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是一种社会功能

教育是一种社会功能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体中的年幼者受教育增长知识,才能完成群体的自我更新。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扶助的、滋育的、培养的过程。如果我们想到的是这个过程造成的结果,“教育”就应该是影响、塑造和调教的意思,是要把人塑造成社会行为的标准样式。以上谈的可以说都是“训练”,与教育性的教导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必须找出训练与教育的差异点。在很多教养案例中,孩子的活动根本只是用来养成习惯,教孩子就像在训练畜牲,不像在教育一个人。

环境的本质与意义

前文说过,社会群体凭借不断自我更新而长存。群体中的年幼者受教育增长知识,才能完成群体的自我更新。社会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有的是无心的,有的是刻意安排的,把未长成的、好似外来客的年幼者,转变成可以托付群体资源与理想的成员。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扶助的、滋育的、培养的过程。三个形容词都含有关注成长状况的意思。我们也会以饲育、栽培和教养等词汇表明教育涵盖的不同层次。从字源看,英文的education只意指引导或教养的过程。如果我们想到的是这个过程造成的结果,“教育”就应该是影响、塑造和调教的意思,是要把人塑造成社会行为的标准样式。本章要讨论的是,社会群体教养幼小成员的方法中普遍可见的一些特征。

教养应该做到的是,使个人经验质变,终至融入社会群体的利益、目标和既有的想法。所以,要点显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培育。物品可以在空间里挪移;一件有形的东西可以从甲地送到乙地。信仰和愿望却不可能从甲身上抽出来再安插到乙身上。这些该怎样传递呢?既然硬生生的灌输行不通,我们就该弄明白,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年轻一代吸收老一代的观点,可以让老一代把年轻一代的想法同化。

方法应该就是:借环境的作用引发一定的反应。想要灌输的想法不能用蛮力打进去,必须养成的心态不能劈头套上去。但是,个人生存的那个环境可以影响他看待事物的观点;这环境会使他做某些打算,以免与别人歧异;环境也会强化某些看法,削弱另一些看法,以便使他博得别人的赞同。环境渐渐在他身上产生一种行为系统,一种言行上的意向。我们说的环境,意思不只是个人生活的周围空间,而是指周围事物与个人活动倾向之间固有的“连续性”。非生物当然也与周围的事物有连续性,它却不会“在乎”周围事物给它带来的影响。邻近的事物并不等于环境条件,有些在时间空间上与生物体距离遥远的事物,可能比邻近的事物更足以构成环境条件,人类尤其会受这样的环境影响。人会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各异,有这种影响力的才是个人的真正环境。因此,天文学家会因为各自观察研究不同的星体而彼此行为互异。至于周围的紧邻空间里,关系最密切的环境条件就是望远镜了。古文物学家的环境包含他研究的那个古典时代的人、遗迹和碑文等等,他凭借这些和那个时代发生关联。

总之,环境条件对于活生生的人应有的典型活动会有助长、阻碍、鼓励和压制的影响。水是鱼的生活环境,因为鱼必须有水才能活动,才能生存。从事北极探险的人不论能不能真的进入北极,北极都是他生活环境的要素,因为他从事的活动的意义是北极界定的,是北极使他的活动与其他活动不一样。生活所指的不是消极的存在(姑且假定消极存在是可能的),而是指行为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环境所指的就是涉入行为而对行为构成支持或阻碍的那些条件。

社会环境

行为活动与别人发生关联的人,就是生活在社会环境里。他怎么做、可不可以怎样做,要视别人的期望、要求、赞许及责难而定。一个与他人有关联的人,在做出行为的时候不能不考虑他人的行为。因为他人的行为是他实现自己意向必不可少的条件。他一动,就会牵扯到别人,别人动也会牵扯到他。商人不可能独自一人做生意,买卖行为不可能不牵涉他人。制造业者不论是独自在办公室里拟定计划,或者购买原料、卖出成品,都是社会导向的行为。思考和感觉,只要牵涉到他人,都是社会行为,其社会性丝毫不少于最明显的合作行为或仇敌行为。

