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且行且思,为了更好和共好
刘可钦(1)
“这是一所人在中央的学校”——来过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这里的学生味很浓,很像学校,而且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会进入大家的视野,这里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充满着教育的意义:尊重规律、尊重差异、相信潜能、营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是什么引起这些奇妙的变化?是什么让这里的老师充满了创造的热情?是什么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成长?请听可钦校长轻声慢语、娓娓道来,讲述她的心路历程和这所学校的发展路径……
图1-1 中关村四小的学校文化
2005年2月,我来到了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担任校长。当年的7月我们就开始了一项跨国跨地区的教师研究——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项目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不断地感受到项目研究本身带来的艰辛与欢乐、迷茫与顿悟、坚持与放弃的考验。三年多来,学校的每一个变化都印证着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天,能够静下心来,梳理研究之旅的收获和心得,不仅是项目本身应具有的一个研究功能,而且对于我们再次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终极价值,都是难得的反思,新的思考将意味着一轮新的旅程又即将开始。
回望昨日,我和我的同事
三年,似乎是一段很漫长的日子。但是,当我回眸凝望一路旅程时,却感觉仿佛就在昨日,很多事情就在眼前,那么清晰,那么鲜活,虽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大变革,也没有什么大场面,让人难以忘怀,可是,这里的每一个点滴变化又是那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三年,又是如此短暂,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触摸和品味这些变化,日子就一晃而过。
三年,应该能做许多事情,但我们只做了一件——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就这一件,足以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全身心投入。伴随着我们每一次的呼吸,学校一天天发生着令人惊讶的变化,学校像个新生婴儿,在我们的手中一天天成熟长大。
好感动我们的老师,他们如此富有激情,如此富有创造性,又是如此朴实,如此“听话”,相信校长和专家所说的每一句“话”,正是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我重新开始学习如何当校长,感谢我们的老师,给了我无限的灵感,我的一些不成形的想法,经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鲜活的立于眼前。
感动于康博(康长运博士,老师们送给他的爱称),执著又富于幽默,让我当初的担忧(怕他难以坚持)一点一点化解。他超强的亲和力,让一拨又一拨的“老外”们乐于一次次深入四小;他开放的心态,不断招呼着国内的专家“多来四小啊,多支持啊”。如今,四小,已融入了他和他的国内外大学同事的研究视野,也融入了他的生活。他创造了一个词汇“大学同事”,这个称谓让一线教师可以平等与专家对话,老师们既感觉到“大学同事”,对人的亲切,又感受着“大学同事”宽阔的学术视野,或许今天听到的一些观点还不能拿来就用,还不能马上立竿见影,但是在这些学术的滋润下,相信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批教师身上会散发出淡淡的专业气息,没有哪个学生会拒绝一个专业素养丰厚的老师对他的教导。当然,“大学同事”们做事的严谨和教育信念的坚守,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教师,让我们感受到教育本身还是一门很讲究的科学。
感动于憨厚可爱的玉平(李玉平,现任中关村四小科研主任),正是他充满热情的气度和期待的目光,踏踏实实、一字一句与教师们不拘形式的真诚的交流,让老师们能够坚持记录自己的教育心得,乐于敞开心扉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得与失;正是凭着他对教育本质的专业把握,丰富的教师研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四小现状的现实分析,使我们很快找到了推进项目的有效方法;也是由于他“乐不思蜀”的投入,才让老师们在遇到困惑时,能及时找到他,寻求专业支持。老师们每周所记的教育琐事,通过他的点拨和润色,而逐渐变得有专业分量。老师们说,从李老师身上还学到了如何“糊涂”——一个绝妙的说法,恰恰印证了他做事的专心,不相干的事几乎不会进入他的视野。他做事的专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当然,还有盖伦、伊恩、简奈特等国外大学同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点拨,而且还有如何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我们的小范围讨论在持续,其他教师可以在没有课的时候,过来听听,但是,只要进来一个老师,他们都会用简短的话语,说明刚才我们在讨论什么,使得新进来的人能够较快的进入这个研究“场”。不忽略每一个人的存在,尊重每个教师的想法和创造,关注教师一贯的做法与新的做法的有机相融,从他们身上自然流露出来,后来,我在不同场合所说的“国际视野、草根气息、常态观点”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慢慢生发凝练而成,成为大家认可的本项目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的。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使我产生了要追求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气派的,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学校的冲动。
回望三年半的研究历程,项目带来的“国际视野、常态观点、草根气息”逐渐弥漫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之中。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与教师们一同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已有的教育学知识也逐渐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与盖伦和伊恩等专家的交流中,或发生着改组,或不断地升华。我想每个参与研究的人员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期望老师能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一直用倡导、鼓励的方式,耐心地聆听老师们的困惑、改进方式和存在问题,尤其从盖伦和伊恩在与老师的交谈中,更是让我们明确,这种缓慢的变化会更加深刻而牢固。因此,我们小心地呵护着老师们的研究热情,培育着一种鼓励教师研究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从而使老师们感到研究并不枯燥。
或许,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专家,简单地告诉老师们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去做,因为,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来自教师。所以,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专家,都努力成为教师研究的伙伴,康博士倡议称为“同事”,我们还约定,在彼此的交流中要少用“你或你们学校”,而多用“咱或咱们学校”,这些“土话”,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咱或咱们”一下子缩短了专家与老师的距离,淡化了校长与教师的层级,老师们可以就实践中的问题随时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尤其在交流中,彼此的平等,商讨的口吻,建设性的意见,确实是“我们在一同做研究”,老师们感觉研究并不孤单。
或许,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先找一套宏大的理论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事实上许多这样的研究,并没有为多数教师提供实践的支撑。我们通过让老师反思课堂中的“教育事件”,追问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在交流中寻找改进的有效策略,在不断的行进中,及时地归纳梳理,在分享中,形成共同教与学的经验财富。正是在这种植根于实践的研究中,老师们感觉到研究并不深奥。
或许,还有很多当初我们没有想清楚的地方,但有一点,我们深信不疑:研究、学习、实践、反思,是老师积累教育知识、产生教育智慧、形成教育观点、提升教育理念的重要也是唯一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研究贯穿在教师整个教育生活之中。
且行且思,每周一次的交流让老师时刻感受来自身边的鲜活的经验。
每周一得,让老师在记录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策略发展,让老师们把点滴的不成系统的经验,有意识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基于一个具体情境下的教育对策。
项目招募,让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加入到不同的课题研究之中,使得教师的研究不再与教学割裂,而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
同伴分享,每学期一次的成果汇报会,让老师们对本学期的实践梳理反思,从各自不同的侧面交流互动,形成知识共享。
……
所有这些活动,影响着老师们的职业和专业状态,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变得更加生动可爱,更加具体真实。老师们把研究中的有效的做法随时带到课堂中,带到教室里,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成长的机会。而学生也渐渐发现在学校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老师越来越有耐心,他们还悄悄地告诉我“我喜欢老师叫我的小名”“我想做一场报告,您能来吗”……同样的校园、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生,变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创造的精彩。
我们回望三年的历程,LDC改变着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还能怎样做;
学生们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会有哪些想法;
我的经验是促进还是阻碍学生的发展了;
……
LDC也改变着老师的行为方式:
学生是在一节一节课里长大的,每节课都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不可重复的,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的教学,要用心去创造常态课堂的灵动。
吸收是学习,分享也是学习,团队的学习中要懂得分享,只有分享得多,才能收获得多,老师们因心态开放,而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信;
……
LDC的研究之旅,让我们学会携手前行。开始的路途,因激情萌发而活力大增,但热情过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遇到的问题,试图回答的问题越接近本质时,会感到更加艰难,更加寂寞,我们靠什么坚守自己的信念?
