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的撰写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作用于社会的媒介。尽管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最后阶段,但这并不等于说撰写研究报告必须待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结束之后才开始。写作提纲,即研究报告的基本架构。因此,撰写研究报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撰写研究报告是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便于交流,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与体例来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报告是一项完整的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研究成果实现其价值的根本途径。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作用于社会的媒介。因此,撰写报告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程序

尽管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最后阶段,但这并不等于说撰写研究报告必须待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结束之后才开始。实际上,在选定课题之后,着手研究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将来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这样就可保证“问题定向”的撰写风格,而非“数据定向”的撰写方式。也就是说,数据仅仅是说明问题的论据,研究报告应围绕问题解决而展开,而不应从数据去寻找要说明的问题。否则,研究者面对大量的数据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基于上述考虑,可以按照下述步骤撰写研究报告。

(一)确定研究报告的类型

在动笔撰写研究报告之前,首先必须明确研究报告的去向,是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或项目委托单位,还是向学术杂志投稿,或者是申请学位。在确定了研究报告的去向之后,就应根据研究报告的类型要求来写作。

如果研究报告是用于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供决策之用,那么写作内容不仅要详尽,而且还要注意行文用语,对专业性词汇应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如果是投稿之用,要理解所投刊物的性质、办刊宗旨、征稿范围、读者对象以及用稿格式。较为便捷的方式是找一份刊物的“稿约”,详细而认真地阅读,用以指导具体写作过程。如果是学位论文,除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外,还要注意专业性,即尽量用专业术语来写作。

(二)拟定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即研究报告的基本架构。具体来讲,写作提纲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全文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否衔接。

在具体拟定写作提纲时,一般依照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思考的原则进行。首先确定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然后拟定各个部分的标题,最后在各标题之下写出要点。

写作提纲拟定完毕之后,应誊写清楚,自己认真通读一遍,以评判内容组织是否紧凑,前后是否一致连贯,层次是否分明,重点是否突出。如有可能,还可请同行审阅、评价,以确定写作的可行性。

(三)准备写作材料

在拟定好写作提纲、动手撰写正文前,还应再做一些准备。准备工作之一,整理研究文献、摘录要点(可以制成文摘卡片);准备工作之二,数据整理,制成图、表;准备工作之三,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给出显著性水平。

(四)写作初稿

拟定好写作提纲、准备好材料之后,便可动手写作正文。正式写作正文时,首先要注意写作的格式要求;其次,写作最好尽快完成,以保证写作的思路清晰、连贯;第三,先尽量完成主干内容,然后再对细节进行修补,如附录、附注、参考文献等。

(五)修改定稿

初稿写作完成之后,首先自己要通读几遍,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写作格式规范性、遣词造句进行评价、修改与完善。当自己感觉较为满意时,再请同行进行阅读、评价。之后参照同行的审阅意见,对研究报告再次进行修改并力求完善。

二、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原则

研究报告不同于小说、散文、工作总结等,它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及结果的表述。因此,撰写研究报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从严格意义上讲,撰写研究报告的工作应始于研究设计,在考虑如何收集数据以检验研究假设时,就应考虑到将来如何表述研究结果。因此,在数据收集工作结束之后,应立即着手撰写研究报告,这样做有助于:(1)使研究工作紧凑、不拖延,早日得到研究结果,使自己的研究在同行、同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2)及时完成写作工作,因为此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比较熟悉、相关研究资料尚未遗忘,容易组织材料;(3)及早发现新问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二)整体性原则

在动手撰写研究报告之前,应通过拟定写作提纲来通盘考虑全文的内容与结构,使之谋篇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为此,尤其应注意避免“文献综述”和“分析讨论”两部分出现“过繁”或“过简”的现象。

(三)客观性原则

研究报告是学术性文章,因此,行文要避免主观臆测,表述要客观。为此,行文中要做到:(1)以事实为依据,不要使用情绪性字眼;(2)遣词用字清晰明确,平铺直叙,不可用修辞或抒情的方式来提高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3)尽量不要使用歧义性或模棱两可的语句;(4)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宜采用第三人称,如“作者”、“研究者”;(5)在引用他人语句或成果时,尽量避免使用恭维的词或头衔,如“著名×××”、“×××教授”等。