我们特别要阐明的是,社会环境如何教养其中的幼小成员。行为习惯受环境影响,这是不难看出来的。狗和马的行为习惯会因为和人类相处而改变;因为人类在意狗和马的行为,它们就会养成不一样的习惯。人类的掌控会影响马儿的那些自然刺激,从而能控制马;换言之,人类会制造一定的环境使马儿服从。人类利用食物、马嚼、缰绳、喝叫和车辆来引导马儿因其自然或本能反应,走到期望的方向。以固定的方式持续引发某些行为,久而久之,和最初刺激产生的反应一样的习惯就养成了。同理,老鼠在迷宫里跑了几次,起初要转好多次弯才找到食物,后来渐渐学会修正,肚子一饿就会顺着该跑的方向跑,不会再绕远路。

人类也会按类似的方式修正行为。被火烫过的小孩子知道怕火;假如父母安排的环境中,孩子每次去抓某一件玩具就会被烫,孩子自然会像不敢碰火一样不再摸那件玩具。以上谈的可以说都是“训练”,与教育性的教导是有区别的。这些改变都是外在的举动,却不是行为的心智及情绪表现。但这个区别并不明确。可想而知,不敢摸那玩具的孩子,日后极端厌恶的,可能不只是那一件玩具,而是所有和它相似的玩具。甚至可能在他忘了当初被烫的事件后,那厌恶感仍然存在;他后来甚至可能另外编一个理由,来解释这看似莫名其妙的厌恶感。有的时候,改变环境因为影响了可引发行为的刺激,既能改变外在举动的习惯,也能改变与这举动有关的心理意向。但这并非必然发生的情况。例如,训练有素的人会在可能被打中时闪开,这是自动的闪躲反应,没有连带想法或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找出训练与教育的差异点。

我们可以从马的行为着眼。马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功用,马自己是没有份的。人用马达成对他自己有利的目的,由于马的这个行为使马能得到喂食,所以对马也是有利的。但是马并没有因此拓展它的兴趣;马感兴趣的仍然只有食物,它对自己的贡献不感兴趣。它并非参与一桩共同活动的伙伴。假如它是伙伴之一,应该会和别的伙伴一样,关切这共同行动的成败,它应该会和其他伙伴有相同的想法和感情。

在很多教养案例中,孩子的活动根本只是用来养成习惯,教孩子就像在训练畜牲,不像在教育一个人。孩子的本能就停留在原始的要快感不要痛苦的目标上,为了要感受愉快而不要失败的痛苦,他的行为必须合别人的意。如果不是这一类的教法,孩子便可真正参与共同的活动,孩子原先要快感怕痛苦的欲望也会修正。他不但做出合别人意的行为,这行为在他心中激起的想法和情感,对别人也一样有推动作用。假定有一个部落是好战的,部落中的人努力的目标、重视的成就都与打斗和胜利有关。这样的生活环境会激起男孩子好斗的表现,先是在游戏中斗着玩,等到长得够壮以后就真的打斗。男孩有打斗行为会受到赞许,会因此发迹出头;如果不肯打斗,会丧失人缘,受人讥笑,得不到晋升的机会。他原有的好斗倾向和情绪会因为打败别人而增强,他的意念也会投注在与战争相关的事情上,这些都是可想而知的。唯有如此,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部落成员。他的心理习性便是这样与部落群体的习性合而为一。

如果要从这个例子归结出一套原理,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环境不会直接将某些愿望观念植入人心,也不是只能教会一些纯肌肉的反应,例如面临攻击时“出于本能地”闭眼或闪躲。按理,首先应当布置环境条件,以鼓励某些看得见的真实反应行为。然后让个体分享或参加联合的行动,使他感觉行动成功就是他自己成功,行动失败就是他自己失败。他一旦被群体的情绪观点感染,就会机敏地去认可群体瞄准的特殊目标,以及用来达成目的的手段。换言之,他的想法观念会变成和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他也会学到和其他人大致相同的一套知识,因为这套知识是他惯常行事的一个要件。

要获得知识,语言至关重要,因此常有人以为,知识是可以直接传递的东西,甚至以为,只要说给对方听见,就算是对方接纳了传递的意思。传授知识变成纯粹有形的过程。然而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借由语言完成的学习确实合乎先前定下的原则。小孩子怎样能明白“帽子”的意思?应该就是旁观别人戴它,学着戴在自己头上;交给别人戴给他看;天冷出门的时候让别人帮自己戴上。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这个从共同行为学习的道理。然而,如果要借由讲述或阅读来传达“古希腊头盔”的意思,没有亲自使用的可能,要如何引用共同行为的原理?从书本上知道发现美洲大陆,又有什么共同经验可言?

