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谈孔子的自由精神

漫谈孔子的自由精神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作为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他的自由精神,烛照千秋。今天,我们重温孔子的自由精神,于我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修身处世,都有借鉴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自由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十个方面。孔子也是爱财的。孔子就在他拉拢的名单之列。孔子到卫国后,南子闻名请求一见。以孔子的身份与声誉,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也是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美好愿景。胡适曾经说过:“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绝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失去独立自由的灵魂,无论所依附的人多么伟大,多么崇高,不过是依附他人的奴隶。”孔子,作为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他的自由精神,烛照千秋。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由,不仅指狭义的人身自由,更包括精神自由,一种摆脱世俗习惯羁绊、克服人性弱点的自由。

今天,我们重温孔子的自由精神,于我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修身处世,都有借鉴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自由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十个方面。

财富,是生活的重要保障。人之爱财,无可非议。有人说,儒家重义轻利,这是误解。孔子也是爱财的。然而,他主张取之有道。反对无义而富,不做财富的奴隶。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他还说过,如果能够通过正当途径取得财富的话,即使是执鞭的下等差使也愿意干,然而,如果不通过正当手段才能得到,我还是干所爱好的事吧。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这种贫富观是值得称道的。他摆脱了物质的枷锁,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如果富不可得,沦落“贫穷”怎么办?面对贫穷,更能考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有的人贫而生怨,有的人贫而生谄,有的人贫而失态,有的人贫而叛逆。而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贫而无怨,贫而不改其志。他认为,即使吃穿住条件很差,其中也有乐趣。他弟子三千,而最钟爱的是颜回,原因何在?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贤回“安贫”。他曾由衷地赞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自己也是个“安贫乐道”的典型。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曾困于陈蔡,七日绝粮。然而,却能够“弦歌不绝”。这种超脱于物质以上的精神自由境界,真的令人景仰。

富,指有财富,而贵,则是有社会地位了。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入仕做官。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兼济天下”,而做官入仕,是兼济天下的重要途径,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求入仕,期望为诸侯重用,以实现自己的救世理想。然而,孔子只把权力作为救世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想,孔子宁愿辞职不干也不委曲求全,决不与当道者同流合污。这种精神,在官场中特别难能可贵。古往今来,说不清多少人困于围城,忍辱受冤,狗苟蝇营而不肯离去。孔子五十二岁那年(公元前500年)由小司空升任大司寇,并任代总理(摄相事)。上任伊始,他就运筹外交事务,在齐鲁谈判中,以弱胜强,粉碎了齐国在会盟中压服鲁国的阴谋,不仅结盟成功,而且收回了郓、归阴等失地;他整顿民俗,打击造假贩假现象,匡正舆论导向,杀了诡言惑众的少正卯;他还堕三都以强公室。他的政绩有目共睹,威震诸侯。鲁国大治,齐国畏惧,齐国便“选美女八十,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鲁君得到美女宝马,便耽于淫乐,乃至不上朝听政,甚至不按礼制分送郊祭的肉给孔子等臣僚。孔子本可以半睁着半闭着眼以保官位,然而,孔子却不甘“糊涂”,愤然辞职,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寻求实现理想的“乐土”,颠沛流离而不悔。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受到过不少诸侯国的礼遇,然而道不同不相与谋。他从不迎合问政的君主,而是据理力争,宣传自己的“仁道”主张,宁愿不被任用也不迁就。虽经十四年无功而返鲁,但是他保持了一个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气节。他自由的精神,修身、处世、为政、从教的思想却播于四海,并在后学中生根开花。孔子晚年返鲁后,主要从事教育与整理典籍活动,坚守着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

习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积淀,是一个社会圈里人的言行准则,理应遵守。然而,规范习俗之于社会发展总是处于滞后乃至僵化状态。有些时候,不能守株待兔,死搬教条,而应破除成见,冲破时俗,于“原性”之外更具灵活性,才能使思想冲出牢笼,在自由的天空翱翔。

孔子,是一个敢于、善于冲破陈规陋俗,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的典范人物。在这方面,孔子的事迹可圈可点。

一次,孔子周游列国时,受到国君款待,赐食以示尊重。当时宫中习俗是先吃水果后吃食品,而孔子都先吃食品,后吃水果。宫中的人窃笑,认为他不懂习俗。而孔子却独立不迁。他主张先吃主食,再吃副食。