(四)规范性原则

撰写研究报告是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便于交流,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与体例来撰写研究报告。(1)一份研究报告遵循同一种体例,不可多种体例混用,如正文应按APA体例,而参考文献采用《芝加哥文体手册》(Chicago manual of styl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2)用词要规范,尽量不要用日常用语或口语替代学术名词,也不要任意制造新的学术名词,同时还要注意正文中尽量避免使用简称或缩写字,可在附注、附表、附图中使用简称或缩写字。

三、研究报告中图表的格式

图、表是直观、简明呈现研究结果的重要方式,是研究报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制作图、表时要注意格式要求。

(一)制 图

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图形分为统计图和非统计图两种。前者是以点、线、面、体表示变量的数值大小,后者更侧重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1.统计图 统计图有多种多样,如直方图、圆形图、线形图等。但它们的构造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如下几部分:

(1)图号与图题:图号与图题相当于表的序号与表的标题。因此,制作图号、图题的要求与制作表题的要求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图号、图题写在图形的下方位置。

(2)坐标系:大多数统计图都是以直角坐标系为参照的。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轴代表自变量,纵坐标轴代表因变量。在横坐标轴下方及纵坐标轴左侧,应分别注明两坐标轴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并在括号内注明所使用的单位。两坐标轴的交点定为原点,横坐标从左到右,纵坐标从下到上标定刻度,刻度的间距要相等,同时在两轴上标出数量范围。若最小值与原点距离较远,可将原点改为适宜的数值,或保持原点0不变,在0与最小值之间画一个符号“//”表示此段距离被省略。

(3)图形:图形是图的主要部分,由坐标点和坐标点间的线段构成。一般除图形线外,避免书写文字。在表示不同的结果时应用不同的图形线以示区别,各种图形线的含义用图例标明,图例可选图中或图外一适当位置表示。

(4)图注:图注是对统计图中有关内容的说明,类似于表注。

2.非统计图 在研究报告中,有些内容用文字不易表述清楚,可以借用图形进行说明,如实验装置简图、作业流程图、变量间关系图等,读者通过简图,便一目了然。

(二)制 表

一个完整的统计表应包括三部分,即表题、表体、表注。制表的基本要求如下:

1.表题 表题包括表的序号和表的名称(或标题)。表的序号一般采用“表”字与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2”;表的序号表示该表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表的序号要写在表的左上方。

表的标题是对表的内容的概括,用语要简洁扼要,使人一看便知该表的内容。若用语过简,如使用简称或缩写,应在表注内加以说明。表的标题通常写在表的正上方。

2.表体 表体通常由标目和数字两部分所构成,是表的主体部分。标目,即分类的项目,一般列在表的最上面一行和左侧一列。最上面的一行又称横标目,通常用来表示研究对象或特征的指标、类别,在横标目内应注明单位,如“%”、“分贝”。左侧一列又叫纵标目,通常用来表示研究对象或特征。

数字是统计表的语言,占据统计表的大部分空间,书写时一定要整齐划一,位数要上下对齐,小数点后缺位的要补零,缺数字的项要划“一”。

此外,在表的画法上应注意:(1)表的上下两横线的线条要粗些;(2)表的两边纵线应当省略不画;(3)标目与数字之间应有线隔开。

3.表注 表注是对统计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它包括对表的来源的说明、对表中符号的说明、对表中数字的说明以及统计检验显著性水平的说明。在表中需要用表注对项目作说明时一般不用数字性脚注号,而采用小写字母,因为数字性脚注容易与表中数字混淆,星号(*)一般用于表示显著性水平。

