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在教育发展上中央也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发展的目标。[35]1990年10月17日,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一直是集中人财物,重点发展某些院校的政策。但教师教育因其功效滞后性、长期性的特点,“文化大革命”前很少被列入重点大学之列。

20世纪80年代,我党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在教育发展上中央也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发展的目标。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有充足合格的师资作保障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有步骤地在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们基础教育的师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远远跟不上普及教育发展的要求。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师范院校参与职技师资的培养

为了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个人的生存状态的推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央极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1983年5月9日,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城市中等教育要兼顾升学和就业,力争到1990年,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相当。[35]1990年10月17日,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到2000年,实现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36]确保充足和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重点高校制度要求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一直是集中人财物,重点发展某些院校的政策。一些高校也正是因享受在经费、基建投资、师资队伍、科研任务等方面的倾斜,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教师教育因其功效滞后性、长期性的特点,“文化大革命”前很少被列入重点大学之列。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拨乱反正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98所(1978年列88所,以后又追加10所)中没有一所师范院校。[37]所谓重点大学主要关注的是那些具有综合性学科、所设专业、培养的人才、承担的课题与国家当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院校。这显然不利于师范院校的发展。如何提高师范院校的竞争力,使其获得如重点高校的一样的发展机会,对各级师范院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上述情形,各级师范院校必须提高其办学能力,在满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地方师范院校的升格和综合化现象出现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已经出现了高师升格合并为综合性院校,中师升格为专科师范的现象。如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前身是东吴大学)改为苏州大学,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但培养多方面人才的综合性大学,为以后成为真正意义上多学科性综合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984年武汉师范学院改名为湖北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师范院校的升格和综合化趋势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潮流。如1986年,大连师专、大连工学院大连分校、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大连大学;1989年运城师专、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河东大学合并组建成运城高等专科学校。1989年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徐州师范学院,后升格为徐州师范大学。是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常熟职业大学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

2.部属师范大学开始探索综合化的办学模式

与此同时,重点师范大学为了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这对一些有相当历史且曾有着令人骄傲成绩的名牌师范大学来说尤为重要),也开始在办学方向上进行综合化的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师范大学认为封闭的教师教育制度束缚着自身的发展,提出了综合化的办学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从未来的高中毕业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有相应的谋生本领的角度出发,认为未来高中教师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应该增加师范生的社会适应性。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如该校在不削弱主干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增设一些应用性的选修课程和开拓知识面的选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如心理系开设咨询心理学,心理实验设计;中文系开设新潮设计批评;经济系开设计量经济学;数统系开设国民经济管理;数学系开设环境问题中的数学方法;环境科学系开设环境数学、环境物力;生物系开设经济植物、动物饲养,应用细胞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地理系开设地理文献选读与论文写作、世界矿物质资源与成矿地质背景;体育系开设康复体育。学校还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如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公共关系、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现代社会生产力论、社会调查,当代“台湾”文学、国际经济、消费心理学、医学地理学、营养生物化学、应用统计原理、抽样调查、文科学业评价、各科学业评价、苏联东欧现状等等。同时,学校一些系“根据各专业面临的社会需求实际情况,在保证加强、拓宽基础的前提下,除按原有各专业方向发展之外,还设置一些新的偏重应用的专业方向”。如中文系增设了影视文学、文化管理与对外汉语文学方向;政教系增设了行政管理学、法学和中国革命史等方向;历史系增设中国文化与旅游、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国当代社会研究方向;化学系增设了精细有机和分析测试两个专业方向;物理系增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自动化监测与控制、专业外语、创造发明方向等;地理系增设了自然灾害及其防治,遥感应用等。[38]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把北师大建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建校方针。而此时的科研中心实际是强调加入传统上认为是非师范领域的研究领域,从而加强学科和内容的综合化,提高师范大学的学科综合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办理非师范专业,招收非师范生。在两所有影响的师范大学的影响下,一些师范大学纷纷开办非师范专业,成为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另一种形式。

3.地方师范院校探索新的师资培养方式

在少数师范院校致力于升格和综合化的实践时,另一些师范院校开始探索新的师资培养制度。1984年7月24日,江苏省根据教育部领导同志的建议,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由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试办五年制的师范学校,培养具有专科水平的小学教师,为今后逐步提高学校教师质量进行试点工作。这是全国第一所进行五年制小学师资培养的中等师范学校。自此以后,一些中师也开始进行相关试验,这实际也成了这些院校升格的基础。