既然语文一向是学习的主要工具,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语言的功能。婴儿的语言学习,从没有含义的声响、音调开始,这些声音并不表达任何观念。声音的刺激会引起直接反应,有的声音使人心平气和,有的会吓人一跳。说出“帽子”的语音时,如果没有搭配人的动作,婴儿听来就和外国语一样没有意义。母亲要带婴儿出门之前,拿了一个东西戴在婴儿头上,并且说“帽子”。和母亲出门成为婴儿重视的事;母子不仅仅是一同走到户外,而且两人都在乎这活动,都以此为乐事。“帽子”的语音因为和出门的其他因素连结,在婴儿心中产生了与母亲所想的一样的意义;帽子是出门这个活动的一部分,成为这个活动的一个符号。语言是以“彼此听得懂”的声音组成,单凭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语言的意义要视它是否和共同的经验相关而定。

简言之,“帽子”这个语音与“帽子”这件物品,两者获得意义的方式并无不同。语言和对象在孩子心中形成的意义会和大人所想的一样,这是因为这个意义在彼此的共同经验中使用过。双方从此会以“帽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因为这个对象和语音已经在彼此一同做过的行为中使用过,是建立孩子和大人行为关系的一种手段。相同的意思和理解会产生,是因为两人联合投入了一个动作,甲怎么做要看乙怎么做而定,甲怎么做也会影响乙所做的。假定原始部落的两个人一起狩猎,如果甲说的“往右挪”的讯号在乙听来是“往左挪”的意思,显然合作狩猎是不会成功的。所谓相互了解,是说彼此在共同从事的行为中所领会的事物(包括声音)的含义是一样的。

因为和共同行为中的其他事物有关联,声音便带有一定的含义。之后,这些声音可能会和其他类似的声音连用,因为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连结在一起,声音又可以产生新的含义。例如小孩子学习“古希腊头盔”时所凭借的字词,当初能产生意义(能被人们理解)是因为在有共同目标的行为中使用过。现在这些词汇使得听见它们阅读它们的小孩子借想象重现头盔被使用的情景,所以又引发了新的领会。小孩子领会了“古希腊头盔”的意思,心理上成为戴头盔的古希腊人的伙伴。他凭想象参加了共同的行为。知道字词的所有含义不是件容易事。多数人也许只模糊知道那是古希腊人戴的一种怪模怪样的帽子,不会再求甚解。按照事物在共同经验中使用而产生含义的道理看来,我们可以说,用语言传递意思是这个道理的延伸与改良,完全不与这个道理抵触。使用的字词如果不是彼此共有情境中的因素,既非显而易见也不能借想象而成为因素,这种字词就只有纯物理刺激的作用,没有含义,对观念也没有影响。这类字词可以驱动行为沿着既定的槽线进行,行为却少了有意识的目标和意义。例如,加号“+”可能使人把数字写成加式再做计算,做计算的这个人如果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意义,便和机械人没什么两样。

社会环境教育功能

讨论至此,可得的结论是:社会环境会养成个人行为的心理意向,因为社会环境使人从事的活动会引发并强化某些欲望,这些活动有一定目的,也有一定后果。在音乐家家庭长大的孩子,凡是音乐方面的天分一定都受到鼓励,得到的鼓励也一定多于他在别的环境中可能被启发的其他兴趣。除非他能对音乐感兴趣,而且在音乐上有不错的表现,否则他就没办法和家人打成一片;明明是家庭的一员,他也不能共享家人的生活。个人多少得参与和自己有关系的人的生活,这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在这样参与中,社会环境对个人产生教育性的、人格形成上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不知不觉造成的,而且根本没有设定的用意。

在原始未开化的社会里,借由亲身参与而受影响,大概是年轻一代学会群体常规和想法的唯一方法。甚至在现代的社会里,最持续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也是在亲身参与中接受基础的教养。由于群体有一定的利害考虑,某些事会受推崇,某些事会遭排斥。我们所处的团体或阶级惯有的处事态度,往往会决定什么是该受关注的事物,所以也会指定我们怎样去观察与记忆。陌生的或外来的(指本群体活动以外的)事物,多半都是道德上禁止的或是知能上可疑的。例如,有些我们熟知的事,前辈古人竟然不晓得。如果追究其原因,我们可能会说,以前的人天生比较笨,而我们自己的智力比他们高。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模式不要他们注意这些事,而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别的地方。视觉听觉等知觉要受可感觉的事物刺激才能活动,我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也是如此,不会自发地活动,是因为当前的社会事务有要求才动起来。主要的意向特质乃是受这种影响而形成,并非学校教育之功。刻意教导能做到的,充其量只是把这样形成的能力再放宽发挥,把其中一些粗糙部分剔除,再提供一些能使行为更有意义的目标。