一般情况下,表注的文字要用比正文字体小一号的字书写。

四、注释及其写法

(一)注释的功用

注释在研究报告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注释在研究报告中有多种功能。

1.指出正文中引用或参考资料的出处来源 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供读者查证;另一方面表明作者言而有据;再者还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2.补充说明正文内容 为了使行文流畅,使文章内容更明确、更丰富,一些不宜在正文出现的内容可通过注释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特定术语的解释、说明,文中数据、结果的由来,事件的背景情况,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等,这些不宜插入正文中的内容都可借助注释来表达。

3.保持文章简洁,避免重复 在同一份研究报告中,有时需要多次引述同一个观点或研究结果,为避免文字上的重复,可通过注释方式来使文章前后呼应,通常把此类注释置于括号内。例如,(详见图3)、(见上文第五页)、(详见下文第20页)。

(二)注释的位置

依照注释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而有以下几种情况。

1.脚注 脚注(footnotes)与引文或参考资料列在同一页,置于页底。例如:

注1:朱智贤(1979):儿童心理学,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01页至122页。

脚注的标示号有不同形式,如(注一)、(注二),或(注1)、(注2);或用置于方括号内的小号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通常置于引述语之后,并比正文高半格。

2.括弧注 括弧注(parentheticalreference)为APA刊物采用的注释方式。采用括弧注时,不需标示号码,但要在正文中所欲注释的词句后加上括弧,并在括弧内标明作者及年代。其形式如下:

……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认为,自我效能感……

必须注意的是,括弧注必须与文后参考文献相呼应,即根据括弧内的作者姓名与年代,读者可在参考书目中查到资料名称及出版信息。

3.附注 附注(或文后注)(endnotes)即将所有注释集中起来,放置在全文之末。有些研究报告采用了附注,就不再罗列书目了。

采用文后注应注意各项注释的标号问题。其标示办法与脚注相同,脚注以页为单位进行编号,而文后注是全文统一编号。

(三)引注的书写格式

引注大致来自三个方面,即书籍、期刊杂志、学位论文或会议论文,不同资料来源的书写格式有所区别。

1.书籍的引注若引文来自书籍,其书写格式为:

作者(出版年代):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举例如下:

(1)引自林崇德(1992):学习与发展。北京市:北京教育出版社,第168页。

(2)参见J.S.Bruner(1961),The Process of Educa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20.

2.杂志期刊的引注若引文来自期刊杂志,引注的书写格式为:作者(出版年代):文章名称。杂志或期刊名称,卷数,期数,页码。举例如下:

(1)参见李洪玉、何一粟(1998):10~17岁儿童情绪词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14卷,第10期,第12页至18页。

(2)引自L.Steinberg,S.M.Dornbush,&B.B.Brown(1992):Ethnic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47,723~729.

3.学位论文或会议论文的引注

引注学位论文或会议论文时,注释的书写格式与书籍的引注书写格式相同,所不同的是,论文之后不列出版商,而是颁授学位的学校名称,或发表该论文的学术会议名称。

举例如下:

(1)引自李茵(1998):老年期社会情绪问题的表征与应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参见李淑湘、陈英和(1996):六至十五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安徽黄山: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五、参考书目的书写格式

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references)系作者在研究报告中所参考的各种资料的总称,通常置于全文最后。参考书目不仅可以提示本研究所参考各种资料的出处来源,提供读者进一步查阅原著作的线索,同时还可以显示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研究现状的把握程度。因此,参考书目还是评价研究报告的依据之一。

(一)参考书目的排列顺序

如果参考书目中既有中文,又有外文,原则是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排序有多种方式,如按姓氏笔画多少排列,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外文则以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排列,以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排序依据,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依次类推。也有人以参考书目出版的年份为依据排序,最新的排在最前面,年代愈久远,排序愈靠后。

(二)参考书目内容的顺序

参考书目内容的顺序与引注的书写格式基本相同,惟一的区别是外文参考书目作者姓名的写法,参考书目中,先写作者的姓(lastname),之后写名(irst name),例如:

Finn,N.(1972):Expect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2,3,387~410.

参考书目的具体书写格式可能因文而异,关键的一点是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清晰、完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