一些师专开始探索在师范学校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为本地区的农村培养师资。如零陵师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面向农村增加职业教育因素,培养教师一专多能的素质研究。学校买了100亩地,建起了渔场、猪场、鸭场、果园等学农基地,培养师范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邵阳师范专科学校开展了面向本地区教育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改革。通过设置让师范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经济优势和政治历史等课程,使师范生热爱本地区,热爱教育事业,学会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师范生的素质。为了提高师专生的适应能力,一些师专如重庆师专、乐山师专、零陵师专等展开了主辅修制和双专业制。

可见,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始,以高等师范为重要群体的师范院校开始积极探索综合化的道路。虽然这一探索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还需要大量师资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毕竟各校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办学方向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今后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教训。

1.教育部提出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教育部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的庞大师资还不赞成师范院校的开放化,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一些城市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以及人民大众对高质量的教育的渴求,如何才能培养应对这种变化的高素质教师是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的教师教育现状无疑使教育部有了在我国探索开放教师教育体系的意识。

1996年,虽然全国师范教育会议针对一部分高师院校的非师范化倾向确定了“必须继续保持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使庞大的中小学教育新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有稳定的基础”的方针政策。[39]1999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开放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路:“从现在起,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是:(1)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2)教师教育层次结构重心逐步升高;职前职后教育贯通,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开放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建立。”并提出我国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进军的目标;提出了积极推进地(市)教育学院与当地师范院校合并,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以及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育;积极推动教师教育的资源重组(如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为主,在有条件的市或地区推进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和中等师范学校合并,建设一批师范学院或师范专科学校承担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在办好一批中师,为欠发达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的同时,鼓励中师并入高师院校;少数条件好质量高的中师,可以通过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组建成师范专科学校;其余中师可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其他中等学校)等原则。[40]自此以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师范院校自身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与国际优质高等院校质量相媲美的高等院校,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因而,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始,我国致力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最终建立世界一流大学。

1993年1月12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改革如下:在高校的办学费用上,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辅;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投资为辅;企业办学等多种办学的形式。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上,在完成国家任务计划的前提下,要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逐步扩大招收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比重,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包当干部”和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实行高等学校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41]同年形成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思路。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疑为师范院校的转型、升格、非师范化创造了政策上的条件。

1.传统的师范院校走上了综合化的道路

所谓传统的师范院校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独立的教师教育机构。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建立了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其中高等教师教育机构按行政也分为三个层次——我国行政区划分为六大行政区。每一个大行政区下设部属师范大学一所,我国共有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大区下每一个省设立一所师范大学或学院,在省属地区内设立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大学和学院培养中学特别是高中各科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院校积极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教师教育的新气象。

(1)部属师范大学积极改革,开办非师范专业,综合化趋势明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部属师范大学以扩充内涵发展的方式建立了大量的非师范专业,使得传统的师范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如华东师范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增加非师范专业,到今天,该校已有18个学院,21个师范专业,44个非师范专业,是一所典型的兼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审视它的专业目录,我们很难确定这就是独立的师范大学。

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同样如此。2001 年 6 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该校“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15 年把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在这样的办学目标指引下,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已经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据2006年的招生简章显示,43个主要专业门类中,非师范专业占21个,剩下的专业均兼有培养师资和其他专业人员职能。而且北京师范大学正在实施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企图在本科阶段实行普通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实施教师教育,培养研究生层次的中学教师。

相比之下,西南师范大学的转型更为彻底。这所部属师范大学,经过2001年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的并入,以及2005年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最终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该校目前涵盖11个学科门类,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园林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2006年招生的122个本科专科中(由于应用技术本科与上述专业重复,此处不重复计算),师范类专业18个,仅占全部招生专业的14.7%;非师范类专业97个,占全部招生专业的79.5%;另有7个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占全部招生专业的5.7%。[42]教师教育已经由过去的主流变为点缀。

东北师范大学是部属师范大学中一直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的院校。在学校简介中,她一直强调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优秀的中学教师为优长的大学,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其办学目标是建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但她设立的56个专业中,师范专业有21个,仅占全部开设专业的37.5%。也就是说,一直强调师范特色的东北师范大学其非师范专业占比例明显高于师范专业。

从2006年的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看,原来的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已经平均达到66.3%,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综合化趋势明显。

由此可见,传统的部属师范大学在保留师范名称的情况下已经设立了大量的非师范专业,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综合性院校,但教师教育仍是这类大学重要的办学职能,也是体现其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

(2)省属师范大学增加了大量的非师范专业,扩充了办学领域

省属的师范大学虽然没有明确改制为综合性院校,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这些省属师范大学在内涵上作了实质性的改革,综合化倾向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办学目标的综合化倾向

