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的评价系指对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与撰写内容的检查、分析和评定。评价可以是从整体上对研究报告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研究报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项评价。
一、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whole appraising)是读者或评价者对整个研究报告的内容与形式较概括的看法。评价指标主要有如下几项。
(一)写作格式的评价
如前所述,研究报告不同于诗歌、散文,应有特定的写作格式。因此,写作格式也是评价内容之一。在评价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时,可以考虑:
1.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是否缺少摘要、关键词、参考书目。
2.文章各部分撰写体例是否统一。
3.引注是否有注释,自制测量工具是否有附录。
(二)文字表达的评价
如前所述,研究报告的重要功用之一是进行学术交流,因此,文字表达水平应是评价研究报告时考虑的重要方面。在评价研究报告的文字表述时,可以考虑:
1.语句是否顺畅。
2.遣词造句是否恰当,是否词可达意。
3.语言是否晦涩,是否有“口语化”的倾向。
4.叙述是否简明、扼要。
5.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合理。
(三)内容组织的评价
一篇研究报告,从结构上看,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从内容上看,表达的不仅是作者的研究结果,而且还涉及他人或前人的研究成果。如何给读者一个清晰明了的概念,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组织。在评价研究报告的内容组织时,可以考虑:
1.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文献综述”、“分析讨论”部分是否有过繁或过简之嫌;文中表格与图形是否运用过多,占篇幅太大。
2.研究思路是否清晰,从问题提出到研究实施再到分析讨论,直到得出结论,逻辑联系是否明显。
3研究重点是否突出,所提研究假设是否具体明确;是否围绕研究假设成立与否展开深入讨论。
(四)研究结果价值的评价
研究结果的价值是研究报告的灵魂所在。因此,评价研究结果的价值,应是评价研究报告的重中之重。在评价研究报告的价值时,可以考虑:
1.是否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2.对他人或前人的理论、观点有无补充、改进之处。
3.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如何。
4.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如何。
整体评价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的,通常还进行分项评价,具体指出研究报告的优缺点所在,从中学习长处,改进不足。
二、分项评价
分项评价(part appraising)是读者或评价者针对研究报告的各组成部分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的检查、分析和评定。根据研究报告的组成,下面分项讨论评价指标。
1.标题是否简明,是否超过了20个字。
2.标题是否确切,标题指示的研究方向和范围与正文报告的内容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题目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3.作者署名是否合乎规范,是否包括作者的服务单位。
4.摘要是否简明准确,字数是否在250字左右。
5.摘要是否概括地报告了最核心的内容,诸如研究方法、研究结论。6.关键词选择是否恰当,关键词个数是否为3~5个。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文献综述的内容是否涵盖了相关的重要文献。
2.文献综述的内容是否紧扣研究问题和假设。
3.文献综述除介绍他人或前人的研究外,有无评论;评论是否恰当、确切;是否将作者的观点与文献中的观点作了区分。
4.文献综述的内容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还是按一定思路进行了组织。
5.文献综述是否佐证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性。
6.文献综述中的引文方式是否合乎规范。
7.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与范围界定是否明确。
8.对当前研究的意义或价值是否作了阐述。
9.对重要概念是否作了说明。
10.是否列出了待答问题或待检验的假设。
11.各项研究假设是否言之有据。
12.各项假设是否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13.各项研究假设是否与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有逻辑联系。
14.假设中的变量有无操作定义。
15.假设的可检验程度如何。
16.叙述假设的语句是否简单、明了。
(三)研究方法
1.是否报告了取样的总体。
2取样的方法是否适宜,样本的代表性如何。
3.样本特征描述是否详尽。
4.是否交待了样本分组的依据,分组方法是否恰当。
5.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是否适合研究问题的性质。
6.选取研究工具是否有依据。
7.是否介绍了每种工具的特征、性质及使用方法。
8.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是如何编码的。
9.是否说明了研究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试)、过程,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无交待。
10.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是什么。
11.研究方法部分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他人可否依据作者的叙述重复该项研究。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1.采用的统计方法是否恰当。
2.是否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图、表。
3.每项假设是否都付诸了检验,是否为每一个待答的问题提供了量化的答案。
4.统计分析是否合乎逻辑,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5.研究问题或假设在讨论中是否适当地加以重述。
6.研究结果的讨论是不是围绕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而展开的。
7.结果讨论部分是否与文献综述部分相呼应。
8.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推论是否客观,是否合乎逻辑。
9.作者有无提出新的观点或见解。
10.是否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是否分析了本研究的局限。
12.研究结论有无超越实证资料的限制,有无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之情形。
13.结论叙述是否简洁。
(五)参考文献与附录
1.所列参考书目是否包括了所有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2.所列参考书目是否与研究的问题相关。
3.参考资料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4.参考书目的编排是否整洁、美观。
5.附录的必要性如何,在没有附录的情况下,读者可否准确、全面理解行文内容。
无论是以上介绍的整体评价,还是分项评价,所罗列的评价标准仅是供定性评价研究报告之用,为使研究报告的评价更为准确、客观,还应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措施。例如,元分析就是定量评价研究报告的一种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