目前并没有找到答案。我想,寻找答案的过程,正是我们践行教育理想的过程,正是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因为试图用一个固定的答案是无法解释教育的生动与鲜活的。因为每一次都是一个新的情境,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一次的教育行为都是充满了不可重复的临场智慧,而教育智慧的积淀,靠的是对学生成长的本质的不断认识和深刻把握,靠的是自觉地回归原点,只有站在原点,才能寻找到儿童成长中最质朴的东西,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充满人性的光辉,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够显现出理性的大气。
我想,这也是LDC带给我们的一种财富吧!
回到原点,重新从原点出发
2005年2月22日,我走进了中关村四小,这是一个建校不到两年的小小的学校,但对我而言,这依然是一个新的环境,因为我不熟悉这里的人,我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我也不知道老师们会用怎样的心态接受“新校长”。我必须思考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共同价值目标,才能把每个人的才智汇集形成合力。
这也是我走上校长岗位后的第三所学校,之前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做了20年的老师,其中一项跨世纪的研究“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给了我比较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10年的实验研究促使我养成了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在我的眼里“学生”不再是一个同年龄段的群体,他们作为教育的“主体”也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术语,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无论他们是聪明还是木讷,无论他们乖巧还是顽皮,也无论他们是外向还是内敛,“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成为我做教师的座右铭,这种学生观念,已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这是我在大道小学整整20年教师生涯的历练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2001年春天,河南省教育厅直接调我任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从此,开始了我的校长之旅,做校长与当教师的视野差异,对相同问题思考角度的不同,工作方式的区别,都不是简单职位的变化就能自觉转化的,依然要靠实践、思考、体悟和提高。在那里,丰富的社会资源,给予我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独特体验,成为我做校长最宝贵的社会财富。也帮助我尽快完成了教师与校长角色的转化。
后来从河南调入了北京十一学校派任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地域的变化,环境的不同,又迫使我回到原点,从头开始,带领一所民办学校的教师投入到课程改革之中,建华学校依托十一学校的管理,让我获得了严格和精细的学校管理实践的体验。
说来也怪,我做教师的经历是在一所学校的不同岗位上完成的,但始终没有离开过课堂,而当了校长后却又不停地换学校,这让我有了回味、反思和不断调整的空间。这些不同学校的经历,促使我重新思考校长的“一个好的想法”,如何变成教师的普遍行为,在不同的学校当校长,工作的重点和方式是不能完全一样的,学校不同,工作方式自然不同,校长的理想和追求只有融入“这所学校时”才能逐渐变成现实。通过变革让老师们更关注学生,更关注学习的挑战性,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是我心中一贯的追求。
今天,我又要在这样一个建校只有一年半历史的学校安营扎寨,这里的教师只有28人,学生不到300人,我的教育之梦能否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重新续接?我想……哦,没什么好想的,只有回到起点,才能找准方向,才能与以往的梦想更好地衔接。
过往的当老师和做校长的经验将在这里重新改组,重新回到原点,重新从原点出发。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所新建学校,很多工作都处于从头起步的艰难阶段: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师的招聘与录用、基本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基本教学常规的建立、与社区关系的协调等等,都花费了较大的工夫,加之每年随着扩班都会进来一批新教师,这些“新人”如何尽快适应新学校,他们有哪些经验可以在新环境里尽快释放形成新的活力,都会影响学校走势。
老师们带着各自对未来的憧憬加入新的团队,他们互不相识却要共同工作。每个教师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不免受到原来学校文化的影响,作为同事却又缺乏共同的教育理念,因而会存在种种隔阂,自然也就谈不上形成团队教学的优势。
有的老师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技能,教育教学方法单一,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效果往往有较大的差距,很难体会到从教的乐趣;家长群体中受教育的水平普遍高于教师群体,多数家长很乐意参与学校的教育,当然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也会有过多的关注,如果不能较好地区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别,个体成长与群体成长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之间的平衡,家校之间就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面对这些问题与冲突,如何进行能力的整合、观念的融合,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局。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又都对中关村四小充满了很高的期望,利用好这些期望,无疑可以转化为一种成长的优势。如何让老师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创造新的价值,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每个教师的成长印记;如何让每个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行为的转变;在周边名校大校林立,高薪、高知家长众多的对高水平教育的渴求之下,我们何以安身发展,既能够充分表达我们对教育的追求,又能够尽快获得社会的认可,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权衡学校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后,我想只有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才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而又关键的因素,也是一所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为,对学生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于是,我们开始转换视角分析一所新建学校的优劣势,形成“什么都可以等待,唯有学生的发展不能等待”的“学生发展中心”的共识后,开始寻求更加开放的办学思路。也因为是新建学校,自然留给我们探索创造的空间也就相对较大,于是我们提出了“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核心的学校发展思路,开始关注每一个教师的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这句话,渐渐地进入我们的视野,随着大家的不断解读,逐渐成为我们共同的发展价值观。
恰在此时,康长运博士也从加拿大访问中途回国,他说,想发起一个“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的设想,基于常态课堂水平的提升,带动教师专业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通过教师的合作的行动研究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康博士曾经是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参与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前期的很多工作,我们在做国家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时结识,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同时他又有国外学习与研究的经历,视野开阔。在课程改革中结下的“革命”友谊和相互信任使我们一拍即合,商定在中关村四小重新开始我们的新一轮探索,试图通过一所学校的变革,更好地实践课程改革的理念。记得当时,我说:如果课程改革是个有生命的机体的话,学校应该是课改生命的最小的细胞,只有一个个细胞变得丰满了,课程改革才真正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踌躇满志,期待通过一些创造,促进学校的变化,实现我们新的梦想。
奇妙的是玉平这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土生土长的专家,在康博士的盛情邀请和感召之下来到了四小。我们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心领神会,以至于后来,无论是谁提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几乎不用费口舌,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一致,让我们成为一个“大学专业研究者、教研员、校长”三种角色互补互动的最佳组合。
2005年7月,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陈锁明和楚江亭教授的引导下,一同讨论四小的发展愿景,共同分析梳理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老师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对待未来的向往随着互动的深入逐渐高涨,他们说,这是当教师以来,接受的最好的培训,这次的培训在后来我们称之为开展项目研究的“破冰之旅”。
第二天,康长运博士又带领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的李小红和刘文利两位博士,与老师们就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这次会议,康博士第一次提出了“学习与发展共同体”(LDC)的概念和项目的设想。从此,LDC作为一个共同体的符号,也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话语和信念,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视野。
