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汲取孔子智慧,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身教水平

汲取孔子智慧,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身教水平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彻底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目前,我们的教师的身教水平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的实施需要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因而,现在亟须加强教师身教水平的培训。因而,我们这里就汲取孔子的智慧、从而提高语文教师贯彻课程理念内容和身教水平的有关问题略作探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普通高中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彻底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当然,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教师的自身力量难以胜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教改问题,首先是教员问题”,教师必须首先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不仅提高自己适应新课程的业务能力,而且要提高执行新课程理念的身教水平。目前,我们的教师的身教水平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的实施需要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因而,现在亟须加强教师身教水平的培训。这种培训比业务培训任务更艰巨。因而,我们这里就汲取孔子的智慧、从而提高语文教师贯彻课程理念内容和身教水平的有关问题略作探讨。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普通高中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一个人不具备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谈不上具有健康的人格。关于科学态度的培养,语文应该是一个富矿。语文教材涉及的人和事,教师可以信手拈来,用以熏陶、感染学生,而教师自己则更应该用以武装自己。就拿《论语》来说吧。《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言行中反映出来的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认真效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就在于他办事认真,实事求是。他执着追求真理,胜过珍惜生命。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出生低微,做过吹鼓手,管理过仓库,也当过国家司法长官,然而,在每一个职位上,他都认真负责,勤奋工作,他吹鼓吹得炉火纯青,管仓库管得井井有条,在大司寇任上尽管才三个月,然而刚正不阿,杀了巧言令色而不法的少正卯。孔子曾自我评价说:“在‘圣’和‘仁’方面我不敢自许。但是,我能够做到‘诲人不倦,为之不厌’。”公西华听了,非常钦佩地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做学生赶不上的。”我们说,这也是现代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三尺讲台,一站几十年,很容易令人产生厌倦感,能够“诲人不倦”,必须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有些贫困乡村的教师勉从教坛暂栖身,上课应付,课余时间看书,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这种做法,也许无可厚非。然而,他们的行为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却是肯定的。再说“为之不厌”。厌,即不满足。这也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缺乏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过几年书,带过三两届毕业班,出了点成绩,便沾沾自喜、踌躇满志了。特别是高级教师一评上,便认为功成名就了。这种教师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流露出来,对学生也是贻害无穷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向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孔子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教师效法。

孔子主张实事求是,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反对文过饰非,提出“过则勿惮改”,即知错必改的观点。他主张在真理面前,在事实面前,对君主,对老师也不屈从。一次,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孔子回答说:“宁愿冒犯他,也不说假话哄骗他。”他不主张学生在教师面前唯唯诺诺,并因此批评过颜回。在这方面,他更喜欢子路的有话则说,敢唱反调。他郑重宣布过:“当仁,不让于师。”他反对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愤恨地骂道:“乡愿,德之贼也。”他不谈一些虚幻的事情。“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大家知道的,对道听途说,他也极力反对,他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换言之,听了小道消息便不负责任地传播,是对道德的背叛。

孔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庇护人,孔子不该庇护鲁昭公。鲁昭公娶同姓女子为妻。他要算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巫马期后来又转述了司马败的话。孔子听了,不仅检讨自己,还因此高兴——闻过则喜!面对满世界好色胜过好德而又标榜自己“好德”胜过一切的男人们,他一针见血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振聋发聩。古往今来,能如此说的唯孔子一人,能承认自己好色的唯小说中的人物贾宝玉一人!孔子生病,几个学生认为孔子不行了,为孔子料理后事。他们认为孔子做过大夫,应有家臣,并由几个学生扮着家臣。不想孔子病情好转,他刚能打起精神说话,就把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批评了一顿,并立即纠正。

我们认为,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老师,才有可能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学生。或许有人说,教科书中不乏培养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内容!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为师者不可不慎之!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孔子时代,美学理论没有今天发达,然而孔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却是毫不含糊的。

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鉴赏这个重要的审美活动。他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诗经》。可是,现在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自身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就很差。很多人莫说没有系统读过《论语》,就连小说、戏剧一类的名著也没读过几本。这样的教师如何以自身的审美情怀熏陶、熏染学生?

