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届世界美学大会

第届世界美学大会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设有中国艺术、艺术教育、舞蹈美学三个分会。本次大会是世界美学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有人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美学的新的中心。此次美学大会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大学的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大力支持。此次大会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
第届世界美学大会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共1028人,其中外国学者331人,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土耳其等39个国家和地区。大会设有中国艺术、艺术教育、舞蹈美学三个分会。大会共举办全体会议10场,专题会议25场,分场大会22场,分组会议108场,共有676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表论文。本次大会是世界美学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国际美学协会历任主席Joseph Margolis、Arnold Berleant、AleErjavec、Ken-ichi Sasaki、Heinz Paetzold、Jos de Mul、Curtis Carter等悉数出席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现任国际哲学协会主席William L.McBride,著名美学家WolfgangWelsch、Noel Carroll、Richard Shusterman、Susan Feagin、Allen Carlson、Stephen Davies等。本次大会还安排了一次文化旅游、一场中国舞蹈演出、两个美术展览、一次昆曲和古琴沙龙等文化活动,活跃了大会的气氛。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5天的会议,对大会的主题做了充分的阐发。一方面,大会展示了美学传统的多样性。除了欧美美学之外,中国美学、印度美学、日本美学、韩国美学、比较美学等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美学正在迎来一个真正的世界美学时代。另一方面,大会展示了美学形态的多样性。美学从狭义的哲学分支学科中解放出来,与艺术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生活环境研究等的结合,使美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侧重理论研究的美学,也有侧重具体实践的美学。

从此次大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当前国际美学研究的热点。根据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摘要统计,此次大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艺术(含艺术家和艺术品),共出现2453次。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含哲学家和哲学的)一词出现的频率只有403次,而文化(含文化的)一词的出现频率却达到了846次。由此可见,从当代学者关注的重点来说,美学与哲学的联系远不如其与艺术的联系那么广泛,甚至不如其与文化的联系那么密切。尽管从传统的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今天的美学已经转变成了一般的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

此次大会另一个出现频率超过千次的词语是中国(含中国的,1017次),与此相应的西方(含西方的)出现446次,欧洲(含欧洲的)出现94次。中国之所以成为关注的中心,除了东道国的原因之外,中国美学传统的独特性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活力,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有人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美学的新的中心。当然,中国美学要成为世界美学的中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美学家一方面要充分发掘自己的美学传统,并做出创造性的转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西方美学的对话,在国际美学舞台上持续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解决当代社会的精神困惑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次美学大会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大学的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大力支持。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北京市教委刘利民主任、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在大会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华美学会会长汝信也应邀在会上致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北京舞蹈学院作为这次世界美学大会的合办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大会组织和主持了艺术教育分会场和舞蹈美学分会场。此次大会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大会的论文质量、组织接待、形象设计、会场环境、文化活动、生活安排、新闻报道等方面得到了与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和全面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