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80年代以来有关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
“文革”结束后,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研究又重新繁荣起来,其思想观点的科学性也越来越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关于师生主客体问题的讨论,人们对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与作用、师生孰为主体孰为客体以及教与学的关系等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文章。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
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我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影响最大的一派观点。它不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点,还主张学生是主体,并试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之相结合和统一。
例如,王策三在《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他认为教和学的关系只停留在“教学包括教和学双方的活动,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说法已经不够了。“教学论中对‘学’的重视研究不够,并不是由于对教师主导作用讲多了或抬得太高了,从而应该少讲一些或贬低一些;恰恰相反,要真正重视并切实搞好‘学’还必须强调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相反,学生决定不了,也负不了这种责任。”“但是,教却又是为‘学’而存在的,否则就毫无意义;教师主导作用也必须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一点,‘学’是学生自己的独立的主动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48]
2.“双主体”说
这也是一派影响较大的观点。这一派观点首先对主导主体论提出了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认为主导主体说单方面地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但无助于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从而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很容易不适当地扩大教学的外延,使其等同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造成概念和逻辑上的混乱。第二,认为主导主体说“混淆了矛盾的主次之分,使人无法理解在特定的教学阶段中,究竟孰主孰次。”[49]第三,认为主导主体说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导致把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关系加以分裂,把教与学作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加以孤立考察的结果。第四,认为教师主导是在教学范围内提出来的,学生主体是在学习范围内提出的,前者是在辩证法范畴提出的,着重说明师生的相互关系;后者是在认识论范畴提出的,着重说明学生是学习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双主体”说的主要观点包括:第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领导、组织、引导等的作用上,它通过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它通过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和变化体现出来。”[50]第二,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当教师把学生当做认识或改造的对象时,学生成了客体;当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的认识对象时,教师成了客体;当教师把自己看做是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教师成了自己的客体;当学生把自己看做是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学生也成了自己的客体。第三,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学生也不能代替教师教;教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也不能成为教师教授的主体。“教师不是教和学的主体,学生也不是教和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一起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5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界对“单主体论”和“双主体说”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不少学者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脱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把教与学作为不同的过程严格地区分,这种对教学过程机械割裂的结果是无法找到二者的统合机制,也就把师生之间的真实关系给割裂了。这实际上是“主体—客体”模式,是一种“人—物”的关系,而不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人—人”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中的学生实质上是被教师规定了的主体,而且“主—客”模式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目的,忽略了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使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分离。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把西方哲学如交往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现象学、解释学等的一些思想观点应用到建构师生关系上,力图打破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模式,建构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