孔子注重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一次,孔子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几个学生在一起。他要求学生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谈的是治理国家的事,公西华谈的是宗庙会同方面的事,孔子听了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对于子路要用三年时间就能把一个有千乘兵车、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国家治理好的说法,他不以为意。但是他对曾晳的话却极尽赞赏之能事。那么,曾晳说了些什么?原来,曾晳的理想是投身自然,春日畅游。他描述了一幅春游图:“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春风习习,柳丝依依。这时候穿上刚刚做好的春衣,带上五六个小伙子,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中洗个澡,到舞雩上吹吹风,乘兴回家,留下一路歌声……”孔子听了,不由拍案叫绝,明确表态说:“我赞成曾晳的!”

孔子为什么如此激动,对曾晳大加赞赏呢?我们认为,这里有美学因素。

先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看: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臣乱君昏,你攻我伐,尔虞我诈,沧海横流。孔子欲挽狂澜于既倒。他奔走呼号,然而统治者对他的主张“敬而远之”。孔子半生奔波,到头来,不仅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反而受尽冷落。从君主不用到匡地被围,到陈蔡绝粮,到狂人接舆、荷蓧丈人之讥,往事不堪回首。然而,孔子凭借着一种殉道精神,“明知不可而为之”,仍然在崎岖的宣教道路上攀行。但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乐土”在何处?随着年老体衰,孔子难免也有些茫然。因此,当曾晳把一幅春游图展现在他面前时,孔子兴奋了。这不是一幅太平世界太平图么?景物无限好,老少咸自由,这不是儒家的理想境界吗?后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意境的拓宽。于是,孔子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吾与点也。”

当然,孔子重视社会美,也重视自然美。而且,孔子在谈论社会美的时候,也结合着对自然美的探讨。例如,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原本是从人格修养方面说明“智”与“仁”各自所侧重的品质特征的。但是,这其中隐含着另一个命题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其对自然山水喜欢、喜爱倾向也就不同。或者进一步说,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其实是因为它自身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东西。具体地说,智者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动”的特点,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有“静”的特点。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在“美”的方面的联系。从孔子的角度看,他是一个仁者,但更是一个智者。他的一生对人生从自然、人文、政治、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他对水情有独钟。他曾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他曾登山观海,羡慕海洋容纳百川的气度。此次,曾晳谈到春游愿望时,自然又拨动了他的情愫,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大加赞赏。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美学观,向往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并为之不懈奋斗。向往自然之美,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去乐水,去乐山,去接受水的荡涤、山的陶冶。我们倘能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我们的身教作用将召唤着学生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只有思考有广度、有深度,只有思想敏锐,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告别填鸭式教学,打破“分数”的桎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党和政府、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仅靠我们语文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全面实现的。不过,身为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应从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着力把自己武装成为思考问题有广度和深度、敢于和善于创新的人。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敢于破除迷信,打破禁区。

迷信,是创新的最大敌人。人一旦陷入对权威的迷信,智商往往会下降到零状态。这样的人抱残守缺,人云亦云,会成为思想上的可怜虫。前苏联有一个掌故,最能说明问题。高尔基写了一本书,叫做《姑娘与爱情》,斯大林为该书作序。序的全文在《真理报》上刊载。遗憾的是,斯大林误把“爱情”一词少写了一个字母。《真理报》原封不动照登。文章发表后,关于“爱情”一词的写法引起了大讨论。莫斯科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发表文章高度评价爱情一词的“新写法”。文章认为,“斯大林的写法具有创造性,无产阶级的爱情与资产阶级的爱情就是不一样!”这篇文章也发表在《真理报》上。凑巧,斯大林又看到了。斯大林很生气,在文章旁边批道:“放屁!我只是误写而已!”

我们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应该有广度和深度,即思想深刻。唯其如此,才能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形成“名师出高徒”的局面。如何才能做到思考问题有广度,有深度?定义不好下,然而,我们可以以孔子为标杆来衡量。

思想深刻的人犹如显微镜操作人员,发现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孔子在这方面有超人的功力,能够明察秋毫。春秋时期有个叫尾生高的人,是社会公认的正直人,而孔子却不赞同。理由是:一次,有人到尾生高家借醋。尾生高无醋可借,但却不直说,反而暗地里把邻家的醋借来给了借醋的人。孔子看出尾生高的伪善来。在孔子眼中,正直就是要实事求是。尾生高没有实事求是,尾生高算不得正直的人。

