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在某一时间、阶段的行为,适应当时的环境条件,符合其角色身份,就算正常,否则视为异常。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反之,心理、行为特征严重偏离年龄特征,即为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关注生理健康,“没有查出疾病就是健康”的传统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也发生着新的变化。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WHO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将道德健康纳入了健康的范畴。由此可见,健康是一个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整体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修养良好四个方面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告诉我们,生理健康是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1)它既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的心理品质上。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与评估

(一)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1)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以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接近平均值为正常,偏离平均值为变态,偏离越远,病态愈重。这一判断标准意味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健康的行为,偏离大多数人的行为则是不健康的行为。

(2)医学标准。它是指病因症状的检验标准。该标准认为正常人不存在变态的症状行为,心理行为变态是某些精神疾病影响的结果,可以在患者身上找到生理、生化、神经、遗传等器质性病变。

(3)社会适应标准。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扮演一定的“角色”。人在某一时间、阶段的行为,适应当时的环境条件,符合其角色身份,就算正常,否则视为异常。

(4)经验标准。包括个人的经验、医务人员的经验,特别是受过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正规训练的医生的经验及家人、同事的经验。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过热烈的探讨,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但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适应周围环境、谋求自我发展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异常是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正常智商(IQ)为90~110,如果低于90,即是心理不健康;智商低于70,则为典型的智力落后。

(2)情绪乐观。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既能与客观刺激相适应,又能做到适度表现,具有控制自己情绪以保持与周边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喜怒无常、悲观失望、经常处于忧愁和焦虑状态,即为心理不健康。

(3)意志坚定。意志是个体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行为目的明确,独立性强;善于当机立断,果断性强;行动不屈不挠,坚毅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等。怕苦怕难、优柔寡断、轻率、鲁莽、顽固、执拗或者半途而废,即为心理不健康。

(4)人际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等。如果一个人与集体格格不入,没有朋友,不愿和人交往,孤僻、嫉妒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正视现实。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者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接受现实,并主动适应现实,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应对。心理不健康者逃避现实,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

(6)人格完整。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7)反应适度。心理反应的强度与外界刺激的强度是相对应的,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过于迟钝。对重大刺激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对轻微刺激大惊小怪,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即为心理不健康。

(8)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年龄特征基本吻合,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心理、行为特征严重偏离年龄特征,即为心理不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评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是指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对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确定心理辅导的目标或期望、制定有效的辅导方案和策略提供指引。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指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记录和解释,然后做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观察的记录有以下三种方法:①行为核检表。事先将计划要观察的行为项目列于表单,如“经常挑起和参与斗殴”“经常撒谎”“经常逃学”等,当所观察的行为具有上述某些行为表现时,就在对应的项目前打“√”。最后综合资料,统计频率,以分析行为反应次数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对被观察者做出某种诊断。②行为评等法。观察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一些表格,对被观察者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有关行为进行及时记录,以确定某些行为是否存在以及出现的频率、程度,并用五级或七级标尺做出判定。③轶事记录。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的文字作出简明的记录。(2)

(2)会谈法。指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会谈法是心理诊断中最广泛应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可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内心活动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即时性的意义解释功能。

(3)测验法。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一种最常用的标准化工具。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和水平。心理测验的最大优点是能对评估的结果作出标准化、数量化、客观化的描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主要有:①智力测验。如《中国比内测验》《中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等。②人格测验。如《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埃森克人格问卷》(EPQ)、《Y-G性格测验》等。③心理健康测验。如《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CBCL)、《康奈尔健康问答》(CMI)、《抑郁评定量表》《焦虑评定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与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比尔斯于1908年在其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翌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63年美国颁布的《中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城市的每一个学区或重点中小学,必须配备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工作者,专门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业性服务。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需要有1名学校心理学家。如以此比例计算,仅目前我国1亿2千多万名在校中小学生里边,便应该有3万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家。而现在我国整个中国心理学会的全国会员还不到5千人,其中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专家则只有极少数,且在国内心理学家中间并没有多少学术地位。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199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8月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一是能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二是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三是能有效帮助学生矫治心理偏异问题。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全面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目标有三个方面。

第一,开发和提高心理能力。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懂得创造原理和技法,积极为学生提供施展创造才能的精神环境和物质条件。此外,还应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记忆方法、想像方法和思维方法等。

第二,改善心理调节和适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教学生如何在各种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排除不良情绪,如何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对待挫折等。

第三,预防和矫治心理偏差。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教育者要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厌学、逃学、学习效率低、阅读障碍、计算智能障碍、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2)智力训练。包括观察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想像力训练、思维力训练等。

(3)人际关系指导。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如社交恐怖、缺少社会兴趣、社交过度、人际冲突等。

(4)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各种情绪困扰,异性交往问题,性困惑、性恐慌、性梦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

(5)自我意识发展指导。包括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胀,沉溺于自我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自贬的思维方式等。

另外还包括认知发展辅导、情绪稳定辅导、个性完善辅导、意志优化辅导、职业适应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心理障碍预防等。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目前国际上已经从医学模式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主体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3)

(3)发展性原则。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上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4)尊重性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承认学生与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5)全面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工作。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以少数有问题的学生为服务对象。

(6)成功性原则。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