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一校之魂。实践证明,学校的兴衰成败与校长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专家认为,要办好一所好学校,就必须选择一个好校长。当然,“好”字是个形容词,它的内涵太丰富,我们不敢妄论。我们这里只想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从合格校长的角度,择要谈一下几点新的思考。
我们认为,合格的校长除常规要求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事业与职业虽一字之差,然而,却是校长是否合格的分水岭。把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视为职业,就会将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被动应付。这样的校长,也能按时上下班,也能上传下达,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在学校师生的眼中,他(她)可能是忙碌勤勉的,在上级领导眼中,他(她)可能是尽职尽力的。然而,深入研究会发现,这种校长,对学校的工作缺少深层次思考,同时也缺少创新的行动。而把校长职位当做事业的校长,则把学校当作自己施展抱负的舞台,积极主动地构思学校发展的剧本,并充当导演与演员,带领全校师生排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戏。这种校长,不满于现状,不畏惧困难,不计较名利,执着地在前进的道路上探索,“衣带渐宽终不悔”,“虽九死犹未悔”。当年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抗战时期,南开大学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面对一片废墟,许多人喟然兴叹:“南开,难开”!身为校长的张伯苓却乐观地说,“南开,难,开!”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终于使南开大学重新开办。作为社会名流的张伯苓先生并非不办南开就吃不上饭的人,如果没有执着的事业心,能这样做吗?苏北某县的一位校长,也用他的实践树立了事业型校长的高标。某县斥资巨款易地重建县中,并定于2001年9月准时开学。然而,新建学校谈何容易!这位校长既要管理老校区的正常工作,还要负责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左右。工地上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他因此不穿皮鞋,不穿凉鞋,只穿解放鞋。2001年7月份,这位校长喜讯沓来:一是全国总工会组织全国劳模去北戴河疗养,他接到了请柬;二是他于6月份在南京《莫愁·家教与成才》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与7月份的高考作文题不谋而合,不少事先看到文章的学生受益。省妇联和杂志社拟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他作主题发言。这两件事都是露脸出名的大好机会。然而,由于新校建设正处于关键时刻,他咬咬牙放弃了北上南下的机会。为了事业,他只有这样选择!
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毫无疑问,不少校长深受影响。其实,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这种思想千万要不得。校长一旦把自己视为官吏,势必就会摆官架子脱离群众,作威作福不廉不洁;校长一旦把自己视为官吏,就会眼睛盯着“权力”,心中想着关系,手中玩着权术,就不会一心一意搞教育。假如校长一旦如此,副校长和中层就会纷纷仿效,整个学校的干部队伍就会变成臃肿的官僚机构,教育的实际工作就会抓不紧抓不实,最终导致办学效益的下降。反之,校长不把自己当作“官”,而把自己当成领头雁,就会身先士卒,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就会平等待人,走群众路线,多做事,少谋人,专心致志干工作;就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就会廉洁奉公,勤于创新,乐于奉献。洋思中学的蔡林森校长就是这样的典型。他干校长,却不以校长自居,团结教师,深入一线,着力创新学校机制,硬是把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办成驰名海内的素质教育典型学校。笔者曾多次在各种会议上接触过蔡校长,并问及他的秘诀,他回答说“秘诀就在于做好领头雁”。如今,蔡校长虽已年过花甲,却在超期服役,并把学校由乡村办到了城市。
其实,作为一名校长,凡是官欲熏心者,往往事与愿违,不为群众信任,不为领导赏识,结果加不了官,进不了爵,倒往往因工作不力,成绩不著甚至渎责、犯罪而丢了“乌纱帽”。倒是那些不以校长为官,踏实苦干的人,为群众拥戴,为上级赏识,最终名至实归。蔡林森校长就是如此,他的起点只是一个民办教师,一个偏僻农村的初中校长,如今成了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校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俗话,然而俗话不俗,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校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谈起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之类的话题,许多校长立即想到如何维护教师的利益,关怀教师的疾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想诚然是对的,但是只想到这一点,就失于片面了。其实,校长谈及“以人为本”,首先想到的应是学生与家长。不少学校的校长,把放松对教师应有的管理当作人文关怀。教师可以不按时上下班,教师上课可以不讲质量,教师可以搞有偿家教,教师可以体罚学生训斥家长,教师可以把课堂作为发泄对政府不满的场所。对这些情况,领导听之任之,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奖金分配平均主义,总结工作,一团和气,八面玲珑,结果导致学校的管理混乱,学生的成绩下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眼看着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孩子考上理想的高校,而自己的子女无缘,只好望洋兴叹。
