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研究之旅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研究之旅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教研组”的研究从文化建设入手,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激发教师内在研究需求——相信会给你启发。其中,男性3位,35岁以下的10位。学校前期的“不听推门课”“淡化检查评比”,以及组内的“崇尚说真话,坦诚交流”等等价值引领,为数学团队的文化形成作了坚实的铺垫。这个观察表一般由讲课教师课前根据教学需求自己设计,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研究“关注点”而自主地选择

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研究之旅
——中关村第四小学数学教研组发展回眸

王昌胜(1)

“研究可以解决问题,但许多人却不喜欢研究”,为什么?理由很简单:研究要宽松的环境,过分强调检查、评比等外在的手段,很容易让教师反感;研究需要现实的话题,过于强调系统、理论反而让教师感觉研究遥远。“数学教研组”的研究从文化建设入手,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激发教师内在研究需求——相信会给你启发。

img7

图1-3 教师教研需求的变化

教研组,作为学校一个研究教学工作的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也应该是最具活力和群众基础的组织。如何将教研组的活动充分地发挥出来,将教研组建成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源泉和基地,是一个优秀教研组的奋斗目标。

中关村四小数学教研组,成立于2005年9月。现有16位组员:刘可钦、张腊华、冯广山、李秀颖、刘伟、杨丽君、李宏春、孟凤英、朱东站、曹京宾、慈燕、于昕、高静、王卫、杜海静、王昌胜。其中,男性3位,35岁以下的10位。

滋养团队文化

基本观点:组织文化,往往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浸润和影响着整个团队。

2005年9月,学校数学教研组成立。最初,我们的教研活动是从研究课堂开始的。那段时间,听课、评课是我们的主要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我们讨论的主要话题。可是问题马上出来了,评课中,老师们用的语言最多的是:×××老师基本功好,层次清晰;这节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大话、空话、套话多,研究味道淡;相互肯定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少……我们将原因归结为:老师们之间的顾忌太多,不能坦诚地沟通,更谈不上合作。

这些问题,不是研究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组织内的氛围和文化。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要从创造适宜研究的文化开始。因此,我们把目光转向团队文化的滋养。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教师要不断地谋求变革,而改革的实践就难免出现问题,如果教师都因担心出现问题而放弃或拒绝改革,很难想象教研活动的价值,也很难想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教师不能因为改革而受到指责”是我们达成的共识。教研组的管理行为开始由规范、约束、检查、评比转向激励、引导、支持,唤醒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愿望,消除教师之间的反合作倾向。

不听“推门课”。不推门听课是全校的一种行为,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推门课”的“检查”色彩浓于“研究”,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一定堂堂“精彩”,再一般的教师也不可能课课“失败”,重要的是让教师去追求“精彩”。“给他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这“门”一推,教师的压力可就大了,无形中将“听者”与“被听者”植入了对立面。

没了“推门课”,但有“邀请课”:教师提前准备好了课,可邀请教研组同事和领导听课。“邀请课”变成了如何走向精彩的“研究课”,变成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成果课”。这个变化看似不大,但背后却透露出教师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严谨求实、民主平等的工作作风,有助于一种促进研究文化的滋养与生成。

“淡化检查”。教研组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检查,从未对老师们“评分排队”。因为检查似乎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老师们分出等级,但很难检查出创造力。但也不是没有检查,我们将“检查”融为教学研究的活动的一部分,大家互相欣赏、互相督促、互相启发,将“检查”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变成同伴间的相互提醒、督促、影响和自我的反思和内省。不学习意味着落后,不发展意味着平庸,教师们的成长不是迫于领导的压力,而是源于自身成长的愿望。传统意义上行政检查所具有的“评价”“督促”等功能正在教研组中淡出,“发现”“激励”“研究”“交流”“共享”等功能日益凸显。

“坦诚沟通,直说真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教师之间的研究开始了直接对话,实实在在,直指问题。一位新调进老师第一次参加教研组评课活动,听到的全是对授课教师的批评和建议,言辞激烈,毫不留情。于是发言“其实我认为××老师的基本功是非常强的,教学的组织……”说到这里已经说不下去了。为什么?其他教师都淡淡一笑,异口同声说“××老师,我们评课向来都是不用客气的。”包括授课教师也是说“好话就不用说了。”海淀区教研室夏宝霞老师观摩教研组活动之后,用了“震撼”这个词来表达活动感受。

