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对中学教学质量的权威性检测手段。于是,高考自然成了中学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各科的出题倾向,就是中学各科教学的倾向,在高考面前,教科书的导向作用显得苍白无力。自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以来,每年一度的高考,无不牵系着千百万个学生以及教师的心。说不清有多少中学生苦攻高考关,说不清有多少中学教师皓首研“考”。当然,也有一批命题专家,在那里与中学教师和学生玩“捉迷藏”。他们像孙悟空一样,使尽七十二般变化,然而,也常常捉襟见肘。笔者这里,仅就语文学科高考命题、评分与语文教学教材中的困惑和尴尬进行剖析。
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作用很大,因而,也就给高考命题人提出了较高要求。语文高考的命题人,首先要求是学科顶尖的专家,而且又熟悉中学语文教学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等情况。这样,题目才能“对症下药”。其次,出题人还应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确保试卷的质量以及发挥试卷的选拔人才和正确评估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作用。然而,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有些高考命题人并非如此,这便使语文高考生出许多尴尬来。
首先,不少专家对中学的语文教学,乃至教育等情况知之甚少,因而出题屡出漏洞,例如1989年高考题: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这道题虚拟的情境就有常识性的错误。题目中说:“×××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而班主任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较大。”其实,现实中是不会有这样的班主任的。众所周知,早于1989年,高校录取已经按重点院校、普通院校等梯次录取。学生的志愿表上,可以在重点院校栏填写重点院校历史系,也可以在普通院校栏内填写历史或其他学科,并不撞车,学生不至于因填写了重点大学历史系分数不够而影响普通院校的录取。进一步说,学生的愿望与教师的主张可以兼顾。因而,班主任不会劝阻学生报重点大学历史系的,充其量是建议他在报重点大学历史系的志愿时,报个一般院校以保底。
由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再加上思想不严谨,高考试题中出现知识性错误,或者答案有争议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第7题: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 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 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 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命题者的初衷是要考生选出B项,理由是B项只是一般的比较,其他三句都是比喻。这道题一出,学术界议论哗然。因为其他项也难断定都是比喻。其实,这个问题应是修辞学专家们讨论的事情,拿来考中学生,未免太苛刻了。更何况出卷人尚且“昏昏”,怎么能指望考生“昭昭”呢?
又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____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年。
答案规定第一道横线填乙亥,第二道横线填丁丑。而事实上,公历与农历是两个不同的历法范畴,并不完全吻合。以2003年为例,就不能说是癸未年,准确地说,2003年2月1日癸未年才开始,而之前仍是壬午年。因而,1996年这道高考题答案出现了科学性错误,毫无疑问这是出题人的疏忽所致。
再说“文学鉴赏”问题,近年尤为受高考命题人青睐。然而,实话实说,客观题对考生来说已经相当有难度了,而2002年全国卷兴起的主观表述题,使众多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说,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大多是从前人的分析中照抄来的,又未必十分恰当。更何况“诗无达诂”,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它们的答案完全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命题人只认准一种答案,未免有主观武断之嫌。
事实上,语文教学与高考的尴尬还在于评分问题上。以作文为例,同一篇作文,不同的人改,给分高低差别可能很大。曾经有人试验过,把一篇学生作文让几个专家评分,结果高低相差竟达15分左右。而一个学生的命运,哪里需要15分,可能5分就定了!笔者从教近三十年,长期带高中毕业班,每年考下来,都发现有些平常语文成绩好的却考分不理想,反而成绩平平者考分却“鹤立鸡群”。