我们说,这种片面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主次颠倒了。学校的人文关怀首先应该是对学生及其家长。这正如医院谈人文关怀首先是针对病人一样,商场谈人文关怀首先是针对顾客一样。明确地说,人文关怀应该以学生为主。中国教育的封建意识向来根深蒂固。封建教育颠倒了师生的主次关系,念的是师本论的经,而我们应该念生本论的经。或许有人面对“生本”之说不以为意。其实道理很明显,学生犹如皮,而教师和学校则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学生,学校存在还有什么必要?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学生,教师还有书可教吗?不少民办学校倒闭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个观点。惜乎许多公办学校的教职工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仍然执迷不悟,令人痛心疾首。
因此,我们断言,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是一个树立全面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校长。
通常说的学校课程,指的是显性的学科课程,它有系统教材,有课程表,有专职教师操作实施。而潜性课程则不然,它没有课程表来规范,没有专职教师来实施,它是通过学校文化底蕴、办学理念、课外活动、“三风”建设、建筑、绿化、环境等方面使学生耳濡目染来提高自身素质的。例如学校的建筑、道路、绿化、教学设备以及卫生状况,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学校的建筑高大宽敞,疏密有度,学生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自然会心胸开朗,眼界开阔。学校绿化、美化程度高,学生不仅赏心悦目,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提高。学校楼房、道路的命名、标语牌的内容精当,会对学生产生引导、激励作用。就拿厕所来说吧,细心的校长也会做足文章。有一个学校的男厕所里的小便器上方贴着两幅标语,一幅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一幅是“靠近方便,贴近文明”。这两幅标语文彩斐然,典雅脱俗,显示出了丰厚的“文明”底蕴,至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都是潜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关系更加直接,需要校长用心“经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名校长的水平高低,不仅要看显性课程的开设情况,更要看潜性课程的开发情况。不过,老实说,目前学校的潜性课程开设水平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在于有些校长缺少应有的办学素养,潜性课程的意识淡薄乃至浑然不知,二是有些校长即使具备一定的办学素养,然而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急功近利地抓升学率,不愿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希望校长们能够显性、潜性课程一起抓,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奠基。
创新,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创新活动已经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注入了活力。可是,“人们常注重科技创新,其实,制度创新才是最大的创新。”作为一名校长,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的能力,在学校管理机制上努力创新。笔者曾任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校长。这所学校2000年易地重建,2001年秋季正式开学。新建学校为独立高中,由原东海县中和东海县第二中学高中部合并而成,共90个班级。如此大规模的学校怎么管理?当时省市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人都提出疑问。我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决定实行分部管理。所谓分部管理,就是把学校分为三块(部),每个分部各有10个班高一、高二、高三。这样化整为零,每个分部类似于一所小学校。每个部设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全面负责部里的日常工作。当然,在权限上,部又不等同于独立的学校,平常又接受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这些部门每月对分部进行一次量化考核,根据考核得分决定奖惩。而部里则参照学校的考核制度二次考评到年级组、班级组和个人。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是管得深透,避免“夹生饭”。分三个部,化整为零,平常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管理到位。当然,部内仍然存在年级组,部里抓年级组,年级组再抓班级组,班级组则抓到个人。二是强化竞争,互相促进。每月一次考评,各部的纪律、卫生、用水用电、公物维护、教学情况高低分明。成绩好的分部群情振奋,并为了卫冕而再接再厉,奋发工作。处于中游的既想赶超第一,又怕跌入末位,更是想方设法,努力工作。而处于末位的也不服输,“哀”师奋战,志在必胜。这种你追我赶局面的形成,给学校的工作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校长不必再为学校大而愁,抓住部这个“纲”,班级自然“目张”了。三是旱涝保收,稳步发展。在实行分部管理之前的学校,年级与年级之间往往发展得不平衡。以毕业年级高考为例,某一届由于分管年级的领导的工作态度、水平高一点,成绩便很理想,而一旦分管领导弱一点,可能全军覆没。目前这种管理,即使有某一个分部较弱,但其他分部也可以弥补其不足。再说,像这样规模大的学校,平常在本地区不可比较,只有到高考,才能与邻县区比,但此时大局已定,即使失败,也无可奈何。分部管理,定期考评,对落后的分部我们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亡羊补牢。再说,处于落后位置的分部领导,我们可以加强帮扶,帮助其提高领导水平,使三个分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实践证明,分部管理体制是大校管理的良方。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回良玉、梁保华、冯敏刚等国家、省领导人都视察过学校,并给予高度评价。