2005年8月,李玉平老师以中关村四小科研主任的身份进入四小,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项目研究在中关村四小正式起航。
一年以后,因为玉平,也因为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局领导的远见,项目也在东胜区的部分学校开始实施。一校一区的国内研究团队,与加拿大的UBC教育学院,澳大利亚的Monash大学共同组成了一个跨国、跨文化的研究团队。
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已有的经验不仅要为新的项目提供有效支持,而且还要在其中接受新的冲击和挑战,或保持或扬弃,但最终还要有新的融合和更新,这也正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们试图借助“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加澳三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比较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教师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带动全校发展。在大学团队的支持下我们从鼓励教师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将教师研究的焦点放在旨在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教师策略发展上。在学校层面上,努力构建支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平台和支持性的、开放性的研究文化。
走向研究,回归原点的探索之旅
“研究”对于老师而言,是那样神秘,那样学术高深,一线的老师一般是敬而远之。
但是,老师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又处处充满了问题与困惑,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感受。比如,现代教育更重视教育的个性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教育关注和适宜的发展,这句话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很熟练地讲出来,但是怎样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具体行为,往往又缺乏具体的实践支撑。如何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认知方式、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给予更有效的帮助,在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困惑。
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上课缺乏过去的那种整齐回答的气氛,老师感到上课没有激情;
由于教学中互动性增强,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老师感到从没有过的对课堂的失控感;
由于更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上课时经常会遇到学生就某一问题争论不休,既定的教学内容常常讲不完,老师在“收”“放”之间犹豫不定;
由于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何建立对集体的认同,对纪律和秩序的约束。面对“活”与“乱”,老师们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
由于很多时候课桌摆成了小组形式,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机会增多,老师更多地感到的是干扰,以及教师权威的失落。
……
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们的老师,因为我们太习惯“齐步走和整齐划一”了,太习惯系统讲解、学生练习、纸笔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了,这些习惯与我们的追求造成的落差,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当然也影响着教师的生活方式,获得良好改善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教师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研究只有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下,探求适合学生发展、能够给学生提供创造与表现的教育空间。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交流等等核心词定位成“研究”的同义语,因为,一线教师的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它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基于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以改进自己实践为目的研究,更注重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工作,让学术气息滋养教师的心灵,而不是阻隔教师亲近理论学习的障碍,让专业工作者先了解老师的工作状态,在与老师们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工作,作为专业支持者,而不是“专家”的说教。正是这种定位,让老师们乐于学习,因为,没有了形式化的烦琐;让老师们乐于去尝试“变革”,因为,不怕有风险;让老师们乐于与专家交流,因为,不怕被指责“没水平”。我们的研究之旅,就是在这样一个温和的氛围中开始了。
聚焦课堂 关注常态
●寻找共同的话题
我们首先鼓励教师把自己实践中的困惑与同伴交流,同时把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教师组成了“开放课堂”“倾听与交流”“合作学习”和“家校沟通”四个研究小组。
进入研究,老师们发现,不做研究时,到处都是问题,但真要研究时,选择和确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却并不容易。开放课堂小组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有7位教师选择要研究开放课堂,当坐下来讨论做什么时,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连开放课堂究竟是什么也说不清楚。老师分头查阅了大量的理论书籍,试图找到一个“完整、准确、科学”的定义,想看一看“别人怎么做”,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发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好另辟蹊径,“先把定义放一下”“在课堂中摸索一段时间”,允许“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先通过实践摸索,在实践过程中定期有些交流”。不同的老师关注不同的问题,同时一些老师对自己提出的课题表示出担心,如“开放课堂后双基不能落实怎么办”。这种情况大约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倾听与交流”“合作学习”“开放课堂”等课题的研究中,针对如何引领教师深入研究课堂的本质,使课堂教学拥有活力,我们又开展了四个回合的深度对话:
首先,组织教师梳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关键词。其次,列出“我和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和收获,两者对比、归纳、综合、调整,分析哪些问题属于哪个研究层面,哪个问题在今天并不构成问题,在对不同问题的分析中,大家再次感悟新课程的核心精神,发现课堂中还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实很多,而应对如此多的问题,就需要有一个更上位的话题,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深度和实效。几个回合下来,教师们意识到很多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方式还远没有实现,我们的教学习惯有时还在制约教学的创新。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将有助于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最后,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课堂中如何实现“有效对话”的专题研究,这是我们共同的课题,这需要教师间的联动,自然也就成为学校一个时期以来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各教研组在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共同的深入研究,在跨学科的交流中,实现智慧的碰撞。
●教学风格研讨月
每学年一次的教学风格研讨月,是每个教师重新审视教学、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一次全员参与性的活动。
每次研讨的虽然只有几节课,但它的背后代表着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就是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们,因此几节课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也代表着我们一种共性的问题,所以,寻求教学风格既是个人的,又是大家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团队教学”的优势,从共性方面寻找我们可以怎样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好的如何借鉴,不好的如何学会规避,学会改进。
找准问题,又能在众多的问题当中找到核心问题,靠的是什么?一靠经验;二靠见识;三靠智慧。经验告诉我们能与不能,就是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经验的积累,靠的就是一次次的活动体验。见识,就是分析这个问题好不好,这是一个人的专业判断,眼界决定境界,所以,要多与名家交流对话。智慧就是决定做与不做,这么多问题先做什么,哪些不做,这些都折射着一个人的教育价值观。一个人的经验靠积累,见识靠学习,智慧靠反思。