孔子率众到卫国去,途经蒲国。蒲国人怕孔子到卫国后受到重用,卫国因此强大,会给蒲国造成威胁,就包围孔子,不准他前往卫国,直到孔子答应不去卫国,并与他们签了协议,蒲人才解围。然而,蒲人刚解围,孔子马上命令向原定目的地出发。子路因此劝谏道:“盟约墨迹未干,我们就违约,不怕老天爷谴责吗?”孔子说:“不平等条约理应无效。违背不平等条约,老天爷不会谴责的。”

孔子非常讲究“礼”,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拘于礼。权贵阳货专横跋扈,却又喜欢拉拢知名的学者以附会风雅。孔子就在他拉拢的名单之列。然而,孔子不吃这一套。阳货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办法:主动出击,赠送孔子重礼——一头小猪。礼尚往来,孔子理应回访。孔子因此“不讲诚信”了。他派人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访。这样一来,表面上不失“礼”,但却坚持了不受笼络的初衷。

南子,是卫国的风流王后,名声不好。孔子到卫国后,南子闻名请求一见。见不见南子?见了会有人议论——在众人眼中违反常理,孔子的高足子路就坚决反对。如果不见的话,南子的枕边风一吹,他到卫国寻求发展的机会又泡了汤。最终,孔子还是做了晋见南子的选择。以孔子的身份与声誉,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

孔子善于品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他评价人物的时候,也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舍生取义”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之一。人们长期以来,把“君死臣亡”视为舍生取义的道德标杆。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结果,公子小白险胜,登上王位,而公子纠则命归黄泉。管仲先是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他又改弦易辙,做了小白的相国。时人对管仲颇有微词。而孔子却认为管仲施行的是大信,他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使华夏民族免受夷狄之侵害,功劳是巨大的。管仲不必要像匹夫匹妇那样拘泥于小信上吊自杀,委身沟壑而默默无闻。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的意思为:“说出的话一定要兑现,做事一定要果断,不问是非曲直,固执己见,那只是小人而已。”凡事都有度,没有灵活性,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后果。

芸芸众生,不知有多少人为习俗所累,精神与身体都不自由。而孔子,却能够在习俗面前灵活自如,从容潇洒。

人是感情动物,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生幸福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亲人、友人之爱,无可非议。但是,爱亦有道。孔子就是一个爱而有道的人。孔子既重感情,又不为私情所困。

孔子爱生如子。他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平时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学生冉伯牛生了传染病,被隔离在一间房子里,只留一个窗口可以递饭进去。孔子却不顾危险,伸进手与冉伯牛相握,感叹欷歔。因而,他逝世之后,学生们在他墓旁结庐而居,守孝三年,“临别而去,痛哭尽哀”,有的人继续留下守墓,子贡竟守墓六年!然而,孔子对学生却不为情所困,从不偏袒其错误。一部《论语》虽短,但记载了不少孔子批评学生的片段。就是他最钟爱的颜回,也被批评过。孔子与学生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学生的家庭生活方面,孔子都要进行安排,然而他坚持“周急不继富”。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代公西华母亲申请生活补助——小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吧。冉有嫌少,请再增加点,孔子说再增加一庾吧。冉有觉得老师太小气,私下增加了很多,给了五秉。孔子知道很生气,教育冉有说:“公西华到齐国去,坐的是肥壮的马拉的车子,穿的是轻便华丽的皮裘,这说明他家经济条件好。君子应该雪中送炭周济穷人,而不应锦上添花,周济富人。”孔子如此认真,不徇私情,是更高层面的精神自由境界!

亲情,是最能困扰人的。就说父子(女)之情吧,说不清多少人平日铁面无私,可是,在子女问题上,却丧尽原则,乃至作奸犯科。然而,孔子却能超然于这个误区之外。陈亢曾经好奇地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中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就不会得体。’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中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关于《诗》的道理,知道了关于《礼》的道理,又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孔子的儿子孔鲤和最得意的学生且有亲戚关系的颜回都不幸早逝,一般人会竭尽财力厚葬的。然而,孔子却量力而行,用理智战胜了感情。孔鲤先死,他只用简单的棺材殓葬。颜回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要求厚葬,并明确要孔子卖掉乘坐的车子为颜回买椁。当时,薄葬只有棺没有椁(椁,是棺外面又套一层的大棺材),厚葬就得有棺有椁。孔子对颜回之死悲恸不已,然而还是坚持了原则,主张量力而行,予以薄葬。结果,学生们还是另想办法厚葬了颜回,孔子因此也无可奈何,哭道:“颜回啊,你对待我像父亲一样,我不能对待你像儿子一样。都是你那班同学搞的啊。”

坚持原则,摆脱私情干扰,是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古今能像孔子一样的能有几个欤!

