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

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11月25日,“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在北京举行。各国的终身学习战略与本国的国情相关,也是中国学者参与最多的环节。最后,本次亚欧论坛终身学习会议启动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终身学习中核心能力的研究。本次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沟通创造了一个平台,同时有助于国际和国内终身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中国的终身学习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2008年11月25日,“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探索支持终身学习的框架”。会议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亚欧会议终身学习教育与研究中心(ASEM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Lifelong Learning)协办,并得到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亚欧基金会、丹麦教育部、丹麦外交部和丹麦教育学院的支持。

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260余名学者、大学代表、政府机构代表和研究生围绕终身学习的概念框架、终身学习的制度或组织创新、终身学习的法律环境和立法支持以及终身学习的财政支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会议包括三个主题发言和五个分论坛。

本次会议的三位主题发言人分别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女士、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Lynne Chisholm教授以及韩国国立首尔大学Soonghee Han教授。三位主讲人不约而同地把成人教育,特别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构建作为报告的主题,分别从欧洲资格认证体系的介绍和借鉴,欧洲、亚洲和中国在终身学习领域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同,终身学习中广泛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E-learning已经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论坛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E-learning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影响E-learning学习效果的因素。在这个分论坛中,学者们探讨了E-learning的创新学习模式、博物馆教育中的使用者参与、中国网络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E-learning和远程教育中影响学生巩固率和满意度的因素、E-learning教学法和教学设计以及中国终身学习网络的构建。参会人员普遍认为,在线学习改变了终身学习的环境和参与方式。

工作场所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次论坛尤其关注工作场所学习和个人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与会学者分析了匈牙利终身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工作场所学习的现状、学习型组织员工的能力模型、中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制度环境、捷克工作场所学习和学习文化的变革、亚洲国家终身学习范式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以及马来西亚工作场所学习中的能力发展。

终身学习论坛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化过程。这既包括教育专业化的过程,也包括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学者们就如何为终身学习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能力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激烈而精彩的讨论。

各国的终身学习战略与本国的国情相关,也是中国学者参与最多的环节。会议发言包括对中国终身学习立法前景的分析、对高校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案例的分析、对中国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和公平的研究、对中国职业院校和社区学习中心的分析以及对各国终身学习政策、概念、立法和模型的探讨。

最后,本次亚欧论坛终身学习会议启动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终身学习中核心能力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核心能力的内涵,探索新的理念,并开展国别比较研究。学者们讨论了什么是个人应具有的核心能力、如何在学校、企业和成人教育中传授交流能力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等问题。

本次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沟通创造了一个平台,同时有助于国际和国内终身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中国的终身学习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