对教学风格的追求,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专业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探寻教学风格的过程比最终形成独特的具有个人精神气质的教学风格更有价值。所以,我们鼓励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特色。或许除少数人外我们很难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但是,对追求形成风格的过程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让教育生命具有教师个人色彩的教育风格,是对老师们个人专业发展的定位和终身的关照。通过上课、观课、评课等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把每一个教师引入到一个自觉追求独特教学风格的研究之路上来,浸润在实践与反思、学习与研究、合作与分享、创新与提高的教师研究文化之中,共同呵护与滋养这种具有生长性的组织文化。
策略发展 创造知识
且行且思中时常会闪现一些灵感的火花,也会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妙招儿,这些“火花”和“妙招儿”如果不加以反省和发展,灵感就会稍纵即逝,“妙招儿”也只会给自己的实践带来短暂的变化,而不是持续的发展。我们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的灵感和妙招儿,通过个人反思和群体分享,将有益的思考和做法发展为有效的策略,并不断予以调整和改进,帮助老师们意识到,只有源于自身的经验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教学研究更重要的是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通常我们能够很快列出学生的好行为:
● 专心听课,认真做作业,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 对所学的功课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
● 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 对同学和老师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没有捣乱行为。
● 在各门功课学习时表现出独立自主的行为和能力。
但是,令老师们经常头疼的却是:
● 所有的孩子都在专心听讲,唯有小雨似乎不能集中注意力。
● 小文抱怨小明弄断了她的铅笔。
● 老师吸引了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可就是小丁显得无精打采。
● 浩今天又没有完成作业。
● 小组合作时,楠独自在一旁,若无其事,舟却与同伴争吵不休。
● 这个老师通常对他班上孩子的行为感到很高兴,可是小同又和另一个孩子打架了。
……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举出无数个这样富有教育挑战性的例子,教师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再具体不过”的现实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应该是可操作的。
比如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一口气列出了小组合作的诸多优点:有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同伴间的交流,有助于为学生提供表达不同的观点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等等,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担忧:学生不会合作,课堂纪律不好控制,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合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交流的时间多,动笔的时间少等等。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及时组织老师进行反思,每个教师选择一个侧面,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边提炼,并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共识。
表1-1 教师们设计的教学策略
在帮助学生交往上,教师们也开始提炼一些具体的指导性语言,以减少老师们简单地提出要求或发出命令的行为。比如,我们鼓励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欣赏同伴,教给学生向同伴提出建议的一些方法或建议。比如,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常常感到学生对提出的要求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做。比如,都知道要“认真听讲”,可学生并不清楚怎样才算是“认真听讲”,我们就将“认真倾听”的行为具体化:
眼睛要看着发言者。
用点头(或摇头)、竖起大拇指、鼓掌……体态语表示你的意见。
有不同意见时,要先等对方说完。
这样一来,就有了可操作的、具体的行为标准。这些好行为的指导,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师生共建的结果,不是教师单向对学生的要求,而是作为师生的约定。学生的行为不再是教师命令下服从的被动行为,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师生约定中认同的主动行为。
表1-2 教师们设计的帮助学生交往的策略
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策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能应对教育中所有的问题。任何一种策略都不具有普适性,策略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使教师对教育情境更加敏感,更具有反思和分享的意识,也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易于在一定范围内的交流带给他人以启发,形成群体内的互动与分享。所以,策略发展的目的不是简单推广,而是引导更多的老师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境和遇到的问题,通过构建策略库给更多的人以启发,鼓励老师开发自己应对问题的策略,并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分享合作 捡拾精彩
教师在书本上和报告里学到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需要经过在实践中感悟并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才能转化和提升为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学知识和实践智慧。
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的手段,也是教师获得属于自己的教育学知识的学习途径之一,它是教师在对大量实践反思中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养成记录案例和反思的习惯,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通过对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的交流和分析,让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所反思,达到改进日常教学的目的。
一方面,我们鼓励将老师偶然的、个别的、不自觉的行为加以提升,鼓励教师在经验分享过程中,把一些有效的做法变成经常的、多数的、自觉的行为。
另一方面,发动专业支持人员引导和帮助老师们发现、反思平时的教学当中有效的、被忽略的方式方法,加以调整、修正、优化和强化,使之变成比较凝练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最大可能的迁移。帮助老师们意识到,只有源于自身的经验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教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改善,使得老师们逐步形成一种在研究状态下的新的职业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我们还为教师创造表达自己观点核心的机会和空间,让教师站在前台,在交流与互动中获得新的体验。
2006年1月我们开展了第一届“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成果汇报会。为了准备大会上的汇报,老师们认真梳理一学期的点滴成果,当看着厚厚一叠文件夹中的成果时,每个人都惊讶自己的变化,这次汇报会上,十多位老师还进行了五分钟的大会报告,其他教师借助QQ群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还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老师们和远在加拿大的盖伦、康博以及澳大利亚的伊恩,通过视频对话,台上台下的互动,场内场外的交流,老师们感到研究如此美妙,一种初尝成果的喜悦油然而生。
以后这样的活动就变成了四小一个有特色的教师研究活动,每学期一届,至今已经做了六届,每届主题都是围绕学校的发展来确定的,如“我们怎么做研究”“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问题——策略——发展”等主题,与教师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紧密联系,活动中引导教师对话、挑战、质疑,在互动中不仅做一个倾听者,也成为一个思考者,激发智慧的碰撞。同时,会议充分利用网络,吸引外地教师网络发言,也有国外专家的网络点评与分享,现场的教师基于网络,通过发帖,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会议的交流与互动,引发每个人的深入思考。
每一次的活动,促使教师搜集并反思自己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学习如何把自己的故事讲得生动而有内涵,老师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也越来越自信。王宇辉老师在一次全区的大会上交流后,自信地说“本人是唯一一名脱稿的体育教师,当时,我看到大家的业绩都不错。但是,有好多人的讲稿,显得啰唆,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我的讲稿既精致又简约,首先是题目就与众不同——《角色的转变》,从我初上讲台,到对体育教学的理解,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更好地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视角与大家的都不同,给专家们一种新鲜感,让他们对我有很深的印象,为最后的评分争取了主动。这两年的活动经历,让我从一名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成长,只有自己成长了,才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言语中显示出自己的认同和自豪,这正是一个教师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动力。
