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教研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教研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把网络教研的评价机制落实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实行中心小学评价完小和教研组、完小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

网络教研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心小学 吴少忠

在网络教研实施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认为,评价是成败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使网络教研之路在一开始就能走得稳妥、扎实、有效,我校的做法就是充分发挥中心小学合心、完小合拍、教师合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创出我校网络教研的一片新天地。

一、发挥中心小学在评价中的梳心作用,做到上下一盘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下辖七所完小,它们分布在南北30多公里的农村,如何调动这七所学校领导、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网络教研在起步阶段就能达到均衡发展。首先,修订了《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方案》,把网络教研纳入教师校本研训考核之中,使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到用网络搞教研是学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人人都要搞,并且人人都要搞好。其次及时制定了针对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位一体的《网络教研评价办法、考核细则和量化标准》,使网络教研的评价规范化、制度化。评价内容从参与中心小学网站、博客联盟、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和活动等方面对学校、教研组、教师提出了各自在网络教研方面的职责、任务和要求。

为了把网络教研的评价机制落实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实行中心小学评价完小和教研组、完小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在中心小学评价完小和教研组的过程中,主抓校长和主任。根据中心小学学期网络教研计划,每月中心小学对各完小参与重大网络教研活动,参与中心学校网站、博客联盟活动,学校教研组博客和学校四分之一的教师博客进行全面考核综合量化,依据成绩对学校进行排队。在每月初的校长工作会上,由中心小学主抓网络教研的同志汇报各个完小网络教研工作情况,让校长、主任及时了解各自学校在网络教研中所处的位置和出现的问题,并将一学期的汇总成绩作为期末校长、主任考核的一项内容。这种公正、公开、透明、不留情面的评价,真正触动了校长、主任在网络教研实施中相互观望的想法、畏难的做法,都自加压力,有的挤出有限的资金购买了电脑、数码相机等硬件设施,弥补器材短缺的现实。有的联合兄弟学校、开动脑筋带领教师探索适合各自学校实际的网络教研的方法、策略,形成了一种“赶、帮、超”做网络教研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完小在评价的合拍作用,做好评价的示范引领

网络教研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供借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它的实施主体在教师,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项全新的教研活动中来,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各完小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我们把教师的网络教研考核权下放到完小,要求完小每月严格按照《教师网络教研评价细则和标准》对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量化,并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求完小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问题的解决,对好的做法、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及时向中心小学和全体教师反馈,做到考核成绩公正、透明,优缺点公开;做到教师都能及时了解自己在网络教研中的成功与问题。对教师存在的个别问题,通过拜师学艺,同伴互动,予以解决;对普遍性的问题由中心小学通过请教专家,组织学校、教师集体研讨等方式予以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解决,使教师体验到了网络教研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广大教师对网络教研的看法也由开始的怨言声变成赞叹声,做网络教研也由被动变成主动。

三、发挥学校、教师在评价中的合力

评价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如何让评价真正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让所有的评价者都能认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促使他们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在网络教研评价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在制订各项考核办法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每学期末在征求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考核办法和细则》进行修改完善,使评价更符合我校和教师工作的实际。每学期都召开一次有针对性的网络教研案例、反思、故事、体会、经验的交流评比活动,使全体教师亲身感受到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每学期都进行一次网络教研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的评比活动,评比的依据就是网络教研评价的结果,对先进的学校和个人所发的奖品也是与网络教研有关的物品,有打印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U盘等。这样不仅解决了学校、教师在参与网络教研过程中器材缺乏的难题,也使学校和教师得到了实惠。有许多50岁以上被划在网络教研评价之外的教师也被网络教研的魅力所吸引,自愿加入到网络教研的团队中来,使原来担心的网络教研队伍会因教师年龄增大而缩小的局面出现了转机,队伍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得到壮大和加强,也解决了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在网络教研评价上的不平衡、不和谐等教师们最敏感、最关心的问题,更加增强了我们做好网络教研的信心和决心。

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来护航,有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细则做后盾,才使我校网络教研工作始终沿着稳步、高效的道路向前走,才取得了全区网络教研先进集体等可喜的成果。

附录1:

陈袁滩中心小学学校网络教研评价细则

一、完小参与活动考核细则

1.各完小、教师的有关资料以实名制的形式上报,以利于对学校、教师的考核。

2.各校教师要积极以实名制的形式参与跟帖、评论活动,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各校每月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好的做法、感悟、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件、教案、教学反思、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评课、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中心小学,由中心小学筛选后进行上传到中心小学博客、网站,供大家学习借鉴。

4.各校要根据中心小学的安排,协助做好有关网络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资源开发、收集、整理工作。

二、各完小教研组博客考核细则

1.深刻反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要积极开展网络教研的培训、学习,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开展网络教研的目的、意义,不断掌握实施网络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突显教育教学主题,划分相应的类别。栏目设置合理、清晰、功能齐全、服务程度高,并形成自主管理和更新机制,能够创造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把教师有价值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件、教案、教学反思、工作日志、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评课、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等在博客上及时发布,供教师、专家一起进行交研讨,一起想方设法来解决问题。

4.优秀博文(教育教学观点、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的收集、分类、发布、共享。

5.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优秀课例、案例、教学课件素材等)的遴选、优化、共享。

6.及时对网络教研资料和成果进行整理与收集,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每月有工作小结,对本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进行监管,并对参与市教研室、中心小学和本校教研的情况进行统计,给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附录2:

陈袁滩中心小学教师网络教研评价细则

一、教师个人博客考核细则

1.50岁以下教师能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并与学校教研组博客、中心学校博客联盟以及各教师、专家和教育专业网站相链接。

2.依据模板和个人风格建立个性化的页面,便于操作,实用性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不在网上发表不健康的图片、言论等。

3.博客页面能突显教育教学主题,划分相应的类别。栏目设置合理、清晰、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博客的栏目要能突出以下内容:

(1)个人学期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2)教师的教学的反思、课题研究、教学论文等。

(3)教师学习资源:教案、案例评价、课堂实录、课件、单元测试卷等。

(4)网上热点、难点问题讨论。

(5)参与市教研教培中心每月的网络教研主题的讨论。

(6)参与学校网络教研主题的讨论。

(7)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问题的回复。

(8)推荐给其他教师的优秀论文和精美文章。

(9)各类工作总结。

(10)应在网上公布的其他内容。

4.能经常对个人博客进行管理,及时充实博客内容,形成自主管理和更新机制,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自己的博客上每周发表的日志数不少于1篇。

5.博客的服务程度高,能充分利用个人博客建立知识和教学支持系统扩大与同伴、专家的交流,每月博客访问量、评论数、留言、回复数量有一定的增长,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参与博客活动积极广泛,能积极参与到本校教师博客中,评论回帖每月不得少于5篇。

二、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考核细则

1.按时参与各类集体网络教研活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2.及时主动参与到中心学校网站、博客联盟和学校教研组博客的评论交流中,每月参与评论数不少于所发的文章数。

3.参与活动的文章、评论、留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质量高,不抄袭、不敷衍。

4.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向学校推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章,与大家实现资源共享。

5.能创造性发挥网络资源在教学各环节(如备课、上课、评课、作业辅导解答、考试评价等)和学生、家长沟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每月利用网络资源上课不少于2节。

附录3:

陈袁滩中心小学教师网络教研考核量化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