有了这样的氛围之后,老师们在研究时就能充分交流互动,感受真诚的坦荡、交流的必要、包容的乐趣和沟通的舒畅,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就顺其自然了。经常看到的情景是:听完课后的课间,老师们就“聚”在还未擦去的黑板板书前指指点点,交换意见,时间紧“优点就不说了”,焦点多是集中在对“问题”的剖析和建议上。

文化的沉淀需要时间。一个团队文化的形成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需要在团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滋养和弥漫,必须与团队日常行为活动紧密相连,在团队行进中不断完善、更新,适时添加新元素,为团队注入持续的活力,才能保证团队持续发展。学校前期的“不听推门课”“淡化检查评比”,以及组内的“崇尚说真话,坦诚交流”等等价值引领,为数学团队的文化形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教”转向“学”

基本观点:因需设教,由重“教”转向重“学”,需要可操作的工具。

虽然教师之间能直言不讳、坦诚沟通了,可是传袭下来的听课、评课方式并没有改。因为影响一节课的好坏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们往往是据自己对本堂课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来谈。一旦谈到诸如“学生参与度、投入度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效果比较好”“情境创设没有达到目的”等方面,就只能凭经验和感受,当追问“为什么”“何以见得”时,难以拿出实证。这种主观的感受,对深入研究课堂有以下不利:

img8缺少交流:听课者对讲课者的尝试并不了解,往往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缺乏针对性。

img9主题过散:环节设计、课堂效果、教师语言……面面俱到,可最终往往是一面也不到。

img10过于宏观:解决的办法往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语言”和“正确的废话”:“要面向全体”“要关注差异”“探究要有实效”……

img11目的性差:总体研究缺少一个宏观的主题与策划,往往是想到什么做什么。

如此看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和氛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研究的方式和内容得不到相应的改善,研究实效会大打折扣。

针对主题散,研究难以深入的问题,我们对听课、评课方式做了一定的改良。听课之前,讲课者通过说课、印发说明等方式将自己的设想介绍给听课教师,并给听课教师提示听课的关注点:如自己正在研究合作教学,于是建议教师们多关注学生合作中的情况。

带着问题教学,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性就强多了。听课教师自然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下了: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学生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遇到不同意见是怎么处理的?……

这是老师们创设的一种全新的课堂观察表:

授课教师:刘 伟  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题目:圆面积  授课时间:2005年12月8日8:00~8:45

观察者:_____ 观察小组:_____

观察说明:

1.重点观察内容:学生参与课堂各项教学活动的程度。

2.请您观察一个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对全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以ABCDE分别代表。

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程度以1、2、3、4、5五个等级来区分。

(1)非常高 (2)高 (3)一般 (4)低 (5)非常低

4.做观察记录时,可参考观察表中第一行所提供的例子,在备注中可写任何您认为需要写的内容。

5.从上课第一分钟开始到最后一分钟结束,做全程观察和记录。

6.请您在观察结束后,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几个问题,请看问题纸。

教学活动:

表1-3 学生参与程度记录表

img12

请留下您的意见,这对我很重要:

1.从您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做的观察记录中,您的观察结论是什么?

2.根据您的观察结论,您对授课教师有哪些教学建议?

3.对使用这种观察课的方法,您有什么看法?

课后的评课重点自然也聚焦在小组合作上。在交流与碰撞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个观察表一般由讲课教师课前根据教学需求自己设计,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研究“关注点”而自主地选择主题,并请听课教师分别深入到各个小组,作详细地记录,收集学生课堂的反馈信息。这种观察和记录方式,可以保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供授课者反思自己的设计和教学;而对于观察者来说,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的观察,为今后自身的教学提供参照。

通过运用这张表格,促进了老师们的两个变化:

img13研究的视角在变化:老师们以往关注更多的是课的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关注整体的落实情况,很少关注落实的细节问题。而大环节的实施,离不开细节的落实。

img14教师们的关注点在变化:教学预设考虑学生的经验和基础的更多了,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感受更多了,学生自主的空间更大了。老师们关注课堂的视角逐渐地由关注自己怎么“教”,转向了学生如何“学”。

