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计划是一个系统,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按时间分主要有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按内容分主要有科研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教科室与教务处并列,是中小学领导抓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在中小学的科研管理中,建立必要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以上内容,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主要有八个方面。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计划是一个系统,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按时间分主要有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按内容分主要有科研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科研活动计划是全校科研活动的安排;全校的课题研究计划主要是对中小学的重点研究项目和已立项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做出安排。在进行计划管理时也可以分为四级管理:首先是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规划的管理,其次是对教科室制订的中小学具体科研计划的管理,再次是对各年级、各课题组制订的科研计划的管理,最后是对教职工个人制订的相应研究计划的管理。通过对中小学总体教育科研规划、具体教育科研计划等的管理,形成教育科研管理的计划体系,从而克服教育科研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全面负责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教科室与教务处并列,是中小学领导抓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中小学教育科研指令的下达和教育科研服务的行政事物,搜集、整理各年级、各学科教育科研情况并及时反馈到领导小组。教科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教科室主任。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

组织专人成立重点课题、重大课题研究小组,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和分工。中小学中还可以成立专业小组,由教科室主任和部分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负责中小学科研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审阅教职工的课题立项申请书,审阅教职工撰写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在吸收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初步鉴定和评价。

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来源。教研组和年级组要在开展备课教研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承担一定的教育科研任务。中小学可以建立科研群体,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教育科研群体包括各个教研组的教师及行政、后勤人员,包括老年、中年、青年不同年龄结构的教职工,包括高级、中级、初级不同职称的教师。应该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把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组合起来,团结协作,达到优化程度,才能取得理想的科研成果。

以上组织前两个组织为教育科研管理的决策层,后两个组织为教育科研管理的操作层。

中小学教育科研制度是中小学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方针与政策。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是中小学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在中小学的科研管理中,建立必要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中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目标考核内容、课题立项内容、监督检查内容、经费资助内容、成果评价内容、表彰奖励内容、成果推广内容。根据以上内容,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主要有八个方面。

教育科研的周期一般比较长,所以中小学对于科研工作应当有一个规划,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长远目标、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发展阶段和要达到的水平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和集体任务,做到统一部署,使中小学的全部教育科研活动形成有机的系统。如《“十一五”科研规划》《2010年科研规划》等。

目标考核制度是把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列入中小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考核指标之中,列为科研室、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从而把教育科研当做每个教师都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之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

立项就是对课题进行论证,并将通过论证的课题列入中小学研究计划,纳入教师正常工作的管理措施。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不论是上级下达的研究任务,还是教师个人申报的研究课题,都要经过申报、论证、立项的手续。质量和效益的课题还要积极向县(区)、市(地)、省和国家申报,争取列入本县、本市、本省至国家的教育科研规划中。立项制度的作用主要有:首先是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本校科研的实践情况并加强管理和服务;其次是有利于加强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引导教师选择那些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再次是有利于提高课题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成功率;最后是有利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有一个头尾齐全的过程。

检查指导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已立项的课题进行定期汇报,组织专家对于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听取研究汇报、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方法和措施进行诊断指导等。

科研经费是为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中小学预算内要设有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并保证上级下达的教育科研项目经费,并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中小学教育科研应特别重视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管理。要对科研成果的形式、完成时期、验收的标准以及推广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

搞教育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实践证明,没有学习伴随的科研常常是水平较低的科研。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面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研方法知识;二是自己课题研究内容方面的知识。

表彰制度是对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有关规定,是以制度化的形式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科研奖励有精神奖励、政策性奖励和物质奖励三种。精神奖励是指表扬和发证书;政策性奖励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作量与教师评职、评优、晋升等挂钩,实行科研工作成绩好评职、晋级优先的政策;物质奖励就发奖金和奖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这三种奖励都是必需的。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层级规范。按层级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县(市)级、校级;按性质分为管理课题、德育课题、教学课题、心理课题;按隶属分为母课题、子课题;按研究人员分为集体课题、个人课题。其次是全程规范。课题从申报、筛选到校级课题立项,县(市)级以上课题推荐、监测、结题到推广等都要规范。再次是评估规范。对课题设立价值、课题成熟程度课题成果推广价值等拟定科学的评估规范。最后是课题档案规范:课题相关资料如申报表、协定书、课题监测情况、课题成果等都要装订成册,分档保存。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内容。

