会立即随之而消亡。另一种情况是教育发展超前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在旧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由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意味着我们在处理教育与社会关系时,首先应在着眼于社会的同时,立足于教育。着眼于社会,意味着教育应主动地为合理的社会需求服务;立足于教育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其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包括:一是教育社会功能的释放与形成是以人为载体的,具有间接性,谈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立足于人的培养。二是必须全面发挥教育功能,不能偏废哪一个方面。再次,教育功能是有条件的,对社会的影响有正负效应之分,必须满足其所需要的条件,形成正效应,避免负效应。另外,教育功能是有限的,受到生产力、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制约。最后,还必须防止教育与社会关系上的两种偏向:①将教育要遵循客观规律与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为社会服务对立起来,提出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这样非彼即此的问题。②把教育与社会其他领域同一化、等同化,否认教育的独立性、特殊性,试图用经济规律、政治规律取代教育规律,用管理政治、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教育、管理学校。
任何一个社会的教育都是根据一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去培养人才的,而教育也正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科学技术和宣传某种思想,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以及文化。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必须认识并尊重教育的自身规律,而不能照搬政治经济的做法,用政治规律、经济规律取代教育规律,甚至视学校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将教育、教学活动机械地从属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否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损害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发展的历史已经证实,教育归根结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性质的制约,受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制约。
◎复习思考题
1.怎么理解教育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
2.政治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协调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与相对独立性?
4.简述现代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注释】
[1]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OL].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2gkf30n/t20081103_402513671.htm,2008211203/2008211217.
[2]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1998年4月18日.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5.
[4][法]乔治·斯皮诺.60亿人——人口困境与世界对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8.
[5]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J].人口与发展,2008(1).
[6]朱彬,王义.13亿人口使我们面临新挑战[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201/05/content_2420125.htm,2005-12-05.
[7]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0-181.
[8]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8.
[9]转引自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3.
[10][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M].第4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154.
[11]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
[1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5.
[1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5.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17]参见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134.
[18]转引自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1-22.
[19]转引自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33.
[20]转引自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33.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4.
[2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93.
[23]列宁全集[M].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9.
[24][美]鲍尔斯,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7.
[25]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2.
[26]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研室.教育学参考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
[2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研室.教育学参考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03.
[2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研室.教育学参考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6.
[2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42.
[30]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180.
[31]转引自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4.
[32]转引自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4.
[33]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731.
[34]参见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5.
[35]转引自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36][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8.
[37][苏]安德鲁先科.精神文化与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1,56.
[38]张立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
[39]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0.
[40][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