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由依赖性的学到独立性的学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能力是做会的,不是讲会的。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是被“教会”的,不是自己学会的,这种会往往是表面上的会,即心理学所说的“假知”,而不是真正的会。所以,教师要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我告诉你”为“我帮你的忙,你自己去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得深、学得透。没有教的过程,学生或许能够学好;没有学的过程,学生是绝对学不好的。
独立性的培养应做到: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从人性的角度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的基础上,最终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依赖性,它表现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支配和控制着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生成长的力量。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
现代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独立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从客观上讲,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向和独立的能力。独立的意向主要表现在: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啰嗦;相信自己能解答出的问题就不愿叫别人提示;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干涉。独立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许多课堂上没有教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中独立学来的;第二,即便是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才能被他们所真正理解和掌握。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据此指出,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从主观上讲,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还有赖于教师的培养和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案例1:《水乡歌》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比[1]
《水乡歌》是一篇热情讴歌水乡美景的赞美诗,语言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浮想联翩。如何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读进文本,走进画一样的诗中,两位执教者颇费心机。一位教师是将文字与画面分割成若干块,一一在孩子面前呈现;另一位教师则把孩子带到文字与画面旁,放手让孩子去品味、欣赏。先将两节课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片段节录如下:
【教例一】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
教师出示第一段文字: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自读。
生:我从“千条渠,万条河”中体会到了水乡。
师:这里“千”和“万”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乡的渠和河很多很多。
生:我从“池塘一个连一个”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一个连一个”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水乡的池塘很多。
生:也说明水很多。
生:我从“绿水荡清波”中体会到了水美。
师:“绿水”是什么样的?
生:“绿水”是水碧绿碧绿的。
师:“清波”呢?
生:“清波”是水很清澈,上面还有波纹。
师:是呀!你们看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让我们朗读并把这段话背诵下来。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
本教例中,教师从引导学生了解该段大意,到怎么体会水多、水美,再到有感情朗读,整个教学环节由教师主宰着一切,学生不过是在迎合教师去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每到一个知识点,教师便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牵着他们往下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教师所设计好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中所承载的内容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怎么进行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是个对话过程,那么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当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与文本及作者交流时,教师就不应该不合时宜地介入、打断,要充分相信学生,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之后,再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像上述教例中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常常带来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人为肢解、条块分割。教学中教师不能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必然会出现重讲解、重理性分析、搞知识的外部搬运的情况。学生在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中没有自主性,无法主动探究,下一步将要学习什么总是由教师来安排,学生就只能在教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只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例二】教师能放能收,学生自读自悟
出示第一段文字(同教例一)
师:好好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小朋友自己一定能读懂的。
生自读。
师:刚才读这段话时,你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幅幅水乡的画面。(出示水乡图)
师:请小朋友们再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说水乡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自读(读得很投入)。
生: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生:我也仿佛来到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啊,水乡的水太多了!
生: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生:我看到的水乡小河和朱珠刚才说的不太一样。河水是碧绿碧绿的。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
……
师:假如现在小朋友们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塘边,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
生:我想画一幅画,画下“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绿水荡清波”。
生:我想弯腰,捧起水乡的清水喝一口,尝一尝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照张相片,把水乡美景留在照片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什么也没说,你们就自己读进文中去了。水乡的水是这么多,这么美,像画一样。想把这段话读好背下来吗?请在下面认真做准备。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情绪高涨)。
本教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象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我们没看到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教者大胆放手让二年级的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者深谙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者才能放得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教例一与二的实录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两位执教者教学思想观念的不同,其课堂教学设计的差异很大,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得清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案例2:少点设计多点空间[2]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周到,往往导得过多、过细,唯恐稍有遗漏学生就会看不懂,导致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完全没有思考的空间。请看一位教师教“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一节的教学片段——
出示例4:某商店一天上午卖出3个花瓶,下午又卖出4个花瓶。每个花瓶的单价是X元,这一天卖花瓶一共收入多少元?
师指名读题,出示直观图。(略)
师:每个花瓶的单价是多少元?
生:X元。
师:上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3个。
师:那上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个X元。
生:3X元。
师:下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4个。
师:那下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4个X元。
生:4X元。
师:这一天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X+4X元。
师:3X和4X各表示几个X?一共是几个X?
生:3X表示3个X,4X表示4个X,一共是7个X。
师:那么3X+4X就是7个X,7个X可以写成——
生:3X+4X是7个X,7个X可以写成7X。
板书:3X+4X=(3+4)X=7X
师:思考上面的计算过程,这实际是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生:运用了乘法分配率。
师(小结):根据运算意义,这里的3X+4X是3个X加4个X,结果是7个X,也就是7X。
这种设计就理解和把握教材而言,应当是无可非议,但问题也是明显的。
首先,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宰了课堂学习,教师一问,学生一答,学生跟着教师跑,缺乏主动性。这种课堂教学失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性特点,掩盖了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和思维碰撞,僵化了鲜活的学情。
其次,不利于面向全体。由于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总有一部分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思考,而教师又不可能等到全班学生都想好以后再作交流。结果是中下学生还没想好,就开始讨论,他们只能停下来,听别人说。于是就形成了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唱配角,学困生当群众演员的局面。一节课下来,学困生没有一个问题能解决掉,自然是学习困难越来越多,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困生。
最后,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把教学内容分析得过细,提出的问题过小,思维距很短,缺少思维训练,这固然能使学生易于应答,可以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环节“有序”进行,但也造成了许多失落,如活跃的想象,模糊的体验,会心的沟通,不可言传的意会等等,淡化了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同样是教学这一节内容,在另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
教师出示问题:一位商店老板上午卖出了3个花瓶,下午卖出了4个花瓶。晚上回家不会记账,你能帮他把这一天的收入记住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1:我觉得可以列表式记账。
生2:我觉得这样只是记住花瓶个数,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所以我认为用未知数X来表示每一个花瓶的元数,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4)X元。
生3:这样表示很好,可还是不简单易记。我认为用7X元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3个加下午4个,共7个花瓶,就是7X元。
生4:老师,我想补充一点。3X+4X=7X其实这里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率:3X+4X=(3+4)X=7X。
……
在这里教师只提一个问域很宽、解距较长、思维度较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其特点是很明显的。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这样的问题给学生以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发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在答问时,展示的是自己理解、感悟的过程,训练的是思维、表达的能力。且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较长时间的思考,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差生感悟知识点,哪怕是一点儿,提供了时间的保证,使他们也有所得,而不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一无所获。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到好处。教师都明白教要服务于学,但导得太多,学生就只能依赖教师的导而按部就班地展开学习。离开了导,学生就无法学,教就变成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了。主导作用发挥得太少,就变成了放鸭式教学。只有当学生在向教师指定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考虑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够时,教师的引导、指点才显得十分必要,这时放才真正为学服务了。
再次,突出了数学教学的情感因素。数学学科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单一的行为,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强调数学文化对个体的塑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去感悟美、表达美,对学生情感进行熏陶与培养。
教师要做到少点设计,多点空间给学生。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改革陈旧的“呈现—接受”模式为“诱导—探索—发现”模式,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其次,要加强学法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最后,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如果评课看重的是教师的表演,追求表面的热闹,注意的是面面俱到,讲深讲透,那教师还不如照“案”宣科,按图索骥,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很难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