1.对选题立项的管理

选题立项就是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实际研究能力对广大教师申报的课题和其他课题进行论证,从而确定校级研究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并登记备案,公之于众的过程。对于重点课题还要向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立项。选题立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许多中小学由于忽视了这一环节,使中小学教育科研限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以至于中小学究竟有多少个课题,有谁在搞课题研究都不知道。由于没有立项管理,还使那些有了一定效果的科研成果成了有尾无头的研究,大大降低了成果的可信性和科学性。所以,加强中小学科研的选题立项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题立项工作步骤如下:首先,中小学公布科研的重点方向和基本要求或招标课题,下发《课题申报表》。其次,广大教师根据中小学的重点和自身的情况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课题。再次,中小学里组成专家评审组,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论证的标准主要有实效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可行性。将既能完成又对中小学工作有较大促进作用的课题列为重点课题,给以重点支持。影响力较小的课题列为一般课题,而那些没什么作用或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则不能立项,也可以请申报人修改后再论证。最后,将通过论证的课题,一方面列表公布;另一方面分别建立研究档案,开始全过程管理。

2.对组织课题研究的管理

组织研究是组织协调中小学内的研究力量,以原课题组为基础,开展教育科研,并为研究提供相应支持与服务。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充分尊重课题负责人的意见,给课题负责人以较大的自主权和宽松民主的环境;②要协调好各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注意发挥各项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③要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做好支持与服务工作,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④组织好学术研讨与交流工作;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

3.加强对课题的检查指导

检查指导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加以指导的过程。这一工作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特色之一就是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承担着比其他管理更重的指导的责任。在检查指导中,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其一,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科研管理人员要能够发现研究过程中那些明显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科研规律以及不按研究计划进行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纠正。

其二,恭请专家会诊,倾听专家意见。对于自己把握不住,拿不准的现象与做法,一定要请教育科研专家来帮助研究,有时还要组成专家组进行集体“会诊”,并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改进措施。

其三,根据专家意见,做好阶段性小结,并把小结内容存入研究档案,即使不请专家,也要要求每个课题组,每个月或至少两个月进行一次正式的阶段小结。

其四,根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后的改正措施,对前几个环节中的内容进行反馈调整。需要改计划的就改计划,需要改课题名称的就改课题名称,以确保研究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在检查与指导之后更好地总结经验,更好地完善计划,从而保证研究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4.对评估验收工作的管理

中小学内部的科研评估验收,主要是对校内课题研究的评估验收。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的价值与意义

主要考察该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的发展等。

(2)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完备性与可操作性

科学性包括:①课题名称与研究内容是否一致,是否能代表该项研究,精练程度如何;②研究假设的表述是否正确;③研究措施是否得当、科学;④研究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科学;⑤整体研究思路是否清晰;⑥研究阶段的划分是否合理等。计划的完备性是指研究计划是否将整个研究过程中大的因素和应采取的必备措施都说明白了,都按计划安排好了,有没有丢项和漏洞。计划的可操作性是指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和可行性,也就是说,让人一看就知道如何去操作。尤其是教育实验计划,一定要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把实验措施解释清楚。

(3)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主要考察以下内容:①研究是否按计划进行,研究人员是否按计划中的规定进行操作;②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与精神;③研究档案是否健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是否及时、客观、科学;④是否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在需调整原研究计划时,切实以原计划给以正确的补充调整;⑤阶段小结工作做得怎样等。

