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的产生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的出现以及文字的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公元前两三千年,东方各国先后出现了学校。
在古代东方国家,目前发现的具有较为丰富文字记载的最早学校是位于现在伊拉克卡迪西亚省尼善尔以南的苏美尔学校(Sumerian School)。1902—1903年挖掘出大量的、大约公元前2500年的学校“教科书”,即刻有象形文字的小泥板(small pictographic caly tablets),一些泥板上记载着一些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备忘录,还有一些刻着供学习和练习用的词汇表,以及学生的各种作业。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苏美尔学校的图画。
苏美尔学校的最初目标,是培养“专业人员”——即学校首先是为了培养满足国家经济和管理需要的缮写人员而设立的,主要是培养寺院和宫廷里的缮写员。但是,在它的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学校逐渐成为苏美尔的文化和学习中心。苏美尔的学校开始可能附属于寺院,经过一段时间成为世俗机构,课程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世俗的特点。
苏美尔学校的课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半科学性的、学术性的课程;一是文学和创作的课程。半科学性的、学术性的课程的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出于教授缮写员书写苏美尔语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教学上的需要,苏美尔教师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主要是对语言进行分类,即把苏美尔语分为相关的词和短句,让学生记忆并抄写,直到他们能熟练地复写出来。在这些“教科书”中,能够发现有许多树和草的名称,各类动物的名称(包括昆虫和鸟类),国家、城市、乡村的名称,岩石和矿物的名称。这样的排列方式,表明他们已经相当熟悉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矿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文学和创作方面的课程,主要是学习、抄写和模仿创作于公元前2500—前2000年的、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类型:为颂扬苏美尔的伟人和英雄的事迹和功勋,以叙事诗形式写的神话和传奇故事;献给伟人和国王的赞美诗;哀悼苏美尔城毁灭的挽歌;以及哲理性的作品,包括格言、寓言、随笔等。
苏美尔学校的校长叫“尤米亚”(ummia),是一个“专家”、“教授”。校长也被称为“学校之父”(school father),学生被称为“学校之子”(school son),助教被称为“老大哥”(big brother),他的主要任务是书写新的泥板,以供学生摹写,检查学生的抄写作业,以及听学生背诵功课。其余教员,有的教授绘画,有的教授苏美尔语。此外,导生们负责考勤,有一人负责鞭打。
苏美尔学校的学生来自富有的家庭,穷人不可能提供教育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据考古文献发现,苏美尔学校学生的父亲都是比较富有的城市居民,包括地方长官、市政府的主要人员、大使、寺院管理者、军官、川长、高级税务官员、各种教派的教士、管理者、督学、工头、缮写员、档案保管员、会计师。此外,苏美尔学校只招收男子学生,不招收女生。[4]
在我国,学校的萌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从古籍中的大量记载来看,中国距今4000多年前的“五帝”和“虞舜”时代,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学校。例如:《周礼》、《礼记》都提到“成均”与“成均之法”。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指出:“成均,均为五帝之学。”《三礼之宗》和《玉海·学校》也分别指出:“虞氏之学名庠”,“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上述记载都认为中国早在“五帝”和“虞舜”时期就已经有学校了,即“成均”和“庠”。据郑玄注,“成均”乃乐师作乐的地方。“庠”也不能算是一种学校。《孟子》说,“庠者,养也”,就是说“庠”在原始社会初期,是饲养牛羊的场所,后演变成敬养老人和教育儿童的地方。
到了夏朝,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中国进入金石并用的奴隶制时代,具备了学校产生的条件。郑玄注《仪礼》说:“夏后氏之学在上庠。”《礼记·王制》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汉书·儒林传序》说:“夏曰校。”这表明夏代已经有了“庠”、“序”、“校”等三种学校的名称,“庠”与前代是有密切联系的,“序”和“校”则是夏朝新出现的。“庠”在“虞舜”时代就是养老和进行教育的场所,所以,夏朝的“庠”可能是从舜帝时沿袭下来的。由于夏代的国策中重武的倾向明显,所以习射的“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夏朝有“东序”、“西序”、“国老”、“庶老”之分,这不仅说明等级分化和学校的差别,也说明了夏朝的“序”除了教授骑射以外,还兼具养老的功能。
到了商朝,学校的存在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不过,古籍上所记载的商代学校,其名称不一。《汉书·儒林传序》说“殷曰庠”;《礼记·明堂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又说:“瞽宗,殷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等等。这说明商朝除有“庠”、“序”等学校名称以外,又出现了“学”和“瞽宗”。商朝的“庠”,是从“虞舜”时期和夏朝的“庠”承袭下来的,一方面,这种学校依然具有养老的功能;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这种机构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推行孝、悌的教育。商朝的“序”,亦是从夏朝承袭下来的,但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机构既保留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旧形式,又增添了学习礼乐的新内容,而且更强调品德修养。“习射”只是一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习射达到“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
商代“右学”和“瞽宗”都属于大学性质,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据考证,商朝有“尚右”的传统,因为商朝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都向右(西)的方向朝拜。所以,把大学设在西部,古人以西为右,故也称之为“右学”。“瞽宗”起源于祭司的需要,是学习礼乐的学校。“瞽”是乐师的官名,“瞽宗”是乐人的宗庙,选择有道德的教师到那里去教授。[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