大多数省属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综合化倾向明显。如华南师范大学“正秉承 70 多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现代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办学体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努力”。[43]山东师范大学提出“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的办学目标。[44]这些师范大学的综合化现象已经在办学目标上显现。

还有一些师范大学在办学目标上干脆取消了“师范”一词,直接提出了综合性办学目标。如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办学目标是“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浙江师范大学则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省属师范大学中只有少数还坚持教师教育的目标。如河北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骨干师资,为省属高校培养基础课师资,积极服务河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跻身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45]

②开办大量非师范专业

虽然各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针,但由于综合化的目标,这些师范院校的学科领域和培养职能也在近些年获得了大大地扩充。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招生中师范专业有20个,涉及中小学各个学科,非师范专业56个,涉及理、工、文、经济、金融、法律等专业;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招生专业有63个,其中39个专业具有培养教师的职能。上海师范大学师范专业13个,非师范专业30个,非师范占全部专业的69.8%。其他省属师范大学也是如此。就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平均值看,非师范专业占全部专业的62.07%。[46]

这些大学的非师范专业的开设使得学校培养人才的种类得以真正扩充。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除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师范专业外,其他如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播音与主持艺术均为非师范专业;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学院除了历史学为师范专业外,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世界历史均为非师范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除了地理学为师范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均为非师范专业。[47]

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很多过去传统的师范院校不开设,但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非师范专业,如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空调]、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方向);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闻与广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48]

据2006年的招生信息显示,除了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国多数省份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主流,其平均数已经达到全部专业的62.07%。省属师范院校的这些非师范专业使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领域得到极大的扩充。

(3)部分专科层次的师范院校合并升格为本科师范院校,师范依然是其主要特色

在师范院校改革的过程中,专科层次的师范院校有两个改革方向,一是与综合性院校合并升格为综合性学院或大学(此部分内容在以后阐述),另一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合并了一些同类院校(主要是地方教育学院和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合并后的学校仍保留师范大学(学院)的名称,教师培养也是其主业,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办学的职能有所拓宽。

一些专科师范院校与同层次师范院校合并后升格,成为本科师范院校。如廊坊师范学院就是合并了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师范学校、廊坊教育学院而形成的本科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则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以本科教师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是在1998年忻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忻州地区教育学院、忻州职工大学、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忻州分校合并组建成的,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2000年又与忻州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忻州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均是这样建立的。

还有一些地方师专和教育学院并入省(部)属的师范大学,直接成为本科师范大学,因此一些院校也招收专科层次的师范生,培养小学教师。如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4月8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教育部同意,由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培养仍是该校的主要职能,但学校也拓展其职能,如建立了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于1996年合并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1997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大,1998年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因此这些院校都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合并升格浪潮中,我国原来的师专和教育学院大量萎缩,但目前升格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依然是它的主要办学定位。如太原师范学院的系和专业设置基本是在原来的师范专业基础上做了有限的扩充。如师范专业有——文科通才教育、科学教育、艺术通才教育、地理科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书法专业;师范非师范兼有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等;非师范专业为——新闻与传播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应用心理学等。[49]

总之,由师专、教育学院合并升格的院校还保留着专科的培养层次,但本科专业已经是主流。学校的培养目标仍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但在原来师范专业的基础上扩充了不少非师范专业。一些合并了非师范专业的学校还在专业门类中有了较大的拓展。

2.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局面的形成

所谓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新中国建立后,通过院系调整,我国把很多的多科性大学变为单科性大学。只保留了少数综合性大学。在建立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综合大学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也就此取消。随着教师教育的综合化浪潮,一些综合大学开始参与教师教育。但各校参与教师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合并成为综合院校,保留了教师教育功能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去的师范院校与其他非师范院校合并,形成了综合大学,仍保留教师教育的功能,但教师教育已经不是它的主业。

这类院校以师范专科学校升格合并者居多。如大连大学就是2003年大连师专、大连工学院大连分校、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合并后的大连大学设有医学院、体育学院、国际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英语学院、日语学院、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研究院、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等。她的师专合并成为大连大学的师范学院,设有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一些学院设有师范专业,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范方向的物理学专业“培养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中学及中等专业学校的物理和相关学科的教学、教研人员”。

聊城大学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聊城师范学院更名而成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拥有25个学院、3个教学部、10个专业研究所、6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中心、45个硕士学位点、64个本科专业。但它目前培养教师的专业有11个:汉语、应用英语、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地理教育、体育教育,只占其全部本科专业的19%。[50]

