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主导型教学结构

教师主导型教学结构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种教学结构统治课堂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教师主导型教学结构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师主导型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并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这种教学结构下,甚至可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直观教具(形象化教学工具);

(4)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即是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这种教学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有利于对前人知识经验的学习与继承,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换句话说,按这种教学结构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即创造型)人才。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种教学结构统治课堂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例如,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观点,可以与教师争论;而在我国,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这种行为会被视为破坏课堂教学秩序),学生也绝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与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胡卫平博士于2001年对中英两国青少年7个方面的创造能力进行抽样调查和比较,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在7个方面的创造能力中,除了问题解决能力一项以外,其他六项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和应用能力)中国学生都不如英国学生。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2月14日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难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这正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