《走向卓越——一个研究团队的成长足迹》系列文集是三年来教师研究路上的心得,有些是老师们意念萌发后的灵光闪现,也有的是“逼着”老师们对实践的反思,但是它真实地记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而且拿到成书时,每个人又都露出了只有付出后才有的会心微笑。第一辑约15万字,大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第二辑约20万字,用了一个学期;而第三辑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记载了15个教师的研究档案。透过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到教师们成长的足迹。
2007年9月我们又和加拿大UBC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若博教授和康博士一同开展了指向学习的档案袋评价项目研究,各学科教师通过开展档案袋实验,深入研究评价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项目的成果参见本套丛书中的一本书《档案袋伴我学》。
自主发展,创建包容和支持性的成长文化
“你要为班级增光”,这是老师们常常用来激励孩子上进的话语。
“你又为班级抹黑了”,这是孩子们之间使用最多的相互埋怨之语。
这样的一种文化,从表面上看,孩子们可以做到规规矩矩、可以做到安安静静,但是孩子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地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又会被教师高度的“责任心”所压抑。
班级不是孩子们坐在一起学习的简单集合,不是对少数人的表扬与赞赏,班级也不是教训孩子的场所,更不是约束孩子的枷锁,班级是唤醒和激励所有人的自信与自尊的场所,而事实上,孩子们在班级里获得的感受,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对学校生活的全部理解,良好的感受会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只有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才能想方设法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发展机会。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被老师们所认同时,我们开始了从班级层面推进让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圆桌会议 学着成长
学期之初,各班要召开圆桌会议,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一同讨论本班的学期发展目标,每个月,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反思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行为,并做出积极的修正和评价。期末由各个班级根据期初制定的目标,申报学校特色班级奖。在这种民主的、对话的、协商的文化熏陶下,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得以增强,在认同班级发展大目标的前提下,老师们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每个学生制定个人的学期发展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获得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负责任的态度。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们不是简单批评和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去做,不应该那样去做,而是跟学生一起召开圆桌会议,讨论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问题与策略墙”就这样诞生了。“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应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圆桌会议,得出了“各自退让一步”“换位思考”“找同学调解”“寻求教师的帮助”等解决措施;“小组合作探讨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新学期我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等内容都是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且讨论制定出相应措施。每次同学们把好的策略、好的学习行为概括提炼出来,制成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前面,用共同的约定规范自己的言行。
我们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发展和表现的舞台。学校的校报的刊头题词也是来自学生的作品,喜欢书法的还有个人书法展,热爱数学的,教室里专门开辟了数学工作室,“小谢英语角”“均明的车模世界”“天文讲坛”“雨晶心情园”等等都吸引了很多的同学。
墙壁说话 富含童趣
有人说:四小很小,四小也很大。其内涵就是说这里的一切东西都是小孩的东西,但小孩子的发展空间却又很大。在这里到处都布满了学生的作品,他们大多很稚嫩甚至还有些粗糙,但是经过细致研究,发现其中内涵很丰富。
●个人空间
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设置的。除了有学生的各种作业展示外,还有“×××数学工作室”“×××画坛”“×××天文讲坛”等,以及帮助学生学会做出某项选择和决定的栏目。
●欣赏园地
这是学生之间互相赞赏的园地,“小明电话提醒我别忘记作业,谢谢!”“小诚今天成功地解决了两个同学之间的矛盾”,让孩子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信息公告
这是学生各种信息发布的场所,“好书推荐”向同学介绍各种新书;“活动信息”向学生介绍各种丰富的活动。
●行为与策略
这是对学生提供学习与生活帮助的场所,如“好的上课行为有哪些”“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老师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办法,老师会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做法,并将所罗列出的各种办法综合和概括,张贴在教室内的显要位置,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创造机会 搭建平台
教师只有意识到“学生是不一样的”,才能想方设法为不同的学生创造成长的空间。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使得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挑战与创造。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锻炼和发展的机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创造着一个个的变化。
每学期班干部都要轮换三分之二的学生,每学年大队干部也要新补充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新面孔,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同时让学生在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对换中,体验合作、宽容、欣赏、责任、诚实、服务等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
升旗仪式是每个孩子盼望的最高荣誉,我们规定每周一个班承担主要的仪式,而且鼓励每次轮到的班级要有新面孔,以保证足够多的学生都能获得锻炼与提高。
少先队活动坚持“自己的组织自己管”的思路,探索和开发由“管理评价”转向“激励服务”功能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实践创新和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支招小屋”“失物招领所”“粉丝大巴”“流动秀场”“海报社”等都是学生承诺的服务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自主、合作、守信、协商的现代公民素养的体验,同时学生在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转化中发展了学生的社会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的包容性和支持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归属感。
节日活动 多姿多彩
科技节、读书节、英语风情节、合唱周、体育节、朗读日、估算日等等都是学生们盼望的活动,我们把这些活动统称为“节日活动”,也是一种学科大单元活动,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展开。每次各学科教师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奥运都市会,世界风情节”是科技节和英语节活动,科学、语文、数学、美术、英语教师联手,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节能减排的科学调查,数学教师组织学生测量绿地,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海报形式发布研究结果,英语老师则指导学生制作英语卡片表演各国的风情。在活动中,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
节日活动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随着活动的组织、策划而不断提高。
和平教育 贴近生活
学生在学校生活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下的感受,也影响着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和平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力图通过班会、品德与社会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积极倾听、和平调解、化解冲突等等诸方面的能力,以及自尊、宽容、尊重人类的尊严和差异、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关怀、同情、生态意识等,让和平的种子从小植入每个人的心间。
我们认为,和平不仅仅是指没有战争,也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谈论的话题,文化间的和平,世界环境的和平,个人整体内心的和平同样蕴涵着许多和平与不和平的因素。教育就是要将这些不和平的声音化解,借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冲突、矛盾和事例,让学生体会和平友好的意义,获得国际情怀的活动体验。
图1-2 “和平教育”校本课程设计思路
化解冲突 资源支持
●开心聊吧
这是孩子们倾诉心声的小屋,来自大学的研究生志愿者值班,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感觉,也用更加贴近儿童的方式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哥哥(姐姐)老师”。
●种太阳活动
