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的内容无非就是训话和惩罚,因而总是忘了鼓励孩子,忽视了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与惩罚相比,鼓励无疑对孩子来说更有帮助。
在维尼芙雷特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着她去看望祖母。那时候祖母正在浇花,维尼芙雷特非常专注地看了一会儿,然后便蹒跚着走过去,很小心地拿起水壶,想要帮助祖母浇花。不料,祖母却赶紧抢过水壶说:“不要动,小维尼芙雷特,你看看,把水洒到身上了。这些事要等到你长大了之后才能做,你现在还小呢。”
祖母不知道,实际上她已经在无意中打击了维尼芙雷特。她让维尼芙雷特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降低了维尼芙雷特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其实,两岁的孩子也是可以浇花的,就算把衣服弄湿了、弄脏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一旦能够识别各种各样的花卉,并亲眼目睹自己浇的花开得更加漂亮,她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并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我想,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还有一次,我在姐姐家里度假,我们正好要赶时间出门去看演出。那时候维尼芙雷特刚3岁,别人都已经收拾好了,只有她自己坐在大门口的凳子上穿鞋,过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穿好。我姐姐一着急就说:“过来,小维尼芙雷特,姨妈帮你穿,你自己穿得太慢了。”于是,她抱过维尼芙雷特,三下两下就干净利索地帮她把鞋子穿好了。结果,维尼芙雷特看到我姐姐的手法如此熟练,感到非常灰心,于是就完全放弃了努力,伸出另一只脚,也让她帮忙给自己穿上。
我发现,大多数父母其实都像我姐姐那样,不肯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鼓励孩子自力更生。他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证明,他们不能干,没有经验,跟大人们简直就没法比。实际上,如果让孩子自己去穿鞋,第一次可能穿不好,但多穿几次之后就会穿得又快又好了,到时候再顺势表扬她几句,她就会觉得自己又学会了一种技能,这对以后处理别的事情也会非常有好处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总会遇上这样的矛盾: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青年,但又不允许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是怀疑和限制他们的发展。比如,当孩子要帮妈妈收拾桌子时,妈妈往往会夺过盘子说:“小宝贝,你会把盘子打碎的。”为了不让盘子打碎,结果却打碎了孩子的自信心,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尽管在孩子们小时候尚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但他们都愿意努力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他们总想试着去干这干那,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挑战,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也正是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总爱跟在大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大人做事的原因。然而,我们却总是朝他们喊“你穿错了,穿反了”,当他们自己尝试着吃饭的时候,我们又说“你看看你,把衣服弄得多么脏啊”,然后一把抢过勺子喂他们。就是这样,我们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能。如果孩子不乐意我们喂,坚持要自己来,我们还会大发脾气。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事会多么严重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可能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小时候不好好吃饭,他们喜欢紧紧地闭着嘴,甚至把刚喂到嘴里的食物全都喷出来,而且还好玩似的大笑起来。我觉得做父母的这个时候既不要生气,也不要无奈,而应当好好反思一下,在此之前是否曾经打击过孩子的自信心。
我认为,孩子做事的主动性完全是天生的,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事了。假如,维尼芙雷特总是跟在我身后说“我要浇花”、“我要打鸡蛋”、“我要洗盘子”,等等,而我则永远回答“小宝贝,你还小呢,去玩吧。”那么,等到女儿10岁的时候,我说:“维尼芙雷特,来帮妈妈打扫一下房间。”她可能会说:“妈妈,我还没玩够呢。”这时候,我一定会很生气,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孩子。然而,我也许还不知道,正是我在之前的生活中把女儿教育成这个样子的,她其实已经习惯了我为她做好任何事情。
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问题,其实把孩子与别人做比较,也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提醒别人有多么出色,就可以有效地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却不知道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打击。
每年圣诞节,我都会带着维尼芙雷特去我姐姐家。我姐姐非常喜欢维尼芙雷特,因为维尼芙雷特很愿意陪她聊天。
有一天,维尼芙雷特和姨妈在厨房里闲聊,她很自豪地告诉姨妈,自己除了科学是B,其余的科目都是A。
“你可真是个好孩子,成绩总是这么好。”我姐姐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于是就叫了起来:“哦,我还没见到阿莉森的成绩单呢,阿莉森,你过来一下。”
其实,阿莉森已经在楼梯上听到了厨房里的对话,正犹豫着不愿出来,听见妈妈叫了她好几声,才极不情愿地走了出来。
我姐姐问她:“阿莉森,你这次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呢?给我看看。”
“在我的房间里。”阿莉森迟疑地回答。
看到阿莉森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姐姐便不由自主地有些生气了,她提高嗓门说:“是不是又要告诉我坏消息?把成绩单拿来,让我看看。”
阿丽森磨蹭了半天,才终于把成绩单拿了出来,大部分科目都是C。
“我真为你感到害羞,阿莉森。”我姐姐忍不住大声训斥起来,“为什么你的成绩总是这么差?你看看维尼芙雷特,学习总是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能像她一样呢!你说你的学习条件哪一点不如她?啊?我看你就是懒,总是不集中精力去学,不专心听讲。你简直是我们这个家里的耻辱!回到你的房间去好好想一想,再来和我谈。赶紧走!我不想见你这个样子,听到了没有!”
我姐姐的怒气终于发泄完了。阿莉森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维尼芙雷特面前挨训了,但还是很下不了台,她泪眼婆娑地走回了房间。
阿莉森比维尼芙雷特还要大两岁,但由于表妹的成绩非常出色,阿莉森总觉得自己像个丑小鸭,她多么渴望得到鼓励啊。然而,由于她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维尼芙雷特的压力,觉得自己事事不如表妹,而这时妈妈不但没能给她鼓励,反而使她更加泄气,因为妈妈总是夸奖维尼芙雷特,而批评阿莉森。
在这件事情上,我姐姐有几个失误,严重地打击了阿莉森,对她的教育非常不利。首先,她还没看到成绩单,就断定阿莉森的成绩一定很差,表明她对阿莉森根本没有一点信心;然后,她又告诉阿莉森,她为阿莉森感到羞愧,使阿莉森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孩子,在妈妈心目中一点分量也没有;最后,姐姐又拿阿莉森与维尼芙雷特比较,致使阿莉森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怀疑。
或许姐姐是想用激将法让阿莉森发奋起来,同时把她和维尼芙雷特作比较可以促使她俩形成竞争,以此来提高阿莉森的学习成绩。然而,这种办法对一个自幼缺少鼓励和自信的孩子来说,只能使她变得更加灰心。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关注阿莉森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让她明白,无论她的学习成绩怎样,只要努力了,就是大家喜爱的好孩子。我认为,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是有害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没有必要做别人的复制品,每一个孩子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才能以独立的自我和充分的自信去面对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