至此,通过“直说问题”,营造了敢于说真话的氛围,老师间实现了坦诚坦荡的沟通;通过“新课堂观察表”的运用,解决了研究主题散、不关注细节的问题,并引领教师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

小“招”解决大问题

基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招”,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实践智慧。

在课程改革提倡民主、开放课堂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困扰老师的并不仅仅来自数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师面临的更多的难题和困惑源于学生。“老师,他抄我作业”“老师,她打我”“老师,他把我的铅笔弄断了”“老师,我们组就他不听讲,还做小动作打扰我们”……这些每天需要面对的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问题,是困惑老师们的头等大敌。

这些本不属于数学学科本身的问题,但困扰老师们的这些具体问题如果不解决,老师们每天为此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甚至影响心情,从而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试用图1-4来说明一下:

img15

图1-4 教学和教育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显而易见的是,关涉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除了教学设计,还有课堂的组织实施。这两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任何一方面的弱化,都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侧重的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哪怕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的关注点更多的仍然是学科本身的教学,而对于新课程所提倡的“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课堂实施,即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研究方面,关注甚少。

因此,教研组的研究,除了以知识和内容为背景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外,怎么保证这些设计顺利地实施下去,如何组织课堂也走进了我们数学教研组研究视野。

研究源自问题。困惑和问题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征集老师们的困惑和问题也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步。老师们聚在一起,相互倾诉着自己的困惑:合坐在一起,孩子老爱讲话,纪律成了我的心病,抄作业的也多了;分小组合作学习,可是孩子们总没有集体观念,还是各自为阵;孩子作业老完成不了,总说家庭作业忘带了;为了鼓励孩子发言,允许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话,可是往往又发生争执,都抢着说……

看来,老师们的问题还真不少。可是这些琐碎的、具体的问题,谁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万能的解决方法,对于教师个体而言,都是新问题、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首先采取的方法还是教师相互间的交流,针对某一问题,其他教师有没有类似的困惑,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交流,身边同伴具体的解决问题策略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也实现同伴间的传递。同伴间你一条、我一条的策略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策略库。这些策略库中,用一招不灵,还可以换另一招,总有一条适合我的策略。

集体的智慧

研究合作学习的A老师提出:分组后,学生凝聚力不强,小组内没有集体观念,还是各自为阵,深为苦恼!

B老师反馈:我班好像没有这种情况。有其他同伴立即追问:你用了什么方法?哪知B老师回答:我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呀?

在同伴的启发下,慢慢挖掘出B老师用了以下的策路:

img16分组后,各组成员商量为本组起了一个大家认同的、别致的组名;

img17各组选了组长,并在组长的带领下,一同制定了自己本组的“公约”;

img18各组规划了自己的目标,并商定了本组的口号;

img19组织各组将自己的组名、公约、目标、口号、组员的名单分别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于教室内的墙壁上。

img20……

C老师也贡献了自己的一条策略:

img21我们班在评价的时候,我尽量将评价指向小组,而不是指向个人。以前没有评选个人,现在都是评选优秀小组,优秀小组的成员都是优秀个人。

……

这样一交流,老师们的思路打开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哦,原来还可以这么做!”“噢,原来我这么做很有价值!”将老师们平常“无意的、无意义的行为,转变成有意的、有意义的教育行为”,并将这些平常“无意或有意”的有意义的教育行为加以强化、传递和辐射。

这样有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老师们相互学习和启发的过程,更是获得自我认同、寻求团队归宿、体会团队力量、凝聚团队人心的过程。

这样的交流,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同伴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和思路。类似的主题研究还不少。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img22眼睛看着发言者,尽量看着发言者的脸。

img23可以伴随着点头或者微笑。

img24听完后,如果有一人鼓掌,其他人跟着也要鼓掌。

img25同伴发言,其他人不能说话、举手和要求发言。

……

课堂开放允许学生不举手就可以发言后,争抢回答问题局面失控:

img26可以不举手,但是发言者要站起来。

img27等发言者说完再站起来发言,不能打断别人。

img28发言避免撞车,如果撞车,礼让原则为:男生让女生;离黑板近的让较远的;发过言的让未发过言的……

……

这样的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的方法,我们称其为策略研究。这些策略,实用性强,往往能解决困扰着老师们的“具体难题”。这样的策略研究,也有助于教师研究意识的增强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但是,因为这些问题是老师们零碎、零散的问题,碰到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仍然处于“问题——解决”式的被动研究局面。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将策略研究渐渐地转向主题研究:教师个体的研究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教研活动时我们就请相关教师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介绍自己开发的成系列的策略研究,供大家参考、学习、对话、质疑、添补和充实。

