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什么”与“怎么研”
1.“小现象”与“教育观察”
教师身处一线,他们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课堂上学生不发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学生之间不会互相帮助”……问题虽然小,但更现实。于是,我们便将视角转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开始了“小现象”研究。
“小现象”研究源于问题,问题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的质量。一开始,大家的“小现象”有两个特点:第一、关注极端事件或个案,最典型的就是“某位差生”,并没将眼光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上来;第二、关注教师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型问题,如“课堂纪律不好控制”,对学生“学”的行为关注不够。如何引导教师拓宽研究的视角和思路?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办法。
定点观察:听课时,听课者相对固定地观察一个或一组学生,记录下他们的学习行为,然后开始研究。“定点观察”将视角转向了学生。过去听课者都坐在教室后面看教师教,现在则坐在教室前面或学生旁边,关注学生的行为。一个不经意的变化,为教师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听课表:讲课者与听课者共同设计一张表,围绕某一主题,有针对性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请您跟踪第三小组,重点观察合作学习中是不是有讨论,最后是不是形成了统一的观点”。如果“定点观察”将视角引向了学生,“听课表”则将精细研究的理念渗透到教师观察之中。
学生访谈:通过对话交流、问卷等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学生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代表着对一种民主的工作理念的接纳。
新的视角、新的研究让我们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有了新的思考:
·对“开火车”的思考——按座位依次回答问题。发言的同学很积极,但没有发言任务的学生并不在学习状态——真正关注全体了吗?
·“指出错误”——同学的回答错了,大家纷纷指出。帮助者津津乐道,被帮助者却满脸尴尬——关注孩子的心灵感受了吗?
·“三好生”的目标——我们关注了评上的孩子。关注没有参与的孩子了吗?关注没有评上的孩子了吗——评价的目标是选出“三好生”,还是利用“三好生”的机会来教育学生?
围绕教学小现象研究,教师们的研究组织也开始形成。有的学校让现有的教研组确定自己的小现象课题开始研究,有的学校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跨年级小现象研究团队。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有一个原则,大家共同商议、自愿形成组织。
基于教育观察,除了上面提到的“定点观察”等办法,还有“作业比较”“档案袋”等20多个观察方法。用这些办法,我们整理出100多个教育小现象。“小现象”让高高在上的课题落了地,让教师感觉到研究并不遥远。
2.“小策略”与“策略发展”
“小现象”将研究问题具体化,“小策略”则是将研究成果具体化。下面是一组针对小组合作“发言”而开发的策略。
·循环说:组内成员循环发言,给每个人以发言的机会;
·汇报他人的:交流时介绍他人的观点,引导同伴关注同伴的成果;
·读记录:集体交流时,交流员拿着记录本说,防止忘记。
策略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研究一波三折。一开始,我们整理了一些策略给了教师,但发现并没发挥多少作用,原来学校的教研活动没有多少变化。简单的给予并不能取代学校的研究,于是我们将策略推荐与学校本土的策略开发结合起来。
由故事到策略:大家可以讲出精彩的故事,但不能梳理背后的策略。东胜一小何老师有个办法:孩子有好行为时便当时给他写个小便条,我们一起将其梳理为“表扬条”;郭老师允许学生使用各种彩笔来完成作业,梳理为“彩色作业”……故事里提炼出策略,策略背后跟着故事,策略、故事互相呼应,形成链条。
由理论到实践:大家对策略的理解过于“上位”,“调动积极性”“关注差异”,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当变成“电话提醒”“作业统计表”等就更实用了。
如何提升策略的内涵,渗入新的理念?下面的方法应运而生。
风险研究:一开始大家对策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许多策略不怎么管用。于是“风险研究”出现了,专门针对策略的局限性及应对等问题。以“循环说”为例,它的风险:(1)能力强的学生感觉机会少了,而能力弱的(特别是本来不会回答)的孩子会感觉到压力大;(2)有很多重复观点,越往后的孩子发言压力越大;(3)发言时互相不倾听。接着再推荐策略:每次一条不重复、思考五秒。
“策略—风险—建议—策略链接”形成一个策略实践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实践,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研究过热”和“浅尝辄止”等问题。
学生的角度:一开始我们发现多数策略是教师指向学生的“教”的策略,如“奖小红花”“个性辅导”等,于是我们开始为学生的“学”开发策略。下面便是一组针对“学生不发言”的“学”的策略:
·促进自我反思的策略:思考五秒、标注、网络图、做序号……
·促进同伴互助的策略:拿着读(拿着记录本发言)、鼓励员(鼓励同伴发言)……
“教”的策略与“学”的策略互相支撑,为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老策略新思考: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对过去习惯了的教学方法开始了新的思考,并赋予新的内涵。要求学生“同伴帮助”,可孩子对帮助中的具体情境考虑不深:帮助中如何拒绝他人?同伴双方讲(听)不明白怎么办?如何学会“合理的拒绝”“有效的反问”“换一种方式来讲”等方法,会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帮助中遇到的问题。
对老策略的再思考,事实上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与提升的过程。
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小组合作、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育评价等一百多个教育教学小策略,同时也形成着“教学研究的策略库”。除了上面的“风险研究”,还有“圈套”“对手”等二十多条。在策略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着“鱼”,也收获着“渔”。
3.“小故事”与“反思分享”
围绕“小现象”“小策略”的研究,“小故事”应运而生。“小故事”就是“小策略”得以产生或付诸实施的案例。先看东胜六小2005年和2007年两本文集的目录:
2005年和2006年东胜六小文集目录
比较两个目录,不难发现一个抽象,一个具体;一个关注理论,一个注重操作;一个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论文集”,一个是情节性比较强的“故事集”。显然,不论从写还是读,后者更贴近教师的实际。
但这个变化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尤其是在刚起步时,小故事存在着“成绩多问题少、过程多思考少、孤立的多系列的少”的“三多”与“三少”现象,如何引导教师写出好的小故事来?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追问三轮:围绕小策略的实施,自我或同伴不断地追问:“(使用策略)取得了什么成绩、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问题又采取了什么策略,又取得了什么成绩?遇到了什么问题——之后又采取了什么策略……”如果能经得住三轮追问,这个故事便有了过程,自然也有了思考。
“个人档案”与“主题比较”:将教师一学期或一年的文章放到一起,自己阅读,并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感受自己的研究变化。也可以将相同主题的文章列出来,放到一起,通过主题关注点的变化,梳理思路。
多样的分享:教师的小故事多了起来后,分享方式也多样化起来,会议分享、简报分享、个人分享、团队分享……多样化的分享为大家提供了更广泛地交流与学习的空间。
目前我们积累了一千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小故事,同时也形成了20多条“促进反思与分享”的研究策略:除了“追问三轮”等,还有“每周一得”“点评”“推荐卡”等策略。
过去讲成果总是向上看,现在讲成果则向下找,成果很难讲好与不好,只能讲适合与不适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