这种“非刻意的环境影响”非常隐晦而无所不在,影响到品行和思维的每一条纹理,我们不妨列举一些最显著的影响方向。第一个就是语言习惯。说话的基本方式,语汇的大宗,是在生活的日常往来接触中形成,话语被当做是一项社会生活的必需而继续运用,不是当做教导用的一套工具。婴儿能学会使用我们所谓的“母”语。这样感染得来的语言习惯,可能被刻意的教学纠正,甚至完全被取而代之。可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刻意学来的说话方式就不见了,人们会说起自己真正原本的语言。第二个是举止仪态。身教的影响远远超过言教。我们常说,教养好才会进退举止合宜,也可以说举止合宜就是教养好。教养是惯常的行为养成的,是惯常的刺激导致的反应,不是传授讯息造成的。即便刻意的纠正教导不断,举止模式主要还是在周遭氛围的无形影响下形成。举止有礼不过是次要的道德。甚至主要的道德养成,如果用刻意教导的方式,也必须符合孩子社会环境中的那些人的作风和互动,才有可能奏效。第三个就是鉴赏力和审美观。如果目光所及都是调合悦目的,外形和颜色都是优美的,自然就会培养出鉴赏眼光。俗艳堆砌且装饰过度的环境会败坏品味,正如粗陋贫乏的环境会扼杀美的追求。面对不利的环境条件,刻意教导能做到的,不过是传递别人怎么想的二手数据罢了。这样养成的鉴赏力绝不会是自然而然或渗透到人格里,只会是努力记住的自己该尊仰的那些人的意见。说到比较深层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由个人惯处环境架构而养成的,与其算是第四点,不如说是上述三点的综合。意识的价值判断其实是根据我们毫不觉察的一套标准而来,这里影响之深是超出我们意料的。大体而言,我们不加思索而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正是左右我们意识思考与推断的力量所在。这种隐藏在思虑之下的行为惯性,就是从不断的人际往来关系中养成的。

学校是特殊环境

我们陈述以上这种当事人无可奈何的教育过程,要点在于指出,大人有心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必须把孩子行为的环境控制成那样,使孩子那样思考、那样感受。直接教育是不可能的,教育只能借环境来间接达成。成就教育的这个环境是碰巧有的,还是按目的设计的,其间会有很大差别。就教育功能而言,除了刻意为教育成果规划好的环境,其他一律算是碰巧的。一个思想聪敏的家庭和一个不聪敏的家庭会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家庭各有不同的生活互动习惯,而这些习惯是大人按他们对孩子发展的意义选定的,或至少是受大人这种考虑影响的。当然,学校仍是针对影响学生智能品行的成效而安排的环境之中最典型的例子。

概括而言,学校会产生,是因为社会传统愈来愈繁复,很大一部分必须记于文字,并且借符号来传递。书写的符号比说话更人为化,也更墨守成规,不可能在偶然与人互动中学会。况且,写成文字的记录大多是日常生活比较少接触到的事物。祖上累积下来的知识会一一保存在文字里,但不一定全都对后世有用。一个社会可能需要自己的时代与领土以外的知识,这种需要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靠正规的学校来达成传递的工作。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古希腊罗马人的生活对现代西方社会影响很深,影响的方式却是从现代日常生活经验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同理,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和我们同时代的社会,即便相隔遥远,却与我们社会的动静直接相关。这相互作用是什么性质,也是必须花一番刻意的功夫才能明白的。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能只靠日常共处的接触使孩子明白,我们的生活如何受遥远的自然能量与看不见的组织结构所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设立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模式——学校——来打理这些事。

