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课程教育内容的制订基本上是按照教参、教材,教师很少会去仔细琢磨为什么要在本周选定此教育内容,而家长也只是跟在教师后面,仅仅了解本周有哪些内容,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少家长甚至不了解为什么本周就要按照这些教育内容来进行,当然有的家长还认为,“教育内容就是由教师规定的,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多少会对我的孩子有用”。而不少教师在选定教育内容时是按教参、教材,根据一定的日程安排和时间进度来进行,也很少考虑选择此教育内容的意义、可行性、适切性和必要性。为此,“依霖混龄”课程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上,采用一种类似本科生或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形式,以使教师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教育内容的选择过程中。
施瓦布认为,“一种经得起辩护的课程计划,必须是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到所有与人有关的亚科学。不能只看到一种而忽视另外一种,更不能接受其中的一个而忽视其他”。他认为实现最有效的决策过程是“集体审议(group deliberation)”。
(一)课程审议的特征
(1)审议涉及备择方案的形成与选择。有可供判断的各种选择方案,形成和选择各种可能的备择解决方案。
(2)审议遵循实践的逻辑,而不是形式的逻辑。审议既不是演绎,也不是归纳。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审议是一种实践的逻辑过程,它运用实践的语言,依赖实践的智慧,进行实践的判断,最后得出关于行动的实践——结论。其中实践的判断,不仅包括对已有课程的实际效果的判断(事实判断),而且还包括通过反省方式对课程设计者所持的课程价值的判断(价值判断)。
(3)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课程审议是一种集体审议,而不是个体的审议、无集体(nongroup)的审议。它要求有多方代表参加,尤其是要那些将受决定采取行动后果影响的人参加。集体参与不仅是作出合理行动决定所必需的,而且是参与者彼此互动、相互启发的教育过程。
施瓦布课程研究的实践模式,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所谓“实践”的课程探究,是针对“理论”课程而言的,而所谓“实践——理论”的区分,仅仅是一种观点陈述的概念框架。因此,对“实践”课程探究的倡导,并不等于是不要理论的指导,不需要理论的思考和探索。但施瓦布认为课程的问题很自然是一体的,教什么、怎样教、教给谁、在什么条件下教、教的目的是什么,都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要事先用某种“普遍的原理”硬套在课程实践上。
二是虽然实践的探究不否认理论的思考和指导,却是反对对“外来的”理论过分的、无根据的依赖。实践探究模式假定,教育理论是多元的,因而关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课程问题的决策,不是某种理论的直接反应,而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目的、有根据地对所有有关的理论进行分析、选择。
三是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反对过分依赖外来的理论,强调的是课程理论的重建与发展。它的基本假定是:课程问题不是关于“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关于“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所以,问题解决的原理应是时间的推理,而不是逻辑的推理。它反对按照形式逻辑构建的大一统的课程理论,而是追求在多元背景下的多元理论。
四是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所描述的决策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如何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课程决策过程,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主张“依霖混龄”课程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制订时采用开题论证的方法。其意义如下:
第一,使教师充分明确选择某一教育内容的意义、重要性和可行性,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从实际出发。
第二,使教师扎根于实际,深入了解观察本班儿童的具体情况。
第三,使教师在实施某种教育活动前就对教育内容成竹在胸,一目了然。
第四,活跃教师的思路,激发教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五,采用答辩委员会形式,由教师单人决策变为专家小组集体决策,提高选择教育内容的质量,依靠集体的力量为某项教育内容诊脉、把关。
(二)开题论证
具体而言,一个开题论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的缘起
问题的缘起是指教师从日常教育活动、儿童的身心发展、社会要求等背景中发现儿童的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问题产生的背景。
(2)问题的假设。
(3)问题的性质。
(4)重要名词解释。
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指教师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他人的经验展开对该问题的阐述及原因分析,评价已有的文献。
(1)该问题的有关文献资料,别人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对该问题有何见解。
(2)该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别人解决的方法。
(3)对文献的评价。
3 选择教育内容
教师应着重说明确定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1)选择教育内容的意义。
(2)选择某教育内容的可行性。
(3)针对本班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指出相应的教育内容。
4 选择教育方法
教师应说明选用方法的贴切及意义(5W1H)。
5 预期结果与局限性
教师说明预期达到的结果、对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对研究结果的掌握,并说明该研究可能的缺点或人为的限制。
6 时间进度及经费预算
教师列出时间进度表,说明教育活动进行的顺序及所需教育内容的材料、经费。
7 附录参考文献、相关书目
(三)专家评定
在教师进行教育内容的开题论证时,专家小组应就以下几个部分作出评定:
1 问题提出部分
(1)教师发现的问题是否真的是本班儿童的实际问题,是个别还是一般,是儿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发现问题的依据是否确凿可信。
(3)教师对问题的阐述是否清晰,是否把握了问题实质,了解儿童问题的表现。
(4)教师对问题产生可能的原因是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掌握。
2 文献综述部分
(1)文献资料是否紧扣问题,与问题有直接的联系。
(2)文献资料是否全面,包括别人的研究,他人对该问题的见解、他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教育活动等的详细阐述。
(3)是否对文献作深入的探讨,以便从过去的研究中获得目的、范围、方法及程序方面的启示及相关的理论。
(4)对文献的评述是否客观、公正,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 选择教育内容部分
(1)选择内容是否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其适切性如何。
(2)选择内容是否经济、方便、可行、易于操作运用,难度系数多大,效果系数多大。
(3)选择内容对本班儿童的适切性如何,是否考虑到不同儿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4)阐述选择教育内容的5W1H时是否充分、可信。
(5)除该内容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教育内容,是否考虑到随机事件可选为教育内容。
4 选择教育方法部分
(1)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是否和教育内容相适宜。
(2)选择的方法是否兼顾了不同类型的儿童的需要。
(3)选择方法是否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是否适宜于儿童。
(4)在解释选择方法的5W1H时论述得是否充分、可信。
5 预期结果与局限性部分
(1)预期结果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2)对局限性是否有充分的认识。
6 时间进度及经费预算部分
(1)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合理。
(2)经费预算是否合理。
7 参考文献部分
所列文献是否与论证报告有关,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依霖混龄”课程在十年研究中始终研读关于“依霖混龄”课程如何设定其框架,又如何选择课程实施的内容等经过反反复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在不断建立和推翻过程中最终确定“走进孩子,追随孩子,以释疑儿童的问题为课程内容的主旋律,循环往复地进行实践和提炼”,在条条道路可以通罗马这条路上,寻找最适合儿童本源、最短的途径。
根据“依霖混龄”课程在实证研究中,立足行动研究、开题论证与集体审议等科学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等,与家长、儿童和教师一起寻找适合混龄班儿童“学生活”“学做人”“学学习”目标达成的内容和途径。在十多年的坚持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博采众议,不务空名,基本完成了上海市“依霖幼儿园混龄课程建构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