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津大学五年整体规划述评

牛津大学五年整体规划述评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津大学2005年9月22日《大学公报》以附件形式公布了《牛津大学2005~2006学年至2009~2010学年整体规划》,其时间跨度正正相当于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按改革时间表,牛津大学在2005年7月底完成了《学院制大学的整体规划》草稿,修改后公布,也就是本“规划”。10月6日《大学公报》以附件形式刊载了胡德于10月4日发表的年度演说,对该次“规划”制定做了说明。

牛津大学五年整体规划述评

牛津大学2005年9月22日《大学公报》(Gazette)以附件形式公布了《牛津大学2005~2006学年至2009~2010学年整体规划》(The University's Corporate Plan, 2005~2006 to 2009~2010),其时间跨度正正相当于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前后酝酿近一年时间方获公布,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牛津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规划在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一、“规划”制定始末

2004年10月初,胡德(John Hood)接任牛津大学副校长,率领牛津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胡德领导一个构成较为合理的改革团队,在听取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评估和建议后,于2005年1月和2月先后发布了《牛津的学术策略》(Oxford's Academic Strategy)和《牛津的治理结构》(Oxford's Governance Structure)两份绿皮书,并通过大小会议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征求意见。按改革时间表,牛津大学在2005年7月底完成了《学院制大学的整体规划》草稿,修改后公布,也就是本“规划”。在“规划”制定的同时,诸如录取、奖助学金、大学财务管理、资金筹措等方面的改善也在有序进行。

2005年9月29日《大学公报》以附件形式公布《治理问题讨论稿》(Governance Discussion Paper),继续对《牛津的治理结构》绿皮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10月6日《大学公报》以附件形式刊载了胡德于10月4日发表的年度演说,对该次“规划”制定做了说明。根据计划,各部门的分规划制定工作将陆续跟进,治理结构评议还在进行并将于11月交教职员全会进行首次讨论。

二、“规划”的背景与目标

按照“规划”表述,牛津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各学部、书院和服务部门缺乏一个协调行动的框架,导致各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事实上,改革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原因,从“规划”和此前的绿皮书等文件推断,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牛津作为历史上世界顶尖大学的地位业已受到来自美国大学的严重挑战,该状况导致来自多方面的不满;②大学总体财政吃紧,加之现有资金分配制度不合理,无力继续支持最高水平的本科生教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教师和研究人员招募和发展;③《牛津的治理结构》绿皮书提出、“规划”中有所淡化、又在《治理问题讨论稿》中重新强调的牛津传统的治理结构,其是否适应当代大学发展受到质疑;④牛津长期秉承的精英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满足来自国内外的需求,因而受到挑战。

为此,“规划”提出了下列目标:①在各学科和跨学科领域引领国际研究活动;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以书院和院系师生紧密联系为特色的杰出的教育;③通过研究成果、毕业生素质、企业化活动、政策导向、继续教育等为本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作贡献;④吸引、培养并留住全世界最高水准的教师;⑤通过基于学业成就和潜力的公正程序招收全国和全世界最好的学生;⑥为师生提供并有效负责地管理杰出的设施和服务。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十大策略。

三、“规划”的十大策略

1.五项学术策略

(1)研究策略。“规划”按照各学科在实际上的相对实力提出三种区别对待方式:对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大学将给予特别资助和支持;对于有望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系科,大学根据其研究潜力和成本给予选择性的支持;对所有系科,大学将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但要特别照顾到学科的多样性、其各自的研究文化和学科价值理念。

与之配套的是,发展新的聘任机制以留住高水平(潜力)的研究人员并扩大其数量,平衡教师负担,增加行政服务提供量和教师培训机会,为提升研究数量和质量而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改善研究条件并提高使用效率。最后,要用学部来整合各书院的研究能力。

(2)三项教学策略:

其一,专业与教学法策略。该项策略首要的是保持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创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和评估模式,关注学习结果而非学时分配。通过改变课程结构增加学生的选择,在教学任务布置方面增加灵活性,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契合“波隆纳框架”(Bologna framework)。对于研究生教学,大学要将其作为一项核心活动,建立研究生助学金;各书院在照料研究生生活之外还应向其提供学术支持;各系科要建立“参与学术实践”项目,使研究生和合同研究人员有机会锻炼教学能力。此外,大学将对本科生、研究生各级教学优秀者予以奖励,并在各书院和各系科之间宣传推广。对于职业、成人教育,要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和国内外需求的情况下进行评估。

其二,学生规模与构成策略。首先,目前过快的学生增长速度必须放缓,目标是在规划期结束时(2010年)走出学生高峰,为此要评估全校和各系科的各级学生(包括本科生、授课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访问交流学生)人数构成,以便在适当范围内做出调整。学生人数分布调整要有明确的标准,须考虑下列因素:各系和各书院学术政策及走向、学生质量、长期趋势及毕业生需求、入学、教学负担、收入和支出等等。其次,为加强监控,今后的年度评估须向大学提供各专业完整的经济成本分析,还要每五年设定一次学生人数控制目标,并持续关注和评估国内外形势发展对牛津学生规模和构成的潜在影响。对于职业、成人教育,要在确保其质量达到牛津大学期望值的前提下积极发展。

其三,录取与入学策略。该策略要确保最好的申请者被录取,而不考虑其种族、籍贯和家庭生活条件,增强公众对录取和入学过程的信任度。为此,要实施《牛津大学入学协定》(The University's Access Agreement),对于来自弱势群体(Under-represented groups)的申请者设定合理的录取目标,并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协调国内学生录取工作来达成该目标。对于国际学生,要实施更有力的全球招生计划。对于研究生,要通过奖学金、津贴和“学术助学金”等的发放,极大地提高资助额度;提高新生录取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录取程序应用于各系科质量控制方面的机动性。最后,要注意学生构成变动对各类设施和服务需求的影响。

(3)产业与协作策略。该策略首先要求保持牛津大学出版社现有的、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管理结构,以确保牛津这个最大的财源的稳定发展。(在牛津大学2003~2004学年度共约3亿英镑的收入中,出版社一家就占到约2亿英镑。)此外,计划动用“第三条腿”(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两条腿”之外的产业类活动)基金,支持现有的Isis创新计划、Begbroke科技园区、科学产业中心、地区联络办公室、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等项目,并在这些项目框架内开发新内容。通过技术转让、咨询、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商业孵化、企业家教育、商业计划等服务,进一步发展大学与商界、公共部门和政府等的互动,保持和发展大学与当地和所在地区重要实体的联系。各系科将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教学和研究的合作关系;大学参与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也将继续发展。最后,要建立一套配合“规划”实施的对各国、各地区乃至各大洲的针对性战略,整合相关的学术兴趣、院校合作、在研究与教学上的伙伴关系、知识创新和转让、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招生、资金筹措等等工作。

2.五项辅助策略

(1)学术服务与学生服务策略。该项策略主要包括图书馆服务和IT服务两方面。图书馆方面,一是要满足读者需要,使书刊资料更易查阅到,进一步开放包括电子资源在内的书刊资料并提高其使用率;二是在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削减图书馆开支,主要途径是将现有各图书馆资源整合到少数几个大馆中,并使用低成本、高密度、仓储式存放。IT方面,要提供高质量的、经济划算的服务与培训,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将IT应用于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做法、最优做法和IT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此外,该策略要求将大学博物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研究、教学和文化为一体的资源,为大学和社会服务。

最后,也是该策略非常醒目的一点,提出要从学生的视角评估全校提供的服务,要站在学生立场上推进各项核心服务,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2)人事策略。首先,从2006年开始要在综合考虑“规划”各项策略的基础上修订《牛津大学人力资源策略》。在对待机会均等和职业发展问题上,要采取积极先行的措施。

其次,要进行四项评估:一是评估与各类学术聘任相关的原则,以及聘任体系对工作负担和成就学术目标两方面的影响;二是评估学术薪酬结构,包括工资级别的数量和结构、晋升、招募新教师的安排、留住现有教师需付薪酬、按照价值付薪、按照市场价格付薪、津贴、各种额外薪金和福利等等;三是评估现行的教师终身职安排;四是评估对各种杰出头衔的使用。

