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彻底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当然,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教师自身的力量难以胜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教改问题,首先是教员问题”,教师必须先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不仅要提高自己适应新课程的业务能力,而且要提高执行新课程理念的身教水平。目前,我们教师的身教水平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实施需要之间有一段距离。因而,现在亟须加强教师身教水平的培训。这种培训比业务培训任务更艰巨。因而,我们这里就汲取孔子的智慧,就提高语文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身教水平等有关问题略作探讨。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普通高中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一个人不具备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谈不上具备健康的人格。关于科学态度的培养,语文应该是一个富矿。语文教材涉及的人和事,教师可以信手拈来,用以熏陶、感染学生,而教师自己则更应该用以武装自己。就拿《论语》来说吧,其中记载的孔子言行中所反映出来的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认真效法。
某种意义上讲,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就在于他办事认真,实事求是。他执着于追求真理,胜过生命。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出身低微,做过吹鼓手,管理过仓库,也当过国家司法长官,然而,在每一个职位上,他都认真负责,勤奋工作:他吹“喇叭”吹得炉火纯青,管仓库管得井井有条,在大司寇任上尽管才三个月,然而刚正执法,杀了巧言令色而不法的少正卯。孔子曾自我评价说:“在‘圣’和‘仁’方面我不敢自许。但是,我能够做到‘诲人不倦,为之不厌’。”公西华听了,非常钦佩地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做学生赶不上的。”我们说,这也是现代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三尺讲台,一站几十年,很容易产生厌倦感,能够“诲人不倦”,必须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有些贫困乡村的教师勉从教坛暂栖身,上课应付,课余时间看书,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这种做法,也许无可厚非。然而,他们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却是肯定的。再说“为之不厌”。厌,即不满足,这也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缺乏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过几年书,带过三两届毕业班,出了点成绩,便沾沾自喜,踌躇满志了。特别是高级教师一评上,便认为功成名就了。这种教师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流露出来,对学生也是贻害无穷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向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孔子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做教师的效法。
孔子主张实事求是,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反对文过饰非,提出“过则勿惮改”,即知错必改的观点。他主张在真理面前,在事实面前,对君主,对老师也不屈从。一次,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孔子回答说:“宁愿冒犯他,也不说假话哄骗他。”他不主张学生在教师面前唯唯诺诺,并因此批评过颜回。在这方面,他更喜欢子路的有话则说,敢唱反调。他郑重宣布过:“当仁,不让于师。”他反对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愤恨地骂道:“乡愿,德之贼也。”他不谈一些虚幻的事情。“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大家知道的,对道听途说,他也极力反对,他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换言之,听了小道消息便不负责任地传播,是对道德的背叛。
孔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庇护人,孔子不该庇护鲁昭公。鲁昭公娶同姓女子为妻。他要算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巫马期后来又转述了司马败的话。孔子听了,不仅检讨自己,还因此高兴——闻过则喜!面对满世界好色胜过好德而又标榜自己“好德”胜过一切的男人们,他一针见血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振聋发聩。古往今来,能如此说的唯孔子一人,能承认自己好色的唯小说中的人物贾宝玉一人!孔子生病,几个学生认为孔子不行了,为孔子料理后事。他们认为孔子做过大夫,应有家臣,并由几个学生扮演家臣。后来孔子病情好转,刚能打起精神说话,就把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批评了一顿,并立即纠正。
我们认为,只有认真负责,秉承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老师,才有可能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学生。或许有人说,教科书中不乏培养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内容!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为师者不可不慎之!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孔子时代,美学理论没有今天发达,然而孔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却是毫不含糊的。
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鉴赏这个重要的审美活动,他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诗经》。可是,现在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自身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就很差。很多人莫说没有系统读过《诗经》,就连小说、戏剧一类的名著也没读过几本。这样的教师如何以自身的审美情怀熏陶、感染学生?
孔子注重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一次,孔子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几个学生在一起。他要求学生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谈的是治理国家的事,公西华谈的是宗庙会同方面的事,孔子听了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对于子路要用三年时间就能把一个有千乘兵车、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国家治理好的说法,他不以为意。但是他对曾晳的话却极尽赞赏之能事。那么,曾晳说了些什么?原来,曾晳的理想是投身自然,春日畅游。他描述了一幅春游图:“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春风习习,柳丝依依。这时候穿上刚刚做好的春衣,带上五六个小伙子,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中洗个澡,到舞雩上吹吹风,乘兴回家,留下一路歌声……”孔子听了,不由拍案叫绝,明确表态说:“我赞成曾晳的!”
