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研究课题的选择

课程研究课题的选择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依霖混龄”课程研究中有许多主题,这些主题的选择与确立往往是根据实际问题出发的,选择好的主题常常是教育活动成功的保证。所以“依霖混龄”课程研究经历了三个三年,加上第一年课题提出和文献资料查询,共花了十年时间。十多年前,“依霖混龄”课题组成员就明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意义。“依霖混龄”课程十分重视在课程活动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选择课题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在“依霖混龄”课程研究中有许多主题,这些主题的选择与确立往往是根据实际问题出发的,选择好的主题常常是教育活动成功的保证。例如,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如何在同一空间生活和学习?如何实施教学?他们的表现能否与我们所期望的一致?新小班入园如何适应与大年龄儿童的相处呢?因此,在课程研究中选题(子课题确立)也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一)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

在研究中,因为已经有了研究“生存”课程的经验,我们选择课题的主导思想就是把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围绕总课题确立若干子课题。“依霖混龄”课题组把研究中的一些认识和经验,以及我们阅读到的一些文献资料推荐给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步,课题组成员要根据幼教实践需要,在自己以前研究工作基础上,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发展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或通过初步查阅有关文献结合课程实际提出一个课题。例如,围绕家长对混龄教育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同龄模式下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学会生存”中未来社会对“完人”的概念等,初步选出研究的子课题。

第二步,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当初,课题组将各方面的问题汇总整理有112个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归纳为50问。这50个问题初选为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研究成员围绕要解答的这50问进入行动研究程序,进行初步的探索。探索的方法很多,如广泛查阅研究文献,向有关专家和内行请教、学习等。探索是为了对拟探讨问题的实际情况、研究历史、现状、必要性、价值、主要方法等许多方面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第三步,将选题具体化。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课题研究人员应将研究课题具体化,将问题具体分解,变为可操作的变量。如,混龄班的人数多少为宜;大小年龄根据教育文本规定时间差异如何掌控;教学活动采用集体还是分龄;教师设计教案的信息来源于儿童的问题,如何进行提问等。

第四步,撰写选题报告。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混龄课题”研究人员分析,需要用几年的时间进行研究、预计可能会获得哪些成果等。所以“依霖混龄”课程研究经历了三个三年,加上第一年课题提出和文献资料查询,共花了十年时间。第一个三年研究的是“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幼小衔接课程”(区级);第二个三年是“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区级);第三个三年是“依霖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建构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每一次开题、结题都经历了:撰写选题报告,对课题的目的、意义,现有研究进展状况,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对象、范围、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等进行说明论证。

第五步,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文本,继续实践。

(二)课题选择的来源

“依霖混龄”课程经过十年间三个课题的实践研究,经历选题→立题→中期论证→结题共三次。在这三次循环反复的学习、实践操作及研究经历,我们对幼儿园课题研究的选题有以下认识:

1 社会需要与课题选择

课题的选题一定要了解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未来人才的愿景,有前瞻性的、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反思当前社会实践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态度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也是课题选择的重要来源之一。

2 理论发展与课题选择

通过研究、提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发展教育的有关理论,使它们具有对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普遍指导作用,是教育研究的另一个目标。在幼教实际中也有许多可以探讨的理论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部分:

(1)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想法)而选择相应课题。比如,为证实大年龄儿童在混龄生活中不会欺负小年龄儿童,可设计“老三要抢老大的玩具怎么办”的活动。

(2)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如,幼儿园编班是同龄好还是混龄好。

(3)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如,理论认为儿童期不应识字,还有的理论认为听读识字是可行的,可根据不同理论的矛盾提出研究课题。再如,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榜样模仿是学习的主要途径,而有的理论认为行为强化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也可根据上述理论提出研究课题。

其实,在研究中我们很多时候采用的方法是综合的,用理论来判断基本都可以找到几个例子来说明,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儿童教育也是如此,因人而异。

3 研究文献与课题选择

十多年前,“依霖混龄”课题组成员就明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意义。因此,我们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收集关于全世界对混龄编班教育的文献资料。如,哪些国家是开展混龄教育的;有哪些专著和理论;中国对混龄教育研究有哪些专家、幼儿园和文本专著资料,尽可能地收集文本,尽可能地邀请相关专家来幼儿园传递研究经验。记得当时听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金波在江苏镇江的一所城镇幼儿园里进行混龄教育研究已经好几年了,课题组就邀请她来上海依霖讲课、指导。查阅、归类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是选择课题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策略之一。知己知彼,才能清晰地找到我们的研究之路从哪里开始。我们的经验是:

(1)注意捕捉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现实问题。

(2)注意发现研究中相互矛盾和可以借鉴的地方。

(3)注意比较已有研究在思想、理念、目标、方法、形式、途径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4)注意梳理哪些文献对现有的某些研究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4 研究过程与课题选择

“依霖混龄”课程研究并不是我们一开始简单而又理想化地认为“大大小小儿童在一起,一定时不时地会碰撞摩擦出快乐的火花”,通过具体操作研究我们才体会到,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或构思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许多新课题,有种研究问题越多,头绪越多的感觉。如:

(1)随着实际研究活动的深入,对文献进一步研读,特别是经过深入思考,会构思出与当时进行的研究课题有关的许多新课题。教师教研活动中也会认识到原有研究设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有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使之成为随后的课题。

(2)依霖教师在深入实际进行研究工作时,随着对混龄教学实践、混龄研究的日益了解,会发现许多自己过去不知道、未想到的好课题,如“混龄班老师需要三颗心”。教师当以研究者身份介入,观察儿童,对儿童的了解会与平时有所不同,他们发现混龄班儿童与同年龄段儿童比较后会呈现新的特点。

(3)在研究过程中,当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时,有时会由于某个偶然的机会出乎意料地发现与所研究问题无关的现象,正如伦琴发现了X射线有交叉点。如“混龄教学活动中儿童对‘点、线、面’的研究”。

5 科技进展和课题选择

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策略。“依霖混龄”课程十分重视在课程活动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我是新闻小主播”课程,大小儿童依托家长和家庭资源,结合电脑、电视机、iPad等现代科技,创立学习查找新闻、分解新闻、了解新闻种类、制作新闻并讲解新闻的学习模式。又如,“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课程,利用远足、参观、户外活动、家庭外出等,大小儿童都用照相机镜头聚焦精彩纷呈的世界,学会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建筑美、环境美和人文美。所以,我们在研究中要重视:

(1)根据现代科学方法的新进展选择研究课题。如,幼教中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论观点分析儿童的素质教育。

(2)在学科交叉的空白区选择课题。如,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儿童生态教育、儿童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3)根据研究技术的新进展选择课题。如,运用计算机可进行因果分析,这是传统的路径分析所不能比拟的,录像监控系统、单向玻璃、大脑电极技术等科技的应用使幼教研究的课题更为丰富了。

(4)根据本学科各分支新进展选择课题。如儿童言语领域、儿童健康领域、特殊儿童领域等研究;信息加工心理学在情感、认知领域中的应用。

(三)本课程确定子课题是从问题出发,而问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1 从理论和文献资料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题组在研究中经常会发生教师在学习和解读了一定的幼教理论后,结合教育实践对理论产生问题。如,蒙台梭利的混龄教育理论是否能用于指导我们的混龄实践;是否在我们课程实践中行得通;该理论是针对残疾儿童的,而我们面对的是健康儿童,该理论的价值有多大等等。又如,课题组教师在阅读和讨论了联合国教科文的《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文献资料后,提出“幼儿园的儿童参与课程变革有什么意义?”结果“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典语句就成了“依霖混龄”课程中儿童参与教育变革的很重要的条件。

2 从儿童本身出发去发现问题

发现当前儿童常见的社会性、个性方面的问题,如任性、娇气、不主动、不会学习、缺乏学习兴趣等。以往这些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育经验、家长的交谈、社会上的批评等。教师由于有教学大纲的限制,即使发现儿童存在问题也难以及时去干预、矫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研究的效用。所以在混龄活动中,很多儿童的行为通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意识,在大孩子教小孩子、小孩子促进大孩子的自然互动学习的环境中获得进步,教师在很多时候就在不经意间隐退,成为观察者。

3 从正在进行的教育研究中发现问题

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研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会遇到不少阻力和困难,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切入点、突破点。比如,有位教师在研究儿童同情心时,最初认为应从同情行为的培养来着手设计活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她认为同情的情感才是同情心的重点,是行为的动力系统。

4 从别人的研究入手发现问题

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可能会给教师带来灵感,发现新的问题,好比伽利略是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中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一样。不同研究者的研究会有相矛盾之处,而这些正是发现问题、产生子题的来源。

5 从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

比如,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如何使15—30分钟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成效,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如何使儿童积极充分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儿童形成某种技能;如何更合理地安排集体、分组、个人的活动等。

6 从学科、新学科、新技术的研究中发现问题

比如,如何通过游泳训练使儿童心肺功能增强;如何更好地开展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如何使计算机为幼教实践服务;如何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如何使学科如语言、自然、音乐等,既有系统又以适宜儿童的教育活动形式展开等。