首先,高考指挥棒飞来舞去,中学语文教育界便随之疲于奔命。如:上年语音不作考试重点,今年就不再教语音;上年名句不考,今年就不教名句。反之,考试中一旦恢复了语音、名句考试,语文教学中又拼命对学生加以这些方面内容的灌输。有位老教师这样形容,“高考是风,中学语文教学是草,风过草偃,其势必然。”
中国语文界不乏一些吃考试饭的人,对高考进行窥测分析,以至于捕风捉影,而中学语文教师又笃信其说,“思想”与“行动”都受其左右了。这样一来,中学语文教师很少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很少形成自己的风格。譬如说:高考出卷要求条分缕析,于是,中学语文教学也就照此办理。本来,好端端的一篇文章,教师授课时便肢解为若干个教学点,犹如一头完牛,被大卸八块,学生眼中自然目无全牛。整体感知是了解任何事物的必要途径,而学生对语文则如盲人摸象。因而,本当趣味横生的语文课,上成了解剖课。本来鲜活生动的课文,也在学生眼中变得索然无味了。
语文教育理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这个目的,真是“难于上青天”。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的语文教学是急功近利的。
其次,教材的编写与教师、学生的实际脱节,这也是造成中学语文教学尴尬的原因。现在的各种版本教材,以内容多而取胜。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室的教材为例,每学期两册,约70万字,三年下来,仅教材字数就超过400万字。而学生平常的教辅资料,又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另外,教材内容选的都是名家名篇,思想与内容博大精深,以文言文内容为例,选文的分量与内容不亚于前些年的高等专科学校文学读本的内容。这些内容,学生得慢慢咀嚼才能消化吸收。而实际上每周语文课时有限,无论用于教师讲或学生读,都是捉襟见肘的。至于课外时间,对于语文而言,“敌占区”太多,学生很少有时间顾及语文。这样一来,语文教材内容虽多虽好,又有多少作用呢?反倒不如内容精炼浅近些为好。以饭菜为例:你上了满满一桌子菜,南北大菜兼有,东西佳肴兼陈,而就餐时间仅给五分钟,他眼花缭乱,无从下口,时间到了,却没吃下去东西。其实倒不如一人一份“肯德基”,三五分钟结束战斗,吃喝之后,倒也能提精神。
进一步说,语文教材的内容,目前无论对教师或者对学生,多有不易消化之处。还以文言文(含诗歌)为例,其中某些篇目不少教师也很难弄懂弄透,至少是难以高屋建瓴,难以谙熟地驾驭、处理,也就是说不能有效地“传道授业”。师傅不明徒弟拙,在这样的前提下,你又能指望学生学习会有多大效果呢?至于广大学生对现行教材的学习更有其自身的障碍。语文教学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它本身也承担着对学生情感、道德、心理素质培养的任务。因而,对语文学习者而言,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储备和道德情感的积淀。否则,师傅再明,也难免有混沌“凿窍”的遗憾。如让初中学生学《关雎》,让高中学生学《西厢记·长亭送别》,便是如此。别看孩子偶然从电视上看看男女恋爱的镜头,就认为孩子们对爱情题材有了生活积累了,其实,他们的心理、生理与经历对这方面都还缺乏体验,因而,也就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江苏省去年举行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位基本功不错的选手选上《长亭送别》。结果是他使尽浑身解数,学生也没有像预先设计的那样反应热烈。试想:“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几句曲子,能是缺少生活底蕴的人所能理解的?难怪有位评委专家一听说选手选这个篇目,就吓了一跳。他说,敢选这篇课文的,要么确实是杏坛高手,要么是“初生牛犊”。
一门学科的教学水平高低,一个民族的素质的高低,并不与教科书的难易成正比。中国有个人到德国,孩子插班小学五年级,结果发现数学内容在国内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了。于是乎,孩子家长找到老师提意见说:“你们德国的数学教材太浅了。”而德国的教师却回敬道:“你们中国人坐的汽车许多是我们国家制造的。”这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中学的教科书普遍偏难,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说要降低难度,然而就是降不下来,甚至有的科目的教科书还在明降暗升,语文教材就是如此。
由于上述原因,语文教学便产生教师与学生互相埋怨的现象。有时,教师不愿布置作业,因为布置了学生不愿做;而学生反过来埋怨教师,即使做了教师也不改。特别是作文教学,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就连1984年的高考材料作文的材料内容中也涉及了这种现象。
有鉴于此,我们呼吁有志有识之士关心语文高考和中学语文教育,设法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及早走出尴尬境地。
2010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