老师们策略研究的主题涉及得非常广泛,从“如何与家长交流策略研究”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研究”,从“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到“学生作业的检查策略研究”,不一而足……

受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的影响,老师们将策略研究也设计到了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比如二年级的老师们在教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就合作总结出了一套乘法口诀的教学策略(以教学“6的乘法口诀”为例)。

理解口诀策略:

img296×6等于4个6加2个6。

img307×6+6等于8个6。

img31后一句在前一句的基础上加6。(反之减6)

img32结合图形或者实物理解每句口诀的实质含义。

记忆口诀策略:

img33齐背诵。

img34对口诀:三六(十八),打乱顺序。

img35倒背。

img36边背边擦,先擦口诀,再倒着擦算式。

img37读口诀和背口诀拍手进行(逼迫孩子动起来,专注起来)。

运用口诀策略:

img38看算式说口诀(运用哪句口诀)。

img39看口诀说算式(有的两个,有的一个算式)。

img40看得数说口诀:36,24,24等等(有的有多个,有的只有一个)。

img41看数说比较接近的口诀:41(六七、五八),为今后的试商打好基础,也是发展学生对数的感觉。

img42看图片说口诀:有规律的,变式的,需要移动或填补才能用口诀的。

img43理解口诀的周期性:(能用什么简便方法来算出总格数)

img44

这样一来,我们的策略研究既有学科本身的研究,又有“通识”(教育方式如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善了一条腿粗(数学:教学设计),一条腿细(教育:课堂组织)的现象,实现了“教学”和“教育”两条腿走路,且相互促进。

可是长期下去,也会造成“教育”与“教学”两方面脱节的问题。

对于“教育”策略,脱离了具体的背景、没有具体情境和事例来做支撑,往往空洞。比如教育孩子如何合作,脱离具体的合作情境,孩子们没有体验和经历,理解是肤浅的。而且研究总结出来的这些策略,怎样在课堂中实施,结合具体的内容何时适用,何处运用,如何运用,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教学”策略,教师虽然知道了本节课应采取怎样的教法和学法,而过多的是关注教学内容的突破,教学设计的设计,没有将“教育的策略”自如地运用,因此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层面关注没有精力应对,有可能设计再好,课堂实施情况也因出现偏差而效果大打折扣。

糅合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策略

基本观点:“招”即“术”,内容是“道”。好内容需要好形式呈现,“术”与“道”的融合,成就经典和完美。

有没有办法将两方面的研究融合在一起呢?在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下,既有教学策略(数学)的开发,又有教育策略(组织实施)的研究。即将两条“腿”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相互促进,齐头并进。见图1-5。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也开始了尝试。在教师课堂中,我们寻找着合适的研讨素材。

img45

图1-5 教学策略和组织策略共同推进教学内容

刚开始,我们就陷入了迷茫:往往对于一节课,从教学(数学设计)和教育(组织实施)两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很多,听课教师的兴奋点也不同,因此往往话题非常散。这就又回到了教研组起步阶段面的问题: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也不到。

因话题和素材太多太散,老师们反而不知道要研究什么、关注什么,难以达成共识性的意见,交流也囿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和相互的追问、质疑和启发。研究不深入,时效性差。

看来将这两方面融合在一起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学会筛选,“舍”才能“得”。

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将话题集中,试图从一节课中拿出1~2个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可是这样往往也造成教师认知的矛盾和冲突:本来存在问题的教学设计,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有可能因为老师们的关注点被另外的环节或情境所吸引,而得不到重视;还有可能本来老师研究的是合作学习,而教学设计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比如有一次研究“乘法口诀”的教学,课始导入部分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授课老师让学生直接估计小贴画的张数(与6的口诀相关),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6×10和6×9,老师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凑整的思想。