7 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的特点

(1)问题必须有价值。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而且对相关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较高的外部价值。衡量选定的课题有无意义,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的需要。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往往科学性差。正如“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4)问题要新颖,有独特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对自己而言有新意的,或是有独创性的。如教师在选定儿童问题时应从本班儿童问题的特点出发,即便是同一问题行为,如任性,各班儿童都会有不同特点。

(5)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一是客观条件要具备,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条件,即教师的已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该课题的兴趣,选定的问题尽可能小而实。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问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要看在此阶段儿童的问题是否主要、典型。比如,运动课程中大年龄儿童与小年龄儿童一起参与,运动量大小如何评定?同样地玩轮胎,大小儿童的区别在哪里?教师就应抓住这个问题来研究。

(6)问题必须是真实的,而非虚假问题。在提出问题时我们必须学会分清两种问题,即真实问题与虚假问题。在教育研究中教师很可能按自己的观点,主观武断地对客体作出判断。比如,有教师认为“老二”看到同伴摔倒了没有去扶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当然也绝不是说对此可以不必重视)。再比如,儿童期随着儿童体质增长发展,他们会出现腿疼的现象,但这不是“问题”,只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生长痛。教师之所以有时难以区分真实问题与虚假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并未充分了解儿童,仍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儿童的行为。

“依霖混龄”课题成员在研究中的经验是:不管问题从何而来,也不管问题大和小,研究者的“魂”要伏到儿童身上,走进儿童的心灵,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解读他们已经发生和即将要发生的语言和行为。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研究的问题是带着感情的、是温暖的。

(四)“依霖混龄课程建构的实践与研究”中的子课题问题收集

混龄教育问题50问

1 关于混龄教育

(1)开展学前混龄教育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价值?

(2)混龄班不同年龄儿童的人数比例该如何确定?

(3)怎样的作息时间适合混龄班?

(4)一日活动中,哪些环节适合以混龄的组织形式进行?

(5)为什么说混龄教育的组织形式能彰显不同年龄儿童间差异性资源的互补?

(6)教师选择“大带小”配对的依据是什么?

(7)混龄班中各年龄阶段儿童如果比例悬殊,怎么有效开展分组活动?

(8)混龄班有哪几种编班形式?

(9)混龄班教师是如何进行配置的?

(10)混龄教育较同龄教育,对各年龄段的儿童有何促进作用?

2 关于混龄中的学习0412

(1)教师如何组织三个年龄阶段儿童进行集体学习活动?

(2)混龄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面对三个年龄段儿童应提什么样的问题?

(3)混龄集体学习活动和同龄集体学习活动在目标制订上有何区别?

(4)在混龄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面对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应如何进行观察指导?

(5)混龄集体学习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6)混龄集体学习活动与同龄集体学习活动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

(7)各年龄段儿童的集体学习活动时间是不同的,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应将时间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8)混龄班主题活动应该如何开展?

(9)混龄集体活动中会出现大年龄儿童占“主角”、小年龄儿童为“配角”的现象吗?

(10)如何做到混龄教育形式和内在实质两者的兼顾?

(11)面对三个年龄段儿童,教师应如何投放混龄区域活动材料?

(12)教师如何进行混龄区域活动的讲评?

(13)在混龄美术集体活动中,教师如何兼顾年龄造成的能力差异?

(14)在混龄集体活动中,教师如何应对三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差异?

(15)教师如何选择、设计混龄一日活动来满足三个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共同需要?

(16)在混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环境创设?

(17)混龄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是什么?

(18)混龄区域活动的目标制订与同龄有何不同?

(19)混龄区域学习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3 关于混龄中的游戏0412

(1)如何有效地创设混龄儿童积极交往、自主学习的角色游戏环境,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其中都得到发展?

(2)混龄角色游戏的内容如何确定?

(3)在混龄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进行讲评?

(4)在混龄班中,教师如何进行角色游戏的材料投放?

(5)混龄班角色游戏中,大年龄儿童起什么作用?

(6)大年龄儿童往往不喜欢带着小年龄儿童游戏,教师如何解决?

(7)混龄班角色游戏该如何开展?

(8)在混龄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有哪些指导策略?

4 关于混龄中的生活0412

(1)在混龄班中,教师应如何根据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安排午睡时间?

(2)在混龄生活中,教师应怎样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和指导?

(3)混龄儿童盥洗需要建立哪些常规?

(4)在混龄班中,值日生制度应该如何建立?

(5)混龄儿童的自由活动应如何进行?

(6)混龄儿童的菜谱应如何制订?

