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能力的信念影响行为

对能力的信念影响行为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论这一动机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在同等能力下,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有重要影响。该研究要求被试接受一系列与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有关的量表,然后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儿童自我效能水平与儿童学业成就的关系。不可忽视归因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也是一种用认知论的观点来解释行为动机的理论。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即“I can do”的信念。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论这一动机理论。该理论也是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但该理论与前面讲到的控制点理论和归因理论不同,因为控制点理论和归因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对以前结果的推论形成对以后结果的期待,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成绩。而班杜拉的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在20世纪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

【实验一】 自我效能感效应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个体拥有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这是美国学者柯林斯(Collins)在1982年所做的实验。他按学生实际数学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三组,而每一组数学能力相同的学生中又分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一组和自我效能感低的一组,这样就有六组被试,分别为三种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及两种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儿童。柯林斯让这些儿童解答数学难题,结果发现,在每种能力水平中,有较强效能信念的儿童比效能信念弱的儿童会更快地丢弃错误的策略,能解决更多的难题。这说明在同等能力下,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三、实验结论

在同等能力下,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会有更强的学习动机、较好的学习策略,从而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实验二】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研究儿童和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对儿童成绩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班杜拉和他的同事(1996)在罗马附近的一个社区中学找了279名儿童进行一项研究,其中男孩155名,女孩124名,这些儿童都是11—14岁,平均年龄是12岁。被抽取的儿童的母亲和老师也要参与该研究。

该研究要求被试接受一系列与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有关的量表,然后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儿童自我效能水平与儿童学业成就的关系。在测查的各个因素中,儿童的自我效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效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抱负、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为预测变量,孩子的学业成就为结果变量。

被试首先接受《儿童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测查。该量表主要测查儿童的自我效能信念,测查儿童自我效能的三个方面:儿童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儿童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和儿童的自我调控的自我效能感。儿童和父母还要接受《问题行为量表》《学业成就量表》《父母学业效能感量表》《父母和儿童的学业期待量表》等量表的测查。这些问卷的内容集中用于了解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对儿童完成功课的能力的信心以及他们对于自己改变周围环境以促进学习的能力的信念。此外,教师还要提供孩子们在学习成绩上的评价。

三、实验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和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能够相当程度地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效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抱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业效能、孩子的社会效能、孩子的自我调节效能,然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业成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仅仅是通过提高父母抱负和儿童的亲社会性来间接发生作用的。

中国历来是一个考试国度,有着悠久的考试文化,但是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甄选”的考试评价制度造就了大批的考试失败者,过于激烈的考试竞争已经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和乐趣,我们的学生为了获得有限的知识,付出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惨重代价。

鉴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教师和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设法让孩子有更多的成功体验。

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以往的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成功的经历会增强学生在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失败的经历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在学习上一定要让孩子多体验成功。为了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成功,有经验的教育者经常采取三种做法:对某些孩子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降低成功的评判标准,在他们取得了相对较小的成功时,也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目标,使孩子在从事该任务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每一步进展,更多地体验学习的进步和成功。通过这样的步骤,使得孩子逐步拥有乐观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榜样示范。

首先,让孩子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一般说来,为孩子树立的榜样最好是与他各方面情况类似的孩子。例如,假定给一名成绩居中游的孩子树立榜样,最好把榜样定位在学习一度也居中游而近来进步比较明显的孩子,这样很容易使他相信,既然情况差不多,他能取得进步,我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其次,指导孩子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的进步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一些成绩中下的孩子如果经常和学习优秀的同学比较,会觉得自己总是样样不如别人,再努力也没别人好,越比自信心越弱,越比越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相比,自己的进步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3.正确评价和积极的言语鼓励。

教师、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和评价。积极的评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评价可能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并及时作出积极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自信。要注意的是对学生作出评价时一定要适度,要与实际相结合。那些不切实际、浮夸的言语鼓励很难在现实中起作用。

4.帮助孩子对学习成败作出正确的归因。

不可忽视归因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归因理论的发展者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因素。如果把失败归于努力不足这种内在的可控的因素,学生就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寻求帮助,会更努力地去争取成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这个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因素,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愿再作进一步的努力。对成功的归因也一样,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偶然的机遇,不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而对学习进步作能力上的归因,可以让学生逐步确信自己是有学习能力的,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学习,进而也会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所以积极的归因会带来自尊、自信、更高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期望,还可以防止产生无助感和行为上的偏差。所以教师和父母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效能感。

5.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当人们不为紧张、焦虑所困扰的时候,更期待成功,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水平也比处于消极情绪时要高得多。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高高在上,更不应该鄙视、辱骂学生,特别是对自信心本来就不强的学生,那样将使他们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中,会造成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与他们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轻松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同样道理,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乐观主义的学习自我效能者是坚决奋斗的人,他们充分信任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