(4)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

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主要考察以下内容: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是否正确;②写作的格式是否正确;③成果中的推断和结论是否科学,是否是在科学的推理、判断和归因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④成效是否显著,是否具有一般性和可推广性;⑤是否验证了在研究计划中提出的研究假设;⑥在理论发展和实际教育教学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估验收的程序一般是先由课题组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准备好材料上报科研室或科研部,由科研室或科研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在验收的方法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性评价,由专家组通过:①看材料;②听课题负责人汇报;③考察实际研究过程(如听汇报课,开调查会等);④写评语四个环节来完成评价。另一种是定量评价,包括:①由中小学制定科研课题评价表;②课题组自填自评;③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价表进行审核或重新评价,最后得出一个等级或分数。

5.对课题成果推广的管理

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了写论文而搞科研,而是为了探索新规律,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不仅要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还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只有把推广和应用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科研的促进作用。推广工作要以科学的论证和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基础,而且只有那些经过了较长时间,多次反复被实验证明效果显著的成果,才能推广,应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6.对总结提高工作的管理

总结提高是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末尾环节,它包括对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面总结。在中小学实际工作中,总结一般发生在年末或课题研究结束之时,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一次次的循环中逐步提高管理的艺术与水平。

人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要特别重视对教育科研队伍的管理,要重点建设好教育管理研究队伍、德育研究队伍、教学研究队伍和课题研究队伍。

这支队伍以主管校长为首,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主,研究管理实践,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教学科研管理的规律,形成教育科研管理的合力,促进教育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以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管德育的政教主任和学生工作负责人为首,全体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参加,形成德育研究团队,加强学习,结合当前社会大背景,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德育和心理问题,探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形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低耗高效与科学化。

以分管教育的副校长、主管教学的教务主任为首,全体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参加,组成教育研究团队,研究学生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问题,根据学科门类组建相应研究团队,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各门学科教学规律,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和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与信息,是很难取得较大成果的。

中小学校长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要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长在中小学管理和改革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小学校长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欧美国家非常注重校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作用,德国认为校长必须是教育与教学专家。英国规定中小学校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编制、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因此校长要加强教育科研修养,不断学习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参加实践增强教育科研能力,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营造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氛围,引领中小学教师和职工走上教育科研之路。

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强化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中小学科研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定时培训与随时指导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等办法来实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①把科研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之中,把加强科研培训当做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把科研能力当做教师的基本功之一;②制定教师科研学习的规章制度;③课题研究开始实施时,一定要对课题的参加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保证参加人员能够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了解必须要求,不培训很难保证实施的科学性;④中小学要为课题研究人员的学习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为研究人员订阅资料、购买图书,支持研究人员外出开会参观学习等;⑤重视行动研究,注意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正确操作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⑥要注意通过科研成果的验收来引导教师逐步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科研成果必须物化生成实践,才能发挥应有效益。美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为80%~85%,日本为60%~70%,西欧为50%~60%。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中小学实践中去,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借助科学研究,中小学才能有效改造教育与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美国中小学强调教育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杜威、布鲁纳、布卢姆等世界级的教育改革家都注重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推广。事实上,“美国行为科学本身就比较发达,一批专家学者就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在中小学搞调查,做实验,提出新理论,于是就有一批中小学、教师去推广和实验”。2000年美国教育部专门成立“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负责开展和支持有关教育研究的活动;推广教育研究成果,为解决中小学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援助;收集、分析和传播教育情报服务资料。日本政府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育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21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热潮中,更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须加强教育科研的成果评价、奖励、推广管理。

1.科研成果的评价管理

在课题完成之后,要做好成果的验收工作,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及时认真的评价和适当的奖励。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规定的程序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价值判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对参与评价的书面材料进行鉴定,以确认其是否属于教育科研成果。如果不属于教育科研成果,也就谈不上对其进行价值判定。