毫不夸张地说,孔子是一个修辞大家,他不仅在修辞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修辞实践上卓有成效。他认为,文章语言要做到“文质彬彬”,要用比兴等修辞手法。就拿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来说吧,孔子已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不少比喻,已演化为成语,例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苛政猛于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等。然而,孔子又提出“辞达而已矣”的主张。他认为,修辞只不过表情达意罢了,不应一味追求,“因辞害义”。他特别反对花言巧语,文过饰非,阿谀谄媚的行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巧言令色鲜仁矣”。他当代总理期间,杀了鲁之闻人少正卯,其中的重要理由就是少正卯“言伪而辩”。所谓言伪而辩,就是语言虚伪,却修饰得鲜明生动,讲起来慷慨激昂。孔子在删编古籍时,就删掉了不少内容虚假的篇什。例如,有一首古诗,孔子公开批过,从此它便从各种《诗经》版本中消失了。目前,只有《论语》中记载下了孔子批评的片段内容:

唐棣之华,
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
室是远而。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唐棣树的花儿,在风中翩然摆动,风姿绰约,多像心中的人儿。不是我不想你啊,是我们住处相距实在太远。”孔子认为这首诗情感虚假,他说:“还是没有真正的思念。真正的爱情是山水挡不住的,路途不是问题。”孔子言行求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他的学风,也是文风。“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流于荒诞!

建功立业,扬名四海,享受荣誉,受人尊崇,这是千百代人心中的梦想。孔子也不例外。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代表的儒家学派就是一个入世进取的学派。孔子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谋求出仕诸侯,建功立业或者授徒讲学,研修学问,博取世人的尊敬。然而,孔子对荣誉也“取之有道”,不慕虚荣,不欺世盗名。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虚荣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不为荣誉所累,克服虚荣心的人才是一个身心真正自由的人。

孔子反对生活上爱慕虚荣。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孔子认为,在这方面没有虚荣心的只子路一人而已。一次,他感喟地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同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块儿而不自觉寒酸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

一次,孔子病得很厉害,子路就派孔子的一些年轻学生充当家臣,为他准备后事。可是,过了几天,孔子的病好转起来。孔子神志清醒后,对子路这种虚荣行为马上提出批评意见:“仲由搞这种虚荣欺诈的行为已经很久了。没有家臣却安排别人扮作家臣,这能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还不如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手中。即使我不能按君臣的礼节安葬,难道还会弃而不葬吗?”

历史上,有不少人出身低微而日后飞黄腾达。这种人往往对自己的出身讳莫如深。一些重权在握者,甚至因为别人偶然触犯而置人于死地。秦末的那个陈胜当初为人佣耕,曾对伙伴们发出“苟富贵,毋相忘”的呼吁。后来,他果然发迹称王了。一班穷兄弟不忘旧约,找上门来,起初也受到优待。但是,这班兄弟不识相,竟毫无顾忌地谈起陈胜当年困厄的往事。消息传到陈胜耳朵里,陈胜便送他们上了西天。明朝的朱元璋小时当过和尚,当了皇帝后忌讳多多。许多臣子奏折中涉及相关的词语,诸如“光”“秃”之类,便会被视为忤逆,处以极刑。

而孔子却能够坦荡地对待自己的出身: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看,本来太宰视孔子为圣人,钦佩他的博学多能。子贡听了,自然为老师吹嘘一番。然而孔子知道子贡与太宰的对话后,并没有飘飘然,反而冷静地说:“我小时候贫贱,所以才多掌握了一些技艺。一般的君子要不要多能呢?我看不一定要多能!”看,孔子是多么真实!孔子这样的人才算得上真人。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圈中,要想融入其中,必须“入乡随俗”,在常规生活中“从众”。然而,这种从众不是盲从,而是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众,可以获得被认同的“自由”,不盲从,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孔子正是这样做的。

《礼记·儒行》记载: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服装,就是人们所说的儒服吗?”孔子听了笑笑说:“我年轻时候住在鲁国,穿着衣袖宽大的衣服;长大后到了宋国,戴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的学问广博,穿衣要随俗。我不知道什么叫儒服。”这则资料,充分说明孔子的从俗态度。儒在精神思想,而不在服装!