一个思想深刻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注重调查研究,有时连自己的眼睛也不轻信。孔子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孔子当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吃尽苦头,在陈蔡一带,曾经好几天连饭都吃不上。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讨点米在厨房做饭,而孔子在堂屋休息,突然,孔子发现颜回从锅里抓了一个饭团塞进嘴里,当时孔子很伤心。他所教学生三千,算得上三好生的有七十二人,而七十二人中,他最器重的就是颜回。想不到颜回也经不住饥饿的考验!不过,孔子转念一想,是否别有原因?于是,他决定再调查一下。不一会,颜回把饭端了上来,孔子却不急于吃饭。他说要先祭祀一下祖先。颜回一听,马上说:“老师,不干净的饭是不能祭祀祖先的。刚才房顶的灰掉到锅里……”孔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灰掉进锅里,颜回舍不得扔掉被污染的饭粒而把饭吞到肚子里!孔子为此感慨万千。他对学生们说:“青年人要记住,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思想深刻的人,他能够超越集团、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着眼于全人类去思考问题。孔子正具备这种品质。一次楚王打猎丢了一张弓。臣下要派人去找。楚王制止说:“一个楚人丢了弓,肯定另一个楚人会得到,不要去寻找了吧。”这个消息传到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赞扬楚王仁厚爱人。而孔子则不以为意,他认为楚王胸怀仍不够宽广。孔子认为,楚王应该说:“一个人失掉一张弓,另外一个人会得到的,又何必去寻找呢?”

人之为人,应该有个起码的道德底线。古今中外,有不少人试图作一个准确的描述。然而,仔细研究发现,还是孔子对道德底线的界定最准确。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他也就无愧于人的称号了。孔子的这句话,几千年来,不仅被华夏民族奉为圭臬,就连西方人也佩服之至。他们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视为成功的“黄金法则”。他们认为,只要按照孔子说的去做,就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世界发展到今天,其复杂性远非孔子时代可比。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分析。进一步说,这个世界,又是浮躁的世界。人们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又有几人愿意而且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呢?我们这个时代缺少思想家。令人遗憾的是,一个时代缺少了思想家,就如一辆机动车缺少了动力装置。语文新课标的制定者们正是关注这个问题,从而要求我们“关注学生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想在教学中实施这个理念,我们教师本身就需要“提高”。倘若我们的语文教师水平都能像孔子那样,我们何愁培养不出思想有广度、有深度的创新人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要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们认为,要想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就是具有特长和个性的人。在这方面,教师的身教作用尤为重要。“名师出高徒”,名师之“名”,高徒之“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

孔子是一个有个性、有特长的“智者”“圣人”,他特立独行,执着追求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追求理想,他周游列国,吃尽辛苦,饱尝白眼,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生命也遭到威胁。然而,他九死而未悔。他也渴望富贵。然而,视不义而高贵如浮云。他宁愿过着如丧家之狗的生活,也不媚俗而享受唾手可得的富贵。他不矫饰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刚直不阿,当鲁君昏庸之际,决不曲从,能够毅然辞官而去父母之邦,去寻求理想之梦。孔子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言行谨慎谦虚,然而,他公开承认自己“多能”,他确实在多方面具备特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性课程。他道高德隆,其道德修养与造诣为时人公认,因而在德行方面受到他熏染而成为知名人士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孔子也是一个文学家、语言学家,对诗歌、语言都有独到研究,因而熏陶出宰予、子贡等辩才拔萃的人才,培养出子游、子夏等文学擅长之士。孔子对政事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夹谷之会”,他作为鲁国谈判代表,不仅维护了鲁君的尊严,而且迫使齐国归还鲁国失地,因而他门下出了冉有、季路等高级行政人员。此外,孔子在军事、商业方面也有研究。因而,他的门下也出了著名的军事家(子路)与商人(子贡)。

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然而,要想施行这个原则,就需要教师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能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孔子正是这样的人。

《论语》中孔子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对话大家都熟悉,这里不多说。我这里再举个例子:

叶公子高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也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选贤。”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节财。”子贡听了,便请教孔子:“为什么三个人问同一个问题,而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叶都大而国小,老百姓有背叛之心,所以我说:‘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的三个大臣专横跋扈,对外挑衅,对内愚弄君主,会使国家灭亡的,所以我说:‘政在选贤’。而齐景公大兴土木,挥金如土,一天就给予多人以‘三百乘’的重赏,所以我说:‘政在节财’。”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向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惜乎,我们目前对孔子智慧的重大作用认识还不到位。或许有人认为孔子与新课程并提是牵强附会,那是极其有害的。事实上,孔子的智慧是超越时空而福泽人类的。曾任美国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杰弗逊宣称,《独立宣言》中关于“人人获得天赋若干规定而不可移之权利”的条款,思想源头就来自孔子。孔子是无愧于万世师表的称号的。我们不应该数典忘祖。

2012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