“否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否定“前人”或否定自我,才能得到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概莫能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革命不可能在一国取得胜利,因为资本主义统治如汪洋大海,一国革命,其他国家群起而攻之,必然失败。而列宁则认为链条可在某个薄弱点断裂,革命也可以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的环节取得胜利。结果,列宁创建了苏联。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是城市包围农村,中国革命最初也机械模仿,结果遭受重创。毛泽东反其道而用之,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使革命走上坦途,创立了新中国。在学校管理中,一个合格的校长也应敢于否定,否定一些不合时宜的理念、规章制度。当然,说起否定,否定别人容易,而否定自我则难。有些校长制定了整套管理经验,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于是,就躺在经验主义的床上睡觉,后来形势变化了,他却仍然凭老经验办事,结果使学校遭受损失。古人云:“五十而知四十九岁非”。一个合格的校长要能够敢于否定自己,因时而变,图新图强,不断创造出教育新的风景。目前,教育改革大潮涌动,面对新形势、新课改、新高考,我们应该勇立潮头,不断进击。
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绝不会超过自己所追求的一切。所有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志存高远,开始就把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当年秦始皇东巡,刘邦见了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见了说“彼可取而代之”。毛泽东年轻时代就写下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言志诗句。作为一名校长,要有办一流学校,当一流校长的高远之志。当然,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客观条件的限制,然而,我们只要不坠青云之志,至少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得突出。古人云:“不成名相,即成名医”,因为成为名相不仅靠自身的能力,还要靠外在的有利条件,而成为名医,则主要靠自身的能力与努力。就拿我们江苏来说吧,一些不起眼的学校因为校长的努力而声名鹊起的例子就屡见不鲜。就说南通栟茶中学吧,地处偏僻,生源、师资办学条件与县中不可抗衡。然而经过努力,却创造了奇迹。以2004年高考为例:三年前中考,招收的高一学生平均分比县中差12分,三年后的高考平均分却超过县中16分。参加高考的学生均分达593分,雄居全省榜首。再说近的,江浦的行知小学,原本是一所不起眼的小学,然而,校长杨瑞清勇于创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把学校改造成了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近20个村的小学生上学全部由专车接送。至于学校建筑、环境、设施,让你不敢相信它是农村小学。这所学校还独辟蹊径,创办学农基地,为南京市中小学生学农提供吃、住、学一条龙服务,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杨校长因此也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师德模范、南京三创典型。
作为校长,办学理念应有超前意识,不应人云亦云。现在许多学校的校风千人一面,原因在于许多人不动脑筋,无志追求卓越。浙江上虞中学,90年前的校训就是“与时俱进”,今天看来不是仍然可圈可点吗?
因此,我们提倡校长应珍惜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平台,志存高远,导演出优化教育的大片。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引路人、指挥员,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应是教职工的老师。目前,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师生员工已逾万人,校长的担子非同寻常。因此,我们要求校长学者化、哲人化。一个学者化的校长,学有专攻,既能垂范于教师,又能高屋建瓴地指挥教育教学工作,惠泽学子。那些达不到学者化程度的人做校长,就难以指挥到位,难以达到办学效益最大化。
一些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政策扶持除外),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学者型校长,欲作为一个校长,欲办好学校,固然要靠职位赋予的权力,更要靠个人的魅力。一个学者型校长的魅力是神秘而且巨大的。例如魏书生,他当校长,也当教委主任,还要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无法一年到头在学校里,但是学校工作却井然有序,办学成绩仍然出类拔萃。原因何在?就在于他高瞻远瞩,正确决策,精当指挥;同时还在于他个人的学者型魅力,因而使其他干部和教师对他信服,言听计从,齐心协力,从而使学校在良性轨道上前进。
或许有人说,大学教育,需要校长为学者型人才,中小学这样提,未免要求太高了。我们说,否!中小学教育尤其需要教育家。回首中国近现代史,很多教学界泰斗、文坛巨匠乃至政坛巨擘,都曾经担任过中小学校长,例如老舍、陶行知、陈鹤琴、徐特立、鲁迅、毛泽东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这些学者,他们原本就是大学教授或留学博士,他们甘愿从大学的黄金塔中来到民间办中小学校教育。新时期,我们也希望有志有识的学者投身中小学教育,来当教师、当校长。但是,我们首先要自力更生,要把中小学原有的校长层次提升,使他们成长为专家、学者。
中小学校长应该是一个思想深刻、理念先进、特立独行的哲人,而不是头脑简单、人云亦云、浑浑噩噩、不辨是非的庸人。惜乎,我们当前的中小学校长中这样的人太少了。而一个校长没有思想,就难以真正把教育办好。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圣人,也是民办教育的开山人,他当初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从教半生,学生三千,师范永垂,其原因在于他有深刻的思想。
思想深刻的人,能够超越集团、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着眼于全人类去思考问题。孔子正具备这种品质。一次楚王打猎丢了一张弓,臣下要派人去找,楚王制止说:“一个楚人丢了弓,肯定另一个楚人会得到,不要去寻找了吧。”这个消息传到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赞扬楚王仁厚爱人。而孔子则不以为意,他认为楚王胸怀仍不够宽广。孔子认为,楚王应该说:“一个人失掉一张弓,会有另外一个人捡到,又何必去寻找呢?”
