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原因,在与父母、教师的交往中,一般都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父母、教师的领导方式具体体现在对儿童青少年的教养方式与教育类型上。一般来说,一个人从小在家庭和学校里所受到的管教方式和教育类型会对其长大后的处事态度、处事方式以及人格特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教育类型可能会对孩子某些不良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父母与教师应当学会领导的艺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和他的同事李皮特(Ronald Lippitt)、怀特(Ralph White)曾做过一项极其著名的领导方式实验研究,探索当领导者使用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团体成员时,团体成员的反应所受的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寻找最有成效的领导方式。
一、实验目的
比较在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下,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
二、实验过程
1939年,勒温及其同事对团体内的领导类型或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依据团体内决策制定的方式,他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领导类型: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在专制型领导类型里,领导者独断所有的政策和活动,他只关心工作目标,注重工作任务和工作效率,却从不考虑团体成员的想法和需要。这使得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心理距离比较大,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心存戒心,工作满意度差。
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领导者与成员一起作决定,领导者对成员的行为和决定给予鼓励和协助,关心成员的需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这种领导方式最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以前处于专制型领导方式下的人们,他们更满意该种领导类型。在该领导方式下,成员的责任心较强,有较强的工作动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近,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当团体内意见分散,无法达成统一时,此种领导方式亦会带来问题和困扰。
在放任方式领导之下,领导者尽可能不作决定,而让成员自己作决策。这种领导方式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无组织、无要求,工作效率低,工作满意度也较差,组织内人际关系松散。只有当组织内无需统一配合,成员都有能力且乐意自己作决定时,放任型的领导方式才能有较好作用。
在实验中,实验者把十岁左右的孩子分成相等的团体,这些孩子在年龄、人格特征、智商、生理条件、家庭经济环境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进行了匹配,从而消除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每个团体由不同领导风格的领导者所带领,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主要任务是制作面具。在专制型领导方式下,领导者独断所有的决策制定和活动安排;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孩子们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领导者从旁协助和鼓励他们;在放任型领导方式下,除了孩子直接发问之外,领导者完全袖手旁观。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
三、实验结论
实验者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统计,记录孩子们的活动表现、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与领导者关系等方面内容。
实验结果发现,与专制型和民主型领导者所带领的团体相比,放任型领导者所带领的团体工作绩效最低,团体成员并没有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专制型领导方式下的团体与民主型领导方式下的团体工作数量大致相当,但后者的工作满意度更高,人际关系也更和谐。而专制型领导方式下的团体成员与其他成员相比,显得更有敌意,常对弱者表现出攻击和排斥,人际关系也较差。由此,勒温认为,在三种领导方式中,民主型领导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在实验后,他曾说道:“第一天,专制方式领导下的孩子的面部表情变化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多么友好、开放、合作的一个团体,充满着生机活力,在短短的半小时后,变得毫无生气,没有任何的主动性。从专制型团体向民主型团体转变似乎比从民主型团体向专制型团体转变需要更多的时间。专制是强加于个体的,而民主是需要他去学习的。”
勒温的这项实验研究对于弄清领导风格与组织氛围和工作绩效间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所提出的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在我们日常的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情形。
在我们传统的学校中,一直都树立“严师”的形象,认为教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才能成才。而教师也不遗余力,努力扮好这一角色,把自己的爱心都潜藏在严厉的管教和刚性的控制之中。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上课前,教室里闹哄哄的,同学们还在嬉笑打闹。突然,教师出现了,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整个教室安静得学生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教师慢慢地走进来,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学生……在专制型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一切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教师提出目标,安排活动,分配任务,很少给予说明和解释。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达到教师所希望的目标。若是做不到,则可能受到教师的指责,甚至“冷遇”,还可能受到其他学生的攻击或排斥。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学生往往缺乏主见,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师生关系较差,学生常常是老师面前一套,老师背后又一套。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关心无法被学生领会,这也常让教师伤心失望。在家庭教育中亦是如此,有些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要求严厉,忽视孩子的需要和情感鼓励,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孩子感到压力很大,久而久之,甚至导致了行为问题。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在目前来说是比较合理的。民主不等于放纵,不能像放任型的领导团体那样,不管不问,让孩子随心所欲。在为孩子提供指导性意见的情况下,教师、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目标,作出决定,使孩子产生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责任感。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给予孩子较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客观的批评与表扬,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在孩子与成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不论成人在不在场,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研究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情绪乐观稳定,焦虑程度低,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自我接纳程度高。自信心、成就欲望等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