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38】 互动推荐卡
推荐指数:★★★★
这是一个促进教师阅读的策略。
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文章,文章涉及教学案例、策略研究、人生体验、域外来风等。为了提高推荐质量,推荐者要对所推荐的文章进行二次加工,并且写出推荐语,留出反馈栏,供阅读者批注。
推荐文章不宜过长,千字左右为宜。
表3-1 推荐卡
除了由校长推荐,还可以由主任推荐、教师推荐。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打印、复印等常用方法外,博客、信箱也是有效的推荐媒体。如果将推荐的文章及反馈整理成册,可成为学校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策略34每周一得 策略35评点 策略36个人文集
我们的推荐卡
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但很难坚持下来。尽管校长也强调,并时常推荐一些书,但坚持去做的人并不多。后来,学校使用“推荐卡”后,效果好多了。
“推荐卡”其实就是一页纸,上面一篇文章,很有针对性,只几百字,几分钟便可读完!我们很喜欢这种“短平快”的推荐方式。
一开始的推荐卡,只一篇文章,过了一段时间,“推荐卡”又增加了两项内容:
·推荐语:简单介绍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
·反馈栏:在文章旁边专门留出一块空白,供读者写几句感受。
因为有了“推荐语”与“反馈栏”,我们的思考多了,效果自然也好了。
再后来,推荐卡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
二次加工:有些文章很好,但是有点长,于是推荐者对文章进行了二次加工,这样更简洁,更便于阅读,阅读的效率提高了。
主题推荐:围绕一个主题,大家共同推荐;比如上一个月,我们的推荐主题是“如何让学生开口说话”“作业的策略”“复习”。
身边的经验:一开始推荐的都是外地文章,再后来,开始推荐我们身边的教师的文章。
新的推荐者:除了校长推荐,还有教师推荐,教研组的推荐。
阅读与分享:例会上,拿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分享一篇文章,畅谈一个案例。
现在,我们学校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人每学期至少推荐一篇文章;学习的风气就这样慢慢地浓了起来。
再后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出现了,大家围绕一篇文章,集体学习,共同研究,下面是我的一次组织策划。
·准备:主持人确定共读的内容,内容不能多,1000字左右;
·组织阅读:
1.静读:占总时间20%。
2.思考:占总时间15%;
3.交流:占总时间45%;
4.提升:占总时间5%;
5.思考:占总时间15%。
·反思与整理:将大家的意见、反思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反思。本活动的价值在于将过去“自由阅读”的内容放到了统一的时间与地点,集中学习,研究的效果又提升了一层。
(作者:祁海燕,鄂尔多斯东胜区第一小学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