与一般的共处生活相比,这个模式有三项堪称特定的功能。第一,综合的文明太杂,不可能整个完全吸收,必须像学校课程这样分成多个部分,逐步分级而吸收。现在的社会生活里,关系多不胜数,而且彼此纠结,处境再便利的孩子也不可能轻易参与许多最重要的部分。不能参与其中,小孩子便无法理解其意义,这意义也就不会融入他的意向。结果是见林不见树。商业、政治、艺文、科学和宗教各科目齐发,只会搅成一团乱。学校这个社会机制的第一件要务,就是提供一个单纯化的环境。学校特意安排相当基础的环境条件,使小孩子能够产生响应。课业的次序为渐进的,学会了基础的才有办法进而学习比较难懂的。

第二,学校环境必须尽力排除当前社会环境的缺点,以免心理习性受到不良影响。学校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不但以单纯化为目的,而且要清除有害的成分。每个社会都可能被一些琐事、旧时代留下的无用东西、根本违背常理的事物绊住。学校应该做到不让这些成分残留在环境里,从而尽全力抵制它们在一般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力。学校为自己选了最优良的条件,并且努力强化最优条件的影响力。社会渐趋开明以后,会明白自己应该传承保存的不是既有的一切成就,而是能使社会未来更好的部分。学校便是社会达成这个目标的主要机制。

第三,学校环境应当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元素,确实做到人人有机会脱离自己原生社会团体的局限,能与更开阔的环境活泼地接触。“社会”之类的名词可能使人产生误解,让人以为“社会”指的是一个单独体。其实现代社会是多个社会不甚紧密地连结而成。一户人家和他们交往的朋友们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村子或一条街上的玩伴们就是一个社群;每个商业团体、每个社团,都是一个社会或社群。超越这些关系比较密切的团体之外的还有国家。例如美国,包含不同的种族、宗教集团和经济分区。现代的都市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政治单元,其中包含的社群、习俗与传统、抱负、治理或管辖的方式等之多样,也许比古时候整个大陆里的犹有过之。

每个社群团体对其中成员的行为意向养成都是有影响的。一个党派、一个社团、一个帮伙、一个扒手头子带着的一群扒手、一所监狱里的囚犯,都给参与他们集体活动的人提供了教育的环境,和教会、工会、商业合伙关系、政党没有什么两样。每一个群体都是一种生活共同体,和家庭、乡镇、邦国差不多。还有一些社群是成员彼此没什么直接联系,甚至从不见面,例如画家协会、文艺界、散布世界各地的专业学术阶级。因为他们有共同目标,每个成员的活动也因为知道其他成员在做什么而受影响,所以构成了社群。

在往昔,不同的群体形成主要是基于地理因素。那时候的社群虽然多,每个小区在各自的疆域内却有较高的同构型。到了商业、运输、通讯、移民活动发达以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就是不同族群、不同传统习俗混合的群体了。在这种情势的要求之下也许比其他因素的要求都要殷切——教育机构必须为下一代提供比较同质而和谐的环境。唯有如此,不同群体共存在一个政治单元里造成的各种离心力才可能被抵销。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习俗的孩子在学校里打成一片,是为全体学生创造一种更宽广的环境。共同教材让所有学生习惯用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视野比任何一个群体孤立时所能看见的都更开阔。美国公立学校的这种同化力量,证明共同和谐的诉求确有实效。

协调个人心性之中来自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校的另一功能。家里会有家里的行事准则;走到街上,准则会和家里的不同;作坊(shop)或店铺(store)里又是另一套;宗教集会的又不一样。在不同环境之间往返的人会受互不兼容的力量拉扯,可能分裂成为在不同情况下遵循不同是非观与情绪规范的人。为避免这样的后果,学校必须发挥安定整合的功能。

摘要

小孩子步入社会必需的心态性向发展,不可能借直接传述观念、情感和知识来达成。这是以环境为媒介促成的。环境包括了生命体实行其固有活动涉及的一切条件之总和。社会环境则是每个人行为过程中关系到的所有其他人的行为。只要个人能分担或参与共同活动,社会环境确实具有教育功效。个人因为参加共同活动而认同活动的目标、熟悉了方法和题材、学会了技能,也吸收了这共同活动的情感精神。

个人从小逐步参加自己所属的不同群体之中的活动,是在接受养成教育,这种非刻意的影响是更为深刻的。然而,社会益趋复杂之后,有必要设置特定的环境,专门负责培育下一代的智能。这种特殊环境的三大功能是:一、简化有益于发展性向的因素,并适当地安排学习的先后顺序;二、将既有的社会习俗净化并理想化;三、创造比校外社会视野更开阔,并且更和谐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