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活动的界定
要理解教育活动,首先需要界定教育活动的概念。而对教育活动概念的界定是以对“活动”概念的理解为基础的。目前,关于“活动”概念本身的含义就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这一点,正如学者尼科洛夫所说:“‘活动’的概念本身的含义是极不确定的……直到今天,无论是心理学著作,还是社会学和哲学著作,都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活动’概念。”[1]
有学者认为,“活动”就是“实现着主体——客体两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2]。也有学者将“活动”界定为“能动性的最高形式,是合目的的能动性”[3]。还有学者则认为,活动是“社会和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改造周围的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包括人自身)以适应它的需要、目的和任务的过程”[4]。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活动则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的特征就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主体与客体是构成活动的基本要素
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这里所说的对象性活动不仅指活动主体有自己的活动对象,而且指作为对象的活动客体以依赖于活动主体的对象性而存在。活动的对象有两种:①制约着活动的客观事物;②调节活动的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像。显然,活动必然指向一定的对象,离开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活动总是由需要来推动的,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转化,通过活动客体转化为主观映像,而主观映像也是通过活动才转化为客观产物的。
2.能动性与现实性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活动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活动的受动性要求人的活动要合乎规律,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则要求人的活动要合乎目的。
人的活动具有现实性,即活动主体的现实性和活动对象的现实性。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外部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从发生上来说,是人类活动的原始的和基本的形式”。[6]
3.社会交往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基础
就其本质来看,活动是交往的、互动的,活动本身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交往,个人就不能社会化,因而也不能个性化,最终就不能成为健全的个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活动就是教育主体能动、现实地改造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互动过程。[7]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有各种类型:从形式看,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从活动主体看,有管理者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从内容看,有课内外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发展个性特长等的各种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