延边大学、宁波大学、集美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等均是合并了师范专科学校或教育学院后形成的综合性大学。重组后学校的综合性是其主要特点,教师培养只是其中一个职能,甚至成为附属专业。

第二,一部分师范专科学校与同类学校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学院。它合并升格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与此同时在升格和综合化过程中它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也得到了拓宽,但教师培养仍是它的主业。

这类院校主要是将师专、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合并成为综合性的学院。如河北省的邯郸学院。其前身是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1月经省市政府批准,由原邯郸师专,邯郸市第一、第二教育学院,市幼儿师范四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邯郸师专。2004年5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它的专业设置仍是沿袭原来师专和教育学院的设置,设立数学系、化学系、物理系、计算机系、地理系、生物系、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体育系、音乐系、教育系等。就本科专业招生来说,师范专业是主渠道,31个普通教育本专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24个,非师范类专业7个。[51]

衡水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晋中学院、运城学院、内蒙古赤峰学院、宜春学院等均如此。虽从名称上看是综合学院,但其主要职能依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

(2)传统意义上的综合大学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师教育

虽然多数承担教师培养职能的综合大学是保留了原来师范院校教师培养职能所致,但仍有一部分未与师范院校合并的传统意义上的综合大学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师教育。

①成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

个别研究型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通过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人才的方式参与教师教育。如北京大学在原来高教所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学院,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研究人才和教育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该院还从事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也在原来的高教所基础上成立教育科学学院,培养高层次的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人才。

②建立师范学院或开设培养学科教师的专业

有的综合大学建立专门的师范学院,培养中小学教师。这在新建的大学中体现更为明显。深圳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师范学院,教师培养在师范学院进行。[52]但她的师范学院也分师范和非师范专业,括号内为师范专业: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向)、英语(英语语言学及教学)、美术学、表演(学前教育、舞蹈)、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技术教育方向)、教育技术学(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物理学、化学(化学教育方向)专业。

一些综合大学设立师范专业,培养教师,如厦门大学。建立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曾有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其高等教育研究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今,她将原高教所扩充为教育科学学院,开设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英语、汉语言文学等师范专业,直接进行教师培养。[53]山西大学、延安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江汉大学、吉首大学等校也都有培养教师的专业。

③把教师培养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

有些院校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在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上附带提出了培养教学人才或在教育机构从教等的任务,但并无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毕业生的从教情况也无从考察。2006年的招生简章上不少学校的很多专业都提出了培养教学人才的目标。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就属于这种情况。

3.职业技术院校开始参与教师教育

过去,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很少,有限的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而非教师。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建立和改制了一些学校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如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院等。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各省出现了不少高等职业学校。这些高职院校中不少是合并了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或直接由师范学校改制而成的,成为职业院校后教师培养的职能还得到保留。开设了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培养专业,如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从而使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开始涉足教师培养,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具体如下:

很多合并了师范院校的职业技术院校,保留教师培养职能。如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衡水县师范学校,该校升格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后,设立电子与计算机、经济管理、生物工程、工艺美术、教师教育等五个系共20余个专业。除了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外,还在教师教育系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华油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财经学校、华北石油卫生学校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因为有师范的基础,设立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学教育、英语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综合文科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综合理科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等大量的师范专业,培养教师。

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多数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教师培养专业。如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通辽职业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等开设中等和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伊春职业学院、七台河职业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等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另外,一些艺术类职业院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艺术类的教师。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其前身是河北省艺术学校。该校原来就有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的基础。因而,改成职业院校后,仍设立音乐教育系,培养音乐教师。

4.体育、艺术等专门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立了独立、封闭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科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的艺术系(或音乐系、美术系)培养。由于规模小,难以满足基础教育对艺术科教师的需求。随着教师教育综合化浪潮的出现,一些体育、艺术类院校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面,纷纷设立培养师资的专业。

如天津体育学院,它开设的诸多专业均具有培养教师的职能,它的学前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等专业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体育俱乐部等培养体育教师[54]。其他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上海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均培养体育教师。

我国音乐首府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设有专门的音乐教育系,以培养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声乐、钢琴、作曲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合唱与指挥、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概论、教学实习等。[55]这些课程的设置思路与师范大学差距不大。上海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教育系,武汉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教育学院,培养音乐教师。山东艺术学院目前设有音乐系、美术学院、戏剧系、音乐教育系、职业教育学院等,培养艺术师资。

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建于1953年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是广东省所属的一所美术与设计系科设置齐全的高等美术学府,它设有美术教育系,培养美术教师。湖北美术学院设有美术教育系,也培养中小学美术科教师。

可见,不少体育、艺术类院校设有专门的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