(7)教师应如何对混龄儿童进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8)对班级常规要求,教师是否也需要分三个年龄层次提出?

(9)混龄班儿童在进餐时使用的桌椅有何不同?

(10)在混龄生活环境中,如何利用差异性资源,促使三个年龄段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混龄儿童的自由饮水应怎样进行?

(12)午睡中混龄儿童出现大帮小行为时,教师的作用应如何体现?

5 关于混龄中的运动0412

(1)在运动中,教师面对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应如何进行观察与指导?

(2)教师应如何制订混龄儿童的运动目标?

(3)教师在投放混龄儿童运动材料时,应如何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可操作性,以满足三个年龄段的儿童?

(4)在混龄运动中,大年龄儿童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5)在运动中,混龄儿童有哪些学习方式?

(6)在运动中,如何体现混龄儿童的自主性?

(7)教师如何安排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律动、操节?

(8)在运动中,保教人员的工作如何分配?

(9)三个年龄段儿童如何运用教师提供的同一种运动材料?

(10)教师应如何为混龄儿童创设雨天室内运动环境?

(11)教师应如何制订三个年龄段儿童体育游戏规则?

6 关于混龄中的教师0412

(1)混龄班教师是不是具有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教学经验和技能?

(2)教师怎样组织混龄班的活动,才能更适应混龄班中各年龄段儿童的发展?

(3)在混龄教育中,教师如何准确掌握每个年龄段儿童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因人施教?

(4)开展混龄教育对教师有什么特殊要求?

(5)当新生入园情绪不稳定时,混龄班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

(6)教师的提问如何让三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参与回答?

(7)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各不相同,如何合理安排儿童作息时间?

(8)为使大年龄儿童胜任照顾弟弟妹妹的工作,混龄班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9)教师应怎样做好混龄儿童间的引导工作,让混龄儿童萌发“大带小”的情感?

(10)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混龄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11)当一些大年龄儿童不愿意帮助或不愿意与小年龄儿童一起玩时,教师可采用哪些指导策略?

(12)教师应如何解决混龄儿童之间发生的争执,甚至攻击行为?

(13)面对小年龄段儿童,教师在混龄活动中应如何制订教学目标?

(14)混龄班教师与同年龄班教师相比,在一日活动中会面对哪些方面的要求与挑战?

(15)当小年龄儿童过分依赖哥哥姐姐时,教师应如何进行指导与调整?

(16)教师组织混龄儿童外出活动前,应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7)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

(18)在小舞台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

(19)在建构室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

(20)面对小年龄儿童的习惯性破坏行为,教师应怎么办?

(21)在混龄班中,教师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2)在科学探索的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

(23)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材料投放与观察指导?

(24)在混龄儿童自主学习中,教师应采用哪些指导策略?

(25)混龄教师工作量会增加吗?

(26)混龄教育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较同龄相比有哪些优势?

7 关于混龄中的幼儿0412

(1)自由活动时,为什么聚在一起的大多数是同龄的儿童?

(2)混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要好于同龄儿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不同年龄段儿童之间发生矛盾时,大年龄儿童必须“谦让”吗?

(4)“大带小”是教师制订的还是儿童自愿的?做“哥哥姐姐”有标准吗?

(5)在混龄活动中,如何提高小年龄儿童的自信心?

(6)“大帮小”是否会强化小年龄儿童的依赖性?

(7)混龄班中的儿童会不会“不合群”?

(8)混龄教育是否有利于大年龄儿童的发展?

(9)在混龄环境中,儿童不同时期的角色是如何转换的?

(10)在混龄环境中,哥哥姐姐应怎样帮助弟弟妹妹?

(11)三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起学习,会互相干扰吗?

(12)三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起学习,大年龄儿童会不会只是在输出呢?

(13)儿童混龄互动有哪些益处?

(14)混龄对于大年龄儿童认知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8 关于混龄中的家长0412

(1)教师应如何组织混龄班家长会?

(2)教师如何进行三个年龄段儿童的小型家长会?

(3)混龄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和接受混龄教育,促使家长积极配合、支持混龄班级工作?

(4)当小年龄儿童家长怕孩子受欺负,或者大年龄儿童家长觉得学习进度会被拖慢时,教师应如何回应?

9 关于混龄教育课程0412

(1)如何科学地制订混龄课程目标?

(2)如何选择适宜性的混龄教育课程内容?

(3)如何兼顾年龄造成的能力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

(4)如何创设大小皆宜的混龄环境?

(5)如何兼顾差异设计和组织混龄集中教学?

(6)如何评价混龄班儿童的发展?

(7)为什么说混龄教育将会成为我国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