孔子为什么如此激动,对曾晳大加赞赏呢?我们认为,这里有美学因素。
先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看: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臣乱君昏,你攻我伐,尔虞我诈,沧海横流。孔子欲挽狂澜于既倒。他奔走呼号,然而统治者对他的主张却“敬而远之”。孔子半生奔波,到头来,不仅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反而受尽冷落。从君主不用到匡地被围,到陈蔡绝粮,到狂人接舆、丈人之讥,往事不堪回首。然而,孔子凭借着一种殉道精神,“明知不可而为之”,仍然在崎岖的宣教道路上跋涉。但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乐土”在何处?随着年老体衰,孔子难免也有些茫然。因此,当曾晳把一幅春游图展现在他面前时,孔子兴奋了。这不是一幅太平世界太平图么?景物无限好,老少咸自由,这不是儒家的理想境界吗?后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意境的拓宽。于是,孔子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吾与点也。”
当然,孔子重视社会美,也重视自然美。而且,孔子在谈论社会美的时候,也结合着对自然美的探讨。例如,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原本是从人格修养方面说明“智”与“仁”各自所侧重的品质特征的。但是,这其中隐含着另一个命题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其对自然山水喜欢、喜爱的倾向也就不同。或者进一步说,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其实是因为它自身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东西。具体地说,智者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动”的特点;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有“静”的特点。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在“美”的方面的联系。从孔子的角度看,他是一个仁者,但更是一个智者。他的一生对人生从自然、人文、政治、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他对水情有独钟。他曾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他曾登山观海,羡慕海洋容纳百川的气度。此次,曾晳谈到春游愿望时,自然又拨动了他的情愫,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大加赞赏了。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美学观,向往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并为之不懈奋斗。向往自然之美,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去乐水,去乐山,去接受水的荡涤、山的陶冶。我们倘能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我们的身教作用将召唤着学生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我们认为,这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只有思考有广度、有深度,只有思想敏锐,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告别填鸭式,打破“分数”的桎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党和政府、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仅靠我们语文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全面实现的。不过,身为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应从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着力把自己武装成为思考问题有广度和深度,敢于和善于创新的人。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敢于破除迷信,打破禁区。
迷信,是创新的最大敌人。人一旦陷入对权威的迷信,智商往往会下降到零状态。这样的人抱残守缺,人云亦云,会成为思想上的可怜虫。前苏联有一个掌故,最能说明问题。高尔基写了一本书,叫做《姑娘与爱情》。斯大林为该书作序,序的全文在《真理报》上刊载。遗憾的是,斯大林误把“爱情”一词少写了一个字母,《真理报》原封不动照登。文章发表后,关于“爱情”一词的写法引起了大讨论。莫斯科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发表文章高度评价爱情一词的“新写法”。文章认为,“斯大林的写法具有创造性,无产阶级的爱情与资产阶级的爱情就是不一样!”这篇文章也发表在《真理报》上。凑巧,斯大林又看到了。斯大林很生气,在文章旁边批道:“放屁!我只是误写而已!”
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就应该彻底破除迷信。我们应该以挑剔的眼光看名人的文章,包括中学语文教材。其实,语文教材中可挑刺的很多。例如:《拿来主义》中就有病句:“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这句话中的“几位”与“们”字表达重复。“几位”已表示多数,“们”字便成累赘,应该删去。一次教研活动上,有一位教师对《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表示异议。他认为,作品中的“淡淡的哀愁”不一定与“四·一二”政变有联系,也许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这个观点,当时同事们听了哄堂大笑,不以为意。但是,笔者则予以鼓励。事后不久,一家语文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考证《荷塘月色》写作背景时,其观点竟与这位教师的观点吻合。
我们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应该有广度和深度,即思想要深刻。唯其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形成“名师出高徒”的局面。如何才能做到思考问题有广度,有深度?定义不好下,然而,我们仍可以以孔子为标杆来衡量。
思想深刻的人,犹如显微镜操作人员,可以发现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孔子在这方面有超人的功力,能够明察秋毫。春秋时期有个叫尾生高的人,是社会公认的正直人,而孔子却力排众议。理由是:一次,有人到尾生高家借醋。尾生高无醋可借,但却不直说,反而暗地里把邻家的醋借来给了借醋的人。孔子看出尾生高的伪善来。在孔子眼中,正直就是要实事求是。尾生高没有实事求是,尾生高算不得正直的人。
一个思想深刻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注重调查研究,有时连自己的眼睛也不轻信。孔子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孔子当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吃尽苦头,在陈蔡一带,曾经好几天连饭都吃不上。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讨点米在厨房做饭,而孔子在堂屋休息。突然,孔子发现颜回从锅里抓了一个饭团塞进嘴里,当时孔子很伤心。他所教学生三千,算得上三好生的有七十二人,而七十二人中,他最器重的就是颜回,想不到颜回也经不住饥饿的考验!不过,孔子转念一想,是否别有原因?于是,他决定再调查一下。不一会,颜回把饭端了上来,孔子却不急于吃饭,他说要先祭祀一下祖先。颜回一听,马上说:“老师,不干净的饭是不能祭祀祖先的。刚才房顶的灰掉到锅里……”孔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灰掉进锅里,颜回舍不得扔掉被污染的饭粒而把饭吞到肚子里!孔子为此感慨万千。他对学生们说:“青年人要记住,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思想深刻的人,他能够超越集团、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着眼于全人类去思考问题。孔子正具备这种品质。一次楚王打猎丢了一张弓,臣下要派人去找。楚王制止说:“一个楚人丢了弓,肯定另一个楚人会得到,不要去寻找了吧。”这个消息传到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赞扬楚王仁厚爱人。而孔子则不以为意,他认为楚王胸怀仍不够宽广。孔子认为,楚王应该说:“一个人失掉一张弓,另外一个人会得到的,又何必去寻找呢?”
