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之谈话110
一、过渡时代的教育
教育事业,本无所谓过渡;过渡二字,不过为一种假定的说话。说到过渡时代的教育,第一要求普遍。既要求普遍,便不能重形式,更不可存一久待是机会的心理,最好标出几个简单的竭力做法,果能于活动中经验,自然可达进步的希望。
二、修养得力要点
有信仰心,有热心。比方教育家应该鼓舞信仰教育的热心,信仰教育为万能的事业。更需用宗教家对上帝的心理,对待儿童,便能帮助社会训练许多人才出来。这可算得满了教育的本分,也就是教育家的修养。我的热心同着信仰心,多在这里面。
三、训练社会
这个问题,还含有社会训练的意味,应该合拢一块来说,两个意思合拢地进行,恰恰成了一个环形的圆圈,依着这个圆圈儿行去,难免不有互相冲突的时候;然而要是把它弄成一螺旋圈儿,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必可免除冲突的坏处。所以讲到训练社会,根本上的解决,非先训练一般新人,才以做将来的基础不可。
四、民治与武力
现在武力主义,所以盛行,民治主义所以不能发展,就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将一般有权有势的人,都提在那最高层上,有以阻挠民治主义的进步。一方面又因战事了结后,大家都疲了,反不能大倡它的民治主义,所以得了这个结果。但无论如何,对于民治主义只须努力奋进。因为在和平时候,讲建设比较战争时候讲建设难得多,非有真觉悟推翻有权者的势力,不能达到希望。至于一国的势力,还有经济实业等种种问题,参杂其间,不是一个武力可以包括了的。所以我们应该大大地觉悟,看我们所长的在什么,就把全副精力去发展它,这是经营国家的根本。
五、哲学与宗教
道德既坏了,应该维持它。寓宗教于道德中,就是维持的法子。但所说的宗教,并不是下愚的宗教,要有热心、有信仰心,在人生真正快乐上做工夫,跳出个人范围以及于社会,这便算是宗教。有了宗教的热心、信仰心,那道德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所以宗教于道德、于社会关系是很密切的,哲学只是科学知识上一种工具。讲到转移习俗,好像不及宗教的力量,然而关于人生较重较难的德智问题,又非哲学不能解决,不能分析。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大略。
110 1919年7月19日杜威在北京大学与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见面时的谈话,胡适口译,原载《杜威在华演讲集》,新学社191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