孔子对是否“从众”是以“礼”为基准的。不违反礼的,他就“从众”;有碍于礼的,他决不盲从。他郑重地阐述过自己的观点:礼帽用麻线织成的布来做,这是符合古代礼制规定的;现在大家都用丝织品来做,从原料制作上看违背了古礼,但只是形式不同,尊重古代礼制的实质没有变。从节俭和容易制作的角度考虑,我还是“从众”的好。但是,现在臣子们只在堂上跪拜行礼,这是骄泰的表现。我不敢苟同“从众”,我坚持遵从堂下先拜,然后再升堂而拜的古礼。

“得英才而教之”,是自古以来执教者的理想,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也不会反对这种理想。然而,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天资、习惯总有高低优劣之分,英才可教,“蠢材”怎么办?孔子未敢从众,而是提出了石破天惊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招生授业,没有什么名目繁多的招生考试,只要能把最基本的学费交掉,就可以入学了。至于家庭出身、性格脾气、年龄长相、智商情商,一概不予苛求,因此,他的门下有贫穷的颜回,也有愚钝的高柴,有胆小怕事的冉有,也有鲁莽灭裂的子路,曾晳、曾参虽然是父子,但不妨碍他们成为同学。

孔子对这些水平参差不平的学生因材施教,最终使众人都学有所成,有所建树。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时至今日的世界各国教育界也没有得到彻底实施。例如:号称讲究自由、人权的美国曾长期存在种族歧视,黑人不能与白人在同一个学校读书。这个限制,一直到20世纪中叶,艾森豪威尔动用联邦军队才初步解决。如果说爱亲友、爱学生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么“泛爱众”则非常人能做到的。然而,孔子却孜孜不倦地做到了。

孔子不仅对学生如此,对偶尔求教的人也是如此。互乡人,是当时人们公认不好讲话、难以理喻的。许多人不愿跟这里的人打交道。可是,有一个互乡的少年拜见孔子,孔子却热情接待,谆谆教诲。孔子的学生们见了,都对孔子的做法困惑不解。孔子却不以为意。他说:“别人前来请教我,我怎么连话都不跟人家讲呢?人家把衣服整理得干干净净来访,这一点就应该受到肯定,怎能追究他从前脏乱的缺点呢?”

《论语》记载:有一天,樊迟请教孔子,怎么做才算明智。孔子说,“使民众做事合乎道义,敬重鬼神但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陷入‘迷信’的泥潭,这可以说是明智之举。”这则资料充分表明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是底线。孔子不是无神论者,他不否定鬼神的存在,然而,他又不主张迷信鬼神,失去对生命的自信,对现实的自信。在“敬”与“远”之间,孔子实现了精神的自由。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远之”的具体表现。有人偶然把话题往这方面引,他也拒之于千里之外。粗鲁的子路就直接问过孔子怎么侍奉鬼神。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活人还不能侍奉好,谈什么去侍奉死人(鬼神)呢?”子路不甘心,又说:“敢问生死方面的事。”孔子说:“生的道理还未弄明白,谈什么死的问题!”

当然,孔子对生命问题还是有真知灼见的。孔子重“生”,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特质之一。他提倡孝悌,他提倡“爱人”,都是对生命尊重的体现。孔子思想中已经具有人文主义的成分。一次,孔子回家发现马厩失火被烧毁了。他第一反应是问人有没有伤亡,至于马的情况他问都没问。

对于死,孔子也是重视的。孔子的学生曾参主张“慎终追远”,是对孔子孝悌思想的发展。曾子认为,慎重地对待长辈的丧事,追念祭祀去世年代已久的先人,这样就会净化社会风气,使人民的道德趋于仁厚。

孔子信天命,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还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的“天命”可以理解为自然、历史的规律,当然也包含着个人的命运。然而,孔子在天命之前不是消极无为。他认识到“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不行也,命也。”他不因命运不公而改变挽狂澜于既倒的信念,而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在坎坷崎岖的道路上踽踽而行。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推崇周礼,赞扬尧舜,这是事实。因此,历代都有人把保守、复古、倒退、刻板等帽子套到他的头上。我们认为,春秋之季,乱世纷争,生灵涂炭,人们产生怀旧心理在所难免。孔子就像一个人发现路走错了,决定回头一样,自然无可厚非。某种程度上,主张复古,也是一种探索!或者说,“复礼”只是手段,“治世”才是目的。揆之孔子一生,可以看到它的总体方向,不是泥古,而是创新。