它是一种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为有困难的或特殊的学生提供班主任之外的帮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实施全方位的关怀与帮助,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生涯活动月
邀请家长志愿者到学校用故事、图片、现场演示等多种方法介绍自己的职业,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感悟到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努力才能干好。
●成长博客
留言板、班级博客等让家校的沟通更加直观,借助这些平台,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学生的学习,有助于不断形成教育的共识。
●家长义工
通过家长对学校的工作热心,向学生传递一份爱心,让每个孩子学会感激,学会体谅他人。改革的路上,因有家长的参与和相伴,有助于老师体会教育的价值,感到教育工作更加有意义,同时也会增强老师做好教育的信心,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互动中,老师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得到了增强,教育的视角也在逐渐地扩大,对待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因与家长的不断沟通而显得更富个性。
随着学校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思考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思考学生在中关村四小六年的学校生活究竟能(或说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渐入视野,作为学生的成长目标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低负担、高质量;有特长、富爱心;懂规矩、有灵性;棒身体,好性格”成为学生活动遵循的原则。
共同目标,滋养宜于教师研究的组织文化
“LDC”像一个符号,镶嵌在四小每个人的心中。三年的研究之旅,使我们对共同体的感觉越来越直观深刻,老师们说,这是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一个家,在它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像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温暖我们的手;我们可能也有争吵——但这些争吵都是友善的,争吵只是因为,我们都在试图使我们和睦友爱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好,更加快乐;我们能够相互依靠对方,如果我们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我们站起来。没有人会取笑我们,也没有人会嘲笑我们的笨拙,并幸灾乐祸。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可以坦白、解释和道歉,没有人会永远记恨在心;在我们悲伤失意的时候,总会有人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
这不就是老师的期待吗,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吗?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它是个家园,凝聚了每个对教育有追求的人的梦想;它是一个学术平台,吸引了众多的专家来到四小;它又是一个个项目的链接纽带,把一些有意义的研究项目和教育主张整合在一起,促成了学校,学生,老师的一次次深刻的变化。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是我们在2006年提炼的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随着学校的发展,老师们用自己的实践不断诠释和丰富着它的内涵。每个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同时又影响和改变着教师的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形成了“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三句话,在促进学校发展中起着积极而又明确的导向作用。
心手相连 共谋发展
2005年夏,我们鼓励老师们一同共商学校的发展大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从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分析学校的现状,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老师们还找到学校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通过“问题树”的方式,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症结和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来提升学校发展的思路得到大家的认同,开始了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研究之旅。
事隔三年后的2008年1月,全体教师集聚一堂,再次利用“SWOT”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分组利用“发展树”“阶段走势图”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了商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这种规划,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学校发展方案的文本,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变,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涉及了相关的“活动”和“过程”,是通过学校每个成员共同分析制定和实施的综合性方案的过程,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力,并不断探索学校的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管理行动。
这样的活动我校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着重于指导教师的整体和系统思维的水平,以促进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2008年10月底,围绕学校建校五周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陈锁明教授和《中国教育报》李耀明主编的引导下,与来自全国骨干校长培训班学员的共同参与中,老师们以“成长基于变化——见证中关村四小发展”为主题,梳理学校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共同的反思形成了共同的期待。
老师们说,在这里,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得到重视,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长,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平台。“你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思路,我在班级管理中有特色,他在学生活动中的想法很独特”,个人的变化,促进着组织的发展;组织的变化,映照着每个人的成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重心下移 沟通无限
一个集体中必然会有不同的角色,有先行者、实践者、观望者,这和学生一样,教师的发展同样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不仅仅包括成绩突出的教师,更包括能力水平一般的。好的组织应该利用这些差异并将其作为教育的资源,引领教师朝共同的目标努力。因为差异才真实,因为不同才有精彩,允许老师在等待与观望中逐渐认可、逐渐加入、逐渐领悟和行动。因为只有教师内心认可并接受的东西,才能创造性地传递给学生。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尽量避免“一刀切”的命令式工作,而是用倡导、鼓励等方式,期待唤醒教师们的自我发展意识。
虽然,我们都能认同这样的观点: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靠的是激发、关怀、引导、提升,教育变革的力量最终来自教师个人。但是,当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时,更多的是通过指令性的语言去分派教师做事情。教师因为不理解,做的效果差强人意,如何在矛盾中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如何解决好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考问着每个管理者的智慧。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共同总结”的研讨会,每次大的活动结束,中层干部也会及时带领教师们梳理活动的经验和不足,明晰下次需要改进的方面,“每个人都要发言,尽量不要重复”的会议规则,保证了多种信息的汇集,也是每个教师意识到只有源于思考后的行动,才能够更有效,更持久,当然也才能够形成团队优势。在不断地研讨和思维碰撞中,学校管理团队也逐渐意识到简单的命令不是最有效的管理,真正的管理是唤醒,是激励,是引导,要通过有目的的管理行为,让教师们感受到唤醒自我发展的工作动力。
每个教师是不同的,我们首先要珍视这种差异,并且利用这种资源。了解老师的性格特点、事业追求,切实地帮助每个教师,在了解每个老师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引导老师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随时反思“我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我对团队有哪些贡献?”共同追求学校与个体的共生境界。
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包容不同的想法,学会系统地分析问题等等,一个人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必将影响他的行为方式。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问题不是孤立地去解决,而是把问题作为团队共同学习提高的一个机会,学会把不同的事情联系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问题。从最初的就事论事,眼中只有事,到现在的发展的眼光,老师们说这是“心中有人”的管理。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很紧张,但由于沟通越来越顺畅,心态越来越平和,眼界越来越开阔,所以感到工作越来越幸福。有的老师说:在这里工作有压力,但没有焦虑。因为当我看到同伴发展提高的同时,也能够时时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为我们能有这样的变化而惊讶自己的能力!