人之为人,应该有个起码的道德底线。古今中外,有不少人试图作一个准确的描述。然而,仔细研究发现,还是孔子对道德底线的界定最准确。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他也就无愧于人的称号了。孔子的这句话,几千年来,不仅被华夏民族奉为圭臬,就连西方人也佩服之至。他们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视为成功的“黄金法则”。他们认为,只要按照孔子说的去做,就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世界发展到今天,其复杂性远非孔子时代可比,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分析。进一步说,这个世界,又是浮躁的世界。人们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又有几人愿意而且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呢?我们这个时代缺少思想家。令人遗憾的是,一个时代缺少了思想家,就如一辆机动车缺少了动力装置。语文新课标的制订者们正是关注这个问题,从而要求我们“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想在教学中实施这个理念,我们教师本身就需要“提高”。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师水平都能像孔子那样,我们何愁培养不出思想有广度、有深度的创新人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们认为,要想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是具有特长和个性的人。在这方面,教师的身教作用尤为重要。“名师出高徒”,名师之“名”,高徒之“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
孔子是一个有个性、有特长的“智者”“圣人”,他特立独行,执着追求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追求理想,他周游列国,吃尽辛苦,饱尝白眼,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生命也遭到威胁。然而,他九死而未悔。他也渴望富贵,然而,视不义而富贵如浮云。他宁愿过着如丧家之狗的生活,也不媚俗而享受唾手可得的富贵。他不矫饰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刚直不阿,当鲁君昏庸之际,决不曲从,能够毅然辞官而去父母之邦,去寻求理想之梦。孔子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言行谨慎谦虚,然而,他却公开承认自己“多能”。他确实在多方面具备特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性课程。他道高德隆,其道德修养与造诣为时人公认,因而在德行方面受到他熏染而成为国际知名人才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孔子也是一个文学家、语言学家,对诗歌、语言都有独到研究,因而熏陶出宰予、子贡等辩才拔萃的人才,培养出子游、子夏等文学擅长之士。孔子对政事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夹谷之会”,他作为鲁国谈判代表,不仅维护了鲁君的尊严,而且迫使齐国归还鲁国失地,因而他门下出了冉有、季路等高级行政人员。此外,孔子在军事、商业方面也有研究,因而,他的门下也出了著名的军事家(子路)与商人(子贡)。
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然而,要想施行这个原则,就需要教师具备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孔子正是这样的人。
《论语》中孔子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对话大家都熟悉,这里不多说。我们这里再举个例子:
叶公子高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也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选贤。”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节财。”子贡听了,便请教孔子:“为什么三个人问同一个问题,而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叶都大而国小,老百姓有背叛之心,所以我说:‘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的三个大臣专横跋扈,对外挑衅,对内愚弄君主,会使国家灭亡的,所以我说:‘政在选贤。’而齐景公大兴土木,挥金如土,一天就给予多人以‘三百乘’的重赏,所以我说:‘政在节财。’”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向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 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惜乎,我们目前对孔子智慧的重大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或许有人认为孔子与新课程并提是牵强附会,那是极其有害的。事实上,孔子的智慧是超越时空,福泽人类的。曾任美国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杰弗逊宣称,《独立宣言》中关于“人人获得天赋若干规定而不可移之权利”的条款,思想源头就来自孔子。孔子是无愧于万世师表称号的,我们不应该数典忘祖。
2000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