孔子开创了民办教育的先河。自古学在官府,只有少数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国民素质教育提高的桎梏。孔子另辟蹊径,个人设帐授徒,成了民办教育第一人。

孔子首倡终身教育。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谈的是人生从小到老的不同阶段,不断地学习修炼,自我教育,身心不断臻于新的境界。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至老之将至”,“五十以学易”,专注执着,以至韦编三绝。日本人持田荣一在《终身教育大全》一书中庄严宣称:“孔子为东方发现和论述终身教育必要性的先驱者。”

春秋末期,交通不发达,人际交流尚且困难重重,人才交流更是举步维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十分严重。说不清多少优秀人才,由于地域的局限,“英雄无用武之地”,如“良骥而老死槽枥之间”。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历经千难万险,百折不挠,开创了人才交流的风气。他们所到之处与各国君主大臣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广泛接触,传播了自己的主张与思想,给原本沉寂的大地带来一缕清风。应该说,在周游过程中,他的学生们了解了各个国家,同时也被各个国家所了解。他们自身或者后学因而打破国家疆域的限制,成为国际性人才。

孔子还是大同思想蓝图的草拟者。共产主义,是时下国人的信仰。其实,共产主义与大同思想一脉相承。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就说过:“大同者,吾人之鹄也。”

看,孔子在复礼与创新之间,在学习问题、在人才流动方面,都打破了桎梏,游刃有余!可以说,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一只自由之鸟,在思想与实践的天地间翱翔!

历史上,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时,能够头脑冷静、低调而不自恃的人很少,因为名如缰绳,利如锁,摆脱名的羁绊,才能算得上自由。但是孔子算一个!孔子在世时已经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他在鲁国当代总理(摄相事)的时间不长,但是,成绩卓著,世界闻名。他致力于民办教育,周游列国,虽然未受到诸侯重用,但常作王侯座上宾,知名度很高。由于他博学多才,许多国家遇到一些疑难现象都去求教他。

梁王闲居,有赤雀衔着紫色花纹的金简放在殿前,不知是什么意思,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灵宝呀,禹曾佩戴过。禹临死的时候把它锁在石匣中,今天赤雀衔来,是天授予您的呀。”

楚昭王渡江,见到一个很大的红色东西,感到很奇怪,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萍实,可以吃,只有成就霸业的人才能得到。”子游问孔子何以得知,孔子说:“过去在陈国听到童谣,‘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所以知道的。”

一只脚的鸟飞集齐国宫廷,展翅而跳。齐侯很奇怪,派人问孔子。孔子说:“这种鸟叫商羊,是洪水的预兆。过去儿童们屈着腿晃着肩,边跳边唱:‘天将下大雨,商羊跳起舞’。今天预兆到了,请赶快治理沟渠,加固堤坝。”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泛滥,各国受灾,只有齐国免遭损失。

吴国征伐越国,攻下会稽,得到一种骨头,一节就需要一辆车运送。吴王派人问孔子:“什么东西的骨头最大?”孔子回答:“禹召集大臣集会于会稽山下,防风氏迟到了,禹就杀了他,他的骨头一节就需要一辆车,这是最大的骨头了。”

然而,孔子始终保持谦虚的本色。

太宰曾经问子贡说:你们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上天将要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感慨地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因为小时候家中穷困,干了许多下等差事,才练出一些技艺。君子没有这种经历,也就不掌握这些技艺了。”看,子贡把老师美化成“天才”,孔子却实事求是地说,他多艺是因为出身穷苦,干的鄙贱的事情多。

孔子始终学而不厌,认为自己知识储量不足。《论语·子罕》记载: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句话译成白话文为: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知识匮乏的鄙夫问我,有时候我对问题也一无所知。我就对问题从头到尾盘问,查找领悟,得出答案后再为其解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孔子却例外,他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历尽风浪,但却岿然屹立。这归功于他汇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仅仅他自由独立的精神,就如火炬烛照千秋!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言不虚矣!

2015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