团队建设 充满活力
“用团队的成长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这是我们致力追寻的组织建构目标。借助专家的引领、自我反思规划、团队的破冰训练的活动,老师们在每次的对话交流、座谈和分享中,都能够抓住学习的机会,努力展示自我,把自己的故事、困惑和反思及时地说出来,和同事们分享。为保证这种变化的持续和深入,我们又将老师组成了多种形式的工作团队,以使教师们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
目前,我们组建的教师发展团队有:
学科教研组(以教学处为组织平台的团队)
年级活动组(以德育处为组织平台的团队)
互动发展组(以工会为组织平台的团队)
课题研究组(以科研处为组织平台的团队)
项目招募组(以完成阶段性任务为目标的行动团队)
其中“互动发展组”以抽签的方式,将全体教师随机分成四个小组,这是一个跨学科、跨年级、跨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职务的组合,重点培养教师的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学会为他人服务,也学会接受他人的服务,以团队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以个人的进步促进团队的建设。
“课题研究组”是以教师研究的课题为主线,将有着相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共同开展教学研究。这个组织有大有小,多的七八人,少的两三人,组内人员也往往是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研究内容多为通识内容,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等问题,每一个课题组都有相关的大学专业工作者支持。
“互动发展组”与“课题研究组”的建立使得学校的组织建设走向多元,而“项目招募”又为不同的教师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学校的考核与评价均指向团队,“教研组”“年级组”的垂直管理与“互动发展组”“课题研究组”的扁平化管理形成网状的管理模型,为学校的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氛围。
老师们在不同团队中最大限度地分享经验,经历同伴互助成长体验,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合作也越发自然和默契。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通力合作,直接受益的是学生,带给孩子们的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评价体系也更多地指向团队。每学期,学校组织评审会,对申报评优的各类团队进行评审,对达到标准的团队,学校奖励整个团队,将教师的个体工作融入团队之中,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每学期期末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和家长的评教工作,在收集家长、社会评教意见之后,学校把家长和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汇总,隐去班级,整合成年级的意见反馈给整个年级组,而不是反馈到教师个人,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年级组的老师们一起分析每个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达到改进日常教学之目的。
“团队的成长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构成了团队的卓越。”在这样的团队建设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学校的团队精神:彼此信任、坦诚交流;勤于学习、乐于实践;注重合作、善于分享;责任共担、和谐共处。
站在前台 自主发展
几乎每周学校都会有国内外的校长、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这是一种难得的资源,我们充分利用每一次活动的机会,让教师站在前台。把老师们有机地分成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学校管理、学生活动等小组,让老师们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老师们把实践娓娓道来,锻炼和提升了干部、教师的同时,让我们眼界更宽阔,重要的是,在换位的交流中,使每一个管理者更加明白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是有助于教师发展的。
每周例会上,安排30分钟时间设立“且行且思”栏目,分享1~2名教师或一个研究小团队的最新经验,在与学校领导、专家、教师的对话、质疑、点评等互动中,实现经验的积累。感受来自教师创造的鲜活经验,同时在即时的交流与互动中,引发深度思考。每月一个主题,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自荐,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学校的管理者也主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工作,积极鼓励并推荐教师分享各自的经验。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在这种和谐共生的氛围中,你、我、他都是同样重要的人,因此、尊重、包容、换位思考、机会均等逐渐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正是充分发挥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低负担高效能”才能够成为共同的质量观,“协商、对话、沟通、改进”才能成为多数人工作的基本态度,并不断增强对这种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且行且思,为了更好和共好
尽管我们的学校还很年轻,尽管我们的做法还很稚嫩,尽管我们的声音还很微弱,尽管我们的研究时间还很短,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并坚定“教师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认识和信念,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通过支持和鼓励教师,使教师在研究中不断实现自我,最终创造有益于每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生活。相信每一个人的成长最终会造就一所学校的卓越,而一个团队的成长将会更快实现这个梦想!