在上述四项评估基础上,要制定未来人事结构的行动计划。计划要综合考虑资源问题,如:大学的财政状况、学术薪酬在大学开支中应占比例、各级别定额工资和不定额薪资之间的平衡、招募挽留和奖励世界最高水平教师所需相应安排的重要性等等。

再次,要创立一整套改进了的评价和教师发展体系,使之与牛津的价值理念和制度结构相适应。诸套体系对于联合聘任(joint appointment,是普遍情况)的教师将综合考虑其所有职责,包括:研究、大学和书院教学和管理、其他专业责任。

此外,作为合同研究人员(CRS)管理和职业发展的一部分,要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将合同研究人员更全面地整合到大学中来。

最后,要在全校范围设计一个一致、有效的管理和行政体系,以提高决策质量,支持研究、教学和“第三条腿”活动。

(3)空间策略。该项策略主要指对大学现有设施使用情况的评估、现有空间的优化利用和拓展、新建设施和老建筑改造修缮、理工科集中区的集成化改造、聘请大师设计新建人文中心、将各书院不动产规划整合到大学“建筑和不动产委员会”的工作中、扩建教师宿舍以吸引高水平师资等内容,以服务于牛津大学开展世界级学术活动的需要。

(4)资金策略。该项策略旨在积聚更多的资源,支持上文提出的各项策略落实,为成就牛津的学术目标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开源方面,要引入“联合资源分配机制”(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以调动和协调全校各方的积极性,增加大学收入;还要改善资金筹资方式,提高资金筹措能力,尽快有所动作。

节流方面,主要是实行成本控制并通过机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在实施上文提到的策略时要整体考虑各项成本和收益,通过改进行政程序节约年度开支;另一方面,要把战略储备基金用于大学战略发展的各项优先任务(而非经常性开支),把资本项目和预算尽可能多地导向学术策略方面。最后,要继续改进财务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环境,以支持治理和决策的优化。

(5)治理与管理策略。要采纳“规划”咨询和讨论中对治理问题的评估建议;将学校治理结构改革与政府的日程协调起来,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是维持牛津的世界地位所必需”;确保各学部、各部门在“规划”框架内制定各自的五年计划,各计划需互相协调一致且与各书院的需求相一致,各计划最终由校务会议决定是否批准;要提高各书院在规划和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对于“规划”和各计划要每年评估、每三年修订一次。

配套措施包括:重新设计大学和各学部的评估体系,使之与新的规划期相吻合;创立一套统一的、流畅的管理与行政体系;通过局域网发布主要问题的讨论稿、委员会事务摘要、已批准的部门计划等,改进校内交流沟通;改进校内外交流沟通,支持校友参与,确保“规划”实施。

四、“规划”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该“规划”是牛津立校第10个世纪之初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应对我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启示,概括说来至少包括下列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内容。

1.价值理念

根据“规划”自身的表述,下列六大价值理念贯穿“规划”始终:一是尊重和保护学术自由;二是整体规划的辅助性(subsidiarity),即“规划”在原则上指导和辅助各系科、各书院、各部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三是充分认识到学科的多样性,给予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四是对教学和研究给予同等的尊崇,特别强调导师制的本科教学作为牛津特色和优势应予努力保持和发扬;五是坚持牛津的另一特色即书院制,发挥其学者自治体和本科教学承担者的独特功能;六是追求卓越,始终以世界顶尖大学为奋斗目标和自我要求的标准。

2.策略借鉴

如本文开头所述,牛津“规划”的制定有其具体的背景,“规划”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对于我国高校,除了通过该“规划”管窥牛津大学进一步向现代大学转型所将采取的措施的主要方面,借鉴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做法,还需比较各自与牛津大学在各方面、各指标上的相似性,才能在策略借鉴上做到适用对路、有的放矢;而策略借鉴作为一种高超艺术,非“规划”译介者力所能及,故不在此赘述。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牛津大学 段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