世界发展到今天,其复杂性远非孔子时代可比,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分析。作为校长,应该像孔子那样追求对现实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都作出应有的奉献。
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原因就在于他思想的深刻。我们当然不敢期望中小学校长人人成为孔子。然而,我们期望中小学校长至少成为思想者。在这个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的世界,缺少的就是思想者。而一个时代缺少思想者,就犹如汽车缺少了动力,是无法前进的。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谈到一个人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志气,二是有能力,三是有外力(物)相助。作为校长,光靠自己的志气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想方设法争取“外援”。作为校长争取外援的途径很多,然而,从宏观来讲,创设立体化的办学环境应该成为校长的首选目标。
所谓立体化办学环境,是指学校与家庭以及包括党组织和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紧密结合的办学环境。
学校只有与家庭紧密结合,实行“家校合作”,才能优化教育效果。因此,一名精明的校长,不满足于让教师通过家访、校访与学校沟通,而是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让家长支持学校,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的教育部新教育实验课题组与《莫愁》杂志社共同创办的“莫愁新父母学校”,就是家校结合的极好方式。目前,全省已有包括南师附中在内的一大批名校加盟。学校以新父母学校为阵地,向学生父母传授现代的教育科学知识方法,父母也以“新父母”学校为依托,与学校校长、教师沟通;新父母学校成了家校合作的津梁与纽带。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省城不少学校家校合作工作开展得不够理想。由于地域原因,有些学校的家长或供职省级机关、外资企业、高校,或者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在这些家长眼中,中小学教师属于弱势群体,平时言谈中少不了轻蔑之举。这种做法会影响到学生,学生便少了几分对教师的尊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效果难免打折扣,而家长又疏于教育,致使孩子成了“问题学生”。为什么条件优越家庭的“问题孩子”相应要多一些?这应当是重要原因。如果学校能够重视家校合作,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宣传,他们很可能会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会使孩子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
学校教育与包括党组织和政府在内的各界力量紧密联系,是优化办学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一名校长,只有在党组织与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有些校长怨天尤人,感叹得不到领导支持,这是欠妥的。领导人往往政务缠身,日理万机,很难主动关心到每一所学校的工作。而作为校长,我们应该见缝插针,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争取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总之,“坐等关怀”,是校长之大忌!
至于社会各界人士,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社区资源。特别是城市中学,更应该充分利用。就拿新课改中的社会实践活动问题来说吧,社区资源就可以充分利用。比如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选题广泛,教师由于知识面所限,难免对有些内容无法有效指导,这时候就可以向社会人士寻求智力支持。在不少省城学校,专家已经被邀请进了校园,其效果远非闭门办学所能及。南京市在九中、二十九中等学校开展校委会的试点工作,就是对学校与社会结合办学的有益尝试。以二十九中为例,校委会除学校主要负责人外,由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大学校长、律师以及本校学生家长组成。校委会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理念、办学规划、办学策略进行宏观指挥,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关于退离休的教职工,他们也是不可忽视的社区资源。他们人退而心未退,强烈期望原工作学校兴旺发达。作为一名校长,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就拿招生宣传来说吧,老教师与社会联系广泛,而且德高望重,他们的宣传效果比校方花大钱动用媒体会更有效果。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然而,却又是教育人才奇缺的大国。就拿校长来说吧,我国现在还缺少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顶尖人物。以江苏而论,如今有几个校长比得上陶行知、陈鹤琴?就以笔者所言的合格校长的八个条件衡量,大江南北的省域内也寥若晨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时期的教育呼唤我们教育出人才,特别是出好校长。我们衷心希望党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校长培训工程,为校长搭建成长的平台,使他们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2000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