追求卓越是为了更好,追求卓越是为了共同更好。通过教师研究追求不断卓越的这种信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每一个行为。追求一种更好与共好的境界在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与我们的教育价值追求高度相契合。
回顾我们的发展历程,国际视野、常态观点、草根气息渐渐地弥漫在教师的言行之中,正在引导教师形成研究状态下的新的职业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也开始呈现出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的积极氛围,在这样一个友好、开放的共同体中,老师们的研究视角开始发生积极的转变,工作的热情得以激发,每天的工作也因丰富多彩而显得更有意义。
研究唤醒了教师的责任感。我们变得更具童心、耐心,更有灵性,更加努力去学习如何善解人意,这是一个合格老师的基本素养;我们开始明白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是没有悟性的,是当不成好老师的,因为他无法拥有与学生心有灵犀的默契,“悟性”的萌发,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我们对待教育生活更具耐性,每件小事都不懈怠,但又立足于长久的发展眼光,靠的是教育信念的支撑,宠辱不惊的心态决定一个教师能走多远。
一个好教师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结论性的知识,更根本的在于他认识事物的方式。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
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存在于我们每天与孩子对话的情境中,存在于与孩子在一起的方式之中。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动作可能都是出于教育学的意义才这样做的。
什么是教育?就是一个成人做了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情。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师需要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断做出理智的选择,这是教师专业的内涵。而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指向教学的高效的教师研究,教师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教育学知识。所以,研究应成为教师的职业追求。因为一个学生一个品性,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问题,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些众多的“不同”构成了教师职业的挑战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相似的情境中寻找不同的方法,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富含个性;没有一个万能的秘方,能让我们去应对学生的所有问题;更没有哪个方法可以适用所有的教育情境;只有走向研究,在相同与不同中寻找教育规律,才能感悟教育的真谛。
研究会让老师们变得更加智慧。教学看似一种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却处处充满着挑战,教学就是即席创作。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我们知道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也许,我们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100分,但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和成长的自信;也许,我们不能使每堂课都变得生动精彩,但我们知道一定要保持教学的民主和对话的空间;也许,我们并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但我们知道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研究也让我们体会到“研究”的价值。课堂中有太多的不可预见,不可掌控,太多的生成性的资源……每一个情境都需要老师做出即时的反应,课堂上不允许老师停下来思考,分析情况,考虑各种可能,选定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再付诸行动。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既是“充满智慧的”,又是“不假思索的”,每一个言行背后都映照着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差别。所以,教学研究将伴随着我们的从教生涯。
研究更需要回归原点。这意味着教育要返璞归真;意味着童心的回归;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儿童成长中最质朴的东西;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意味着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意味着要用心寻找平凡小事中的精彩,用心培育常态课堂中的灵动,用心创造一个宜于学习的学校生活,从小事中成就大事,在细节中追求完美。当然,原点之处往往又蕴涵着新的创造生机,只有回归原点才能寻找到教育的规律和真谛。
且行且思中,我们不断提炼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以此来提炼四小的精神并凝聚每个人的心智:
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发展目标:着力创建一所具有国际视野、富含儿童特点、体现科技文明、彰显学生个性的现代化的品牌学校。
培养目标: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
教师品质:清正雅和做老师。即要心智清平,潜心静气做研究;为人要宽厚正直,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追求和而不同。
工作作风:崇尚创新 追求特色 注重实效
工作态度:笑着做老师 蹲着看学生 乐着做同事
团队精神:彼此信任、坦诚交流;注重合作、善于分享;勤于学习、乐于实践;责任共担、和谐共处。
友善的人际关系:学生与学生——友爱、宽容、互助、热情;
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激励、指导;
教师与教师——合作、互助、包容、尊重;
领导与教师——坦诚、开放、促进、共享。
我们的团队建设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怎样和谐相处?让老师们能够在愉悦的状态下工作。第二阶段:怎样乐于交流?让老师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困惑,在对话与交流中升华对教育的认识。第三阶段,如何形成团队教学的合力?我想,现在老师们还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团队教学的合力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教学合力,仍然需要三年至五年的时间,或许,这将又是一次回归原点?对,必须回归原点,修正前进的目标,再次从原点出发,但每次的出发,都不会是简单的折返,而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飞跃。
今天,我们在经历了不知所措、忙乱应对的建校初期,开始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时,许多新的挑战也会伴随而来。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不同的时期还会有不同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标志着学校的发展与成长。寻找到真实的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则考问着学校管理者的组织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又考问着一个团队的执行力;而何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则考问着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智慧的升起,靠的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精神坚守和组织学习力的提升。
回望我们的研究历程,鼓励教师研究、为教师的研究创造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得益于教师在合作研究中形成的团队意识。但是,如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教学”力量,我们还将面对更大的挑战。教师之间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性的不断升华,是促进学校发展进程的最富活力的精神,应对学校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也需要依靠这种研究的眼光和团队的合作。
卓越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手中!
故事链接
让她主动来解释
伯文迟到了,她拉着书包小心翼翼地走进教室,偷偷地看了一眼老师,慌忙地坐在座位上,我也没有在意这件事——坐下开始上课便好了。
下课了,碰到了刘校长,告诉我“伯文来晚了,在门外一直转来转去,不敢进教室。于是我让她去跟李老师说,她说了没?”
原来她是怕我,而我却差点忽略了她的感受。
这些年来我们在学习与发展共同体中也习惯了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常常会因为学生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开展研究:包括静静地聆听、扬眉、鼓励地点头、拥抱、转身或深情地凝望,每个动作都包含在内。“听明白的点点头。”“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吗?”“老师这儿有一种解法,你们看行不行。”“好!有创意!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
校长的提醒让我留意观察集体的智慧伯文,发现她只是在出现差错时非常胆怯,我了解到她不敢讲故事,就事先和她家长沟通,让她在家里先演练一番。可是回到学校她还是不敢讲,于是我找她单独谈话,她为难地说:“李老师,我不是怕讲故事,我是害怕同学们提问题,我不会回答。”我拉着她的小手:“不怕,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我想了想:“这样吧,会的你就回答,不会的由李老师来答,你看行不行。”小姑娘听了,连忙点头。上课了,她认真地讲了故事,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老师当成了朋友。
(中关村第四小学教师 李 晔)
【注释】
(1)刘可钦,在我做教师的第二十个年头时,走上了校长的岗位。八年的校长经历是在不同的三所学校完成的。每一所学校都遇到了一批可爱的教师和学生,是他们给我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和灵感。2005年2月22日,我来到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是我从教十年时的心得。正是在这个朴素的教育信念支撑下,我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尊重接纳每一个学生,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和谐而又具个性的发展成为我的教育价值观。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又拥有足够的宽容心、包容心使自己不断吸纳新的思想、感悟多角度思考的魅力。所以,做校长更应保持思想上的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