第二,从研究的目的和价值的角度,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以确定其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第一个步骤的“鉴定”是解决被评价对象是否属于教育科研成果的问题,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职工送交的书面材料进行鉴定是必需的,如果不加鉴别,将送交的所有书面材料一律视为教育科研成果,就会造成教育科研成果贬值,有损教育科研的声誉。因此,中小学领导、教科室人员和参与评价的专业小组成员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教育科研,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含义,认识到先下结论,后找例子的做法不是教育科研;随便写篇文章,谈点体会、看法、建议也不是教育科研。要正确区别科研与教研,区别教育科普文章和教育科研成果,区别工作总结和教育经验总结论文,区别讲稿、教材和教育科研论文。鉴定的依据主要就是看符不符合教育科研的实质,即是否是对教育领域未知的问题提出了解答。具体来说,包括:能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供新材料,发现新方法,形成新理论。

在鉴定的基础上,还要对教职工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价值判断,可以从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来考虑。理论价值是指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如在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某些学科领域空白的填补等。应用价值指教育科研成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的推广和使用价值,适用范围和可行性。

就目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主要考虑应用价值。进行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为: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科学性包括:①选题科学,表述正确,概念清楚;②研究假设有依据,符合逻辑;③研究范围界定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课题一致;④设计方案周密科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清楚,选择的研究样本有代表性,研究方法正确;⑤有研究资料,结论从研究资料中分析概括得来;⑥对研究资料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而不是依据主观构想而任意挑选的事例的堆砌。创新性指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新颖程度及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应用性指研究成果是教育实践需要的,能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在对教职工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根据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这三个标准制定具体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目前群众性教育科研的特点和现状,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在考虑一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更应强调其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科学性为首要标准,权系数不应低于0.5,应用性的权系数可定为0.35左右。而创新性的权系数可以适当低一些,定为0.15左右。除了这三个标准之外,还应考虑课题研究的难易程度,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及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的表述,如结构是否完整,文字是否通顺等。

2.科研成果的奖励管理

对评价后的科研成果,还要进行适当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首先根据评价等级确定出奖励等级。在强调高标准,严格控制一、二等奖的前提下,对三等奖以下的科研成果,可适当放宽尺度。对有一定成绩的研究,普遍给予鼓励奖,以鼓励广大教职工的研究积极性。为鼓励更多的教职工从事较为艰苦,需要付出很大精力与很多时间的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应该高于一般教研论文的奖励和工作成绩的奖励。奖励时,应由中小学领导出面,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以形成声势,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3.科研成果的推广管理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经过评价、奖励认为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应该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推广应用,以提高其效益。不能只是“写在材料里,放在柜子里,锁在抽屉里”。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项研究,是教育科研进一步深入的阶段。没有这个阶段,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是不完全的。中小学领导要采纳一些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建议;要召开“教育科研成果交流会”;要编写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论文集;要选择质量高的教育科研报告或论文协助发展、出版或推荐给有关单位应用;要选择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校内推广;要鼓励中小学教职工接受和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注意:在接受和应用时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的、具体方法的模仿,不能强调一律不走样,应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取得更大、更好的效益。

正如教育信息情报工作伴随着教育科研的全过程一样,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自始至终也都应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情报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信息情报管理工作:首先,科研管理部门要管好教育信息情报,建立信息情报管理的制度,管好图书资料,办好信息情报刊物,积极加入教育信息情报网,使中小学与外部、中小学内部各部门之间有一个畅通的信息情报交流渠道。其次,科研管理部门要学会用信息情报进行管理。应充分发挥信息情报的导向作用、参考作用、反馈激励作用和原材料作用。为科研人员提供大量及时、准确、丰富、新颖的教育科研信息,切实做好信息情报方面的服务工作。中小学可建立“信息交流早会”或“信息交流周会”制度,定期发布和交流相关信息。

教育科研档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真实的并经过整理的记录,中小学教科室应注意科研的档案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中小学的科研计划和年度计划;②教职工的课题立项申请书;③教职工的研究设计方案;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汇报或检查记录;⑤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和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专著、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资料汇编以及统计材料等;⑥成果鉴定、评价、奖励材料;⑦推广应用的效果材料;⑧学术活动、专业会议材料;⑨科研情报资料。注意及时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并将其装订成册,归类存档,最好输入计算机中保存。

即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费的管理。

1.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2.在对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管理时,可采取哪些手段?

3.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