围绕着这个话题,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对于本课的重点: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和熟练,未能引起老师们的充分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和失误。

长期进行这样的“偏题”研究,会导致老师们抓不住主要矛盾,研究能力会大打折扣,乃至会影响教学效果。

出路在哪里?能不能围绕这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寻找研究的素材,来研究教育和教学的策略?事实证明这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研究内容: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在听取了一位教师上的“运算顺序”一课后,主持人抓住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来开展研究。

首先由授课教师描述了课堂情境:

出示情境图:钢笔6元/支,本3元/个,笑笑买了1支钢笔和4个本。

接下来让学生提出问题:“一共用了多少钱?”接着列式“6+3×4”,以及计算解答都非常顺利。可是,当追问“6+3×4”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时,孩子们说不到点上,只是说“在华数班学过”。

面对这种境况,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帮助孩子理解呢?

老师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生虽然会计算了,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不理解。有的孩子可能是心里明白了,只是表达不出来,但老师心里也没有底,究竟明白了多少呢?对于孩子们来说,心里明白的事情,也应该尝试用语言描述。

于是,“有哪些帮助孩子理解的办法呢?”经过讨论,研究出了6种方法:

1.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先算3×4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组织策略)

2.反问:先算6+3行不行?

3.想一想先算谁的钱?跟生活经验关系密切,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

4.让学生反复说算式的意义。(教学策略)

5.让学生分步计算,再综合列式,分步是基础,用分步帮助学生理解。

6.结合图帮助理解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这6种解决的方法,有的属于课堂组织层面的策略,有的属于学科教学层面的策略,而更多的是将两个层面的策略糅合在一起了,很难明显的分清。这也正达到了我们将两者结合的目的。

这也正与学校倡导的“对话教学”研究结合了:从课堂上的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中,找寻研究的话题,再引发教师同伴间的“对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师与自己的“对话”,从而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提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研究形式和文化也在随之生成和发展:

●主持人轮流做: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话题的寻找、人员的安排等等;

●收集资料意识:每次活动都有黑板记录员、文档记录员,以及视频保存员,及时地保存资料,也利用研讨活动锻炼队伍;

●及时总结分享:每次的活动,所有的资料整理打包后发往组内所有成员共享。

……

我们不期望每次的活动能得出一个结果,但我们期待每次的交流能促进彼此的思考。“研究之路没有终点,但时时处处都是起点。”我们才刚刚起程,路还很长很长……

故事链接

“大声发言”与“轻声讨论”

这是一次科任组的教研活动。两周前的教研时大家提出所有的科任教师在课堂上都要求学生“大声发言,轻声讨论”,同时也将这个建议写于办公区,期望语文、数学老师也这样要求。实施了两周了,大家有些什么不同的方法?下面便是大家的措施:

●噪音控制员:小组讨论要有一名噪音控制员,随时提醒大家。

●成员互助:小组成员全部上讲台,给发言者以支持。

●特殊方法:使用小口哨、铃鼓、音乐等代替敲桌子。

●意外的动作:提出一个与课堂关系不大的问题,如“看我头发上有什么?”或做一个意料之外的动作,吸引注意力。

●写于黑板:将“大声发言,轻声讨论”几个字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时时能看得见,并有意安排,进行训练。

●手势交流:让学生学会使用“OK”“大拇指”等手势交流。

●神秘语言:“保密一点,你们讨论的结果很独特,先不要让别人听见,悄悄地……”

●加点音乐:学生在讨论时,加点轻音乐。

除了上面的发现,大家也谈了新的思考:

●孩子讨论特别投入,情绪也非常高,声音大一点也是正常的,我们大人不也如此?这也要因实际情况而定。

●将这两句话的位置颠倒一下:轻声讨论,大声发言。

(中关村第四小学教师 李玉平)

【注释】

(1)王昌胜,男,而立之年却未立。年龄虽不算大(31)经历还算丰富:生于三峡大坝边的农村,自学完成专、本科学业;放过牛、打过柴、种过田、经过商;从教历经村、乡、镇、市各级学校,2005年应邀来到中关村第四小学。现任数学教学、数学教研组组长,科研干部,校长助理。人生信条:选择,印证成长;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教育信条:诗意栖息在教育这片土地上,感性经营自己的教育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