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对于印度及中国的印象[]

我对于印度及中国的印象[]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我对于印度及中国的印象”。我对于这个问题,分三方面来说,就是:英国、印度及中国。印度人所不满意的就是不给他们自治,并不希望脱离英国的关系。印度最崇拜的就是牛,他称牛叫做神牛。我们要将印度与中国来比,中国分行省,印度分区域,所谓区域即是美国的States,不过印度的区域比中国的行省多些。印度人对英国政府说:征税及军队,必得印度人允可,然后始可执行。

兄弟今天非常的愉快来与诸位青年男女讨论社会问题,因为中国的青年男女是很注意这个问题的,尤其对于世界问题,是更关心的。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我对于印度及中国的印象”。我对于这个问题,分三方面来说,就是:英国、印度及中国。而且今天我要用很公道的,很开诚布公的态度来讲。我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普通的问题;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讲关于教育的问题。

我先把印度与中国在表面上做一个比较:中国与印度两国的土地皆是大的,两国的人口皆是多的——中国的人口有四万万,印度的人口有三万万,两国的人口皆是穷的,并且两国皆有国家主义的观念。两国皆想自主,尤其在中国方面,更坚决地想成为一个自主的国家。至印度则稍有不同,在附属英国势力之下,只要允准他们自治,如坎那大及澳大利亚的地方,就很心满意足了。印度人所不满意的就是不给他们自治,并不希望脱离英国的关系。印度的著作家、学问家、批评家,都说他们所以反抗英国,就是在于不给他们自治;所以在现在仍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主张脱离英国关系的。中国与印度还有不同之处,如印度之苦力,就有甘于屈服于人之下的心理,至中国则不然,中国所希望的是独立的人,而且无论对待何等人,皆得以待遇人的方法待之。所以要是比较中印两国的不同,中国实在有民主的精神,因为印度还有贵族,而且这些贵族的横暴实胜过于英人之上的。

比较中国和印度还有不同的地方,如宗教之不相容;印度人从庙里将回教徒所敬奉的神取出,故意用车拉在回人的面前,因之就起冲突,而有杀伤的事体。有一次回人杀了一个著名的印度人,印度人就以为是回人暗杀的计策,因此两方的感情就更加恶劣。但此究竟是否为确实的事实,我是不敢定的。在中国对于宗教,据我的观察,是满不在乎的,是不注意的,是不关心的,总之宗教之在中国是不成问题。而印度对于宗教,就好似有特别专门的精神。中国和印度还有一个大不同之点,就是人民的阶级,在印度就有四种阶级。而在每种之内,又有许多小的分歧。一个人要生在某一个阶级之内,就很难逃脱某一个阶级的范围,印度的阶级就如是之严格。甚至有的街道就不准下级走的,由此一点就可以证明印度的阶级如何的严格了。我在印度时 ,参观了一所大学,在一屋内每人坐在地下,个人有个人的厨子,如其厨子有事出了门,及至回来的时候,身体就得完全洗刷一次,然后开始做饭,不然就会被下级污染了。就是食物已经定做好了,如其有人在此时看见,也必将这些已做好的食品弃去而重新再做。我以为这些就是证明对于宗教的迷信了。印度最崇拜的就是牛,他称牛叫做神牛。我觉得太不客气了,如其将印度对待牛的方法完全说出,因宗教之不同,乃阶级之互异,就使印度很难统一而联合起来。如其诸位允许我说,我以为现时的中国亦仍然是不能联合起来的,不过比较印度就相差远了。在印度的北部,男子则希望女子不出闺门一步,要是出门的话,则必以纱罩面。至回人的女子出门,除了两个眼睛处留有两个小孔为走路外,全身都用布罩起。

在政治一方面,法律和秩序,印度人是很遵守的,在偶然之间,亦有冲突,不过只是宗教间的,至于强盗,印度是没有的。因之我就不能不对英人说句好话,因英人就能整理如是。六年前,印度在地方政府上是没有代表的,在六年后那一年英人就与之一部分的自治,三分之二的事,就由印度人自己处理。我们要将印度与中国来比,中国分行省,印度分区域,所谓区域即是美国的States,不过印度的区域比中国的行省多些。每区域皆是自主的,不过有的区域仍有贵族,因之统辖就带有专制的精神。此外还有英国直接管辖的区域,不过四分之三的区域,已经归之于印度人自己处理了。英国只派地方长官,至地方上的议员,三分之一为地方人民选举,三分之二为长官所派定。英国政府对各地方的长官及国会说:除了陆军及征税两样为英人自己主持外,其余皆可准许印度人自己处理。印度人对英国政府说:征税及军队,必得印度人允可,然后始可执行。故印度人对这两个问题仍然不能满意。

其余还有一个中国与印度的不同之点,前头忘记了,现在补说一下,就是文字。中国的文字要比较的容易得多了,虽然中国有各地方的方言,终究文字是统一的。而印度文字就有七十多种,有二百多种的方言。因为这个,印度人要是为反抗英人开会时,必得用英文,方得交换意见。在政治方面,印度人所希望的,是怎样使英人再多给他们一点自主的权力。但究竟如何能得到主权呢?如何反抗英国呢?印度人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一部分人抵制英货,就有一部分被选为议员的不出席抵制英货的开会,所以仍然是一部分人的意见。英国对印度说:六年前给你们的权力,现在你们究竟能否享受呢?现在还未证明。如果证明了,再多给你们一点权力那个是好说的。现在英国政府就派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去印度调查,预算于1929年要筹出一个办法来。在六年以前,印度重要的地位,皆为英人所占,现在大多数皆为印度人了。何以如是呢?因现在英人有一个文官考试的方法,如其考试及格之后,就可备用,所以印度人的势力就逐渐扩充了。

那么,现在就谈文官考试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教育是很有关系的。在印度每一个区域皆有一个教育制度,然大体是相同的。初级教育,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可以享受的;除了机械工程及医学方面外,中学和大学亦可以应此需要的。每区有一个教育长官,据我所知道的,现在皆为印度人了。但直接办学的,还是皆为英人;印度人的权力,要照此进行,印度人自己就可以占据,而英人就只有退去了。在大学的校长及教授亦大多皆为印度人,至于师范学校校长,可是还为英人,而教员亦大多为印度人的。每一个区域皆允许设立私立学校,并且发给辅助费,唯须遵照部章办理。青年男女入中学的人,全都希望应大学试验,而得考入大学资格之注册,因为注册之后,做事方才容易。私立学校如其不照部章办理的话,就不能在部里有大学之注册的,因此全国的学校大体是一致的。很多的青年,希望入英国的大学,尤其英国的剑桥大学,因为入了剑桥大学之后,社会上的荣誉是很高的。因此之故,学校中的学生,只是日日在预备升学的考试。中学校的学生所预备的只是考试,而大学的标准是为英人所规定的,所以这种标准乃是为英人所需要的,而非为印度人所需要的,因此印度人就连自己本国的印度历史都未曾读过,只有读那为英人所需要的征服印度的历史。有一个很聪明的印度人,他感到了这层的苦处,于是对英持很反抗的态度,自己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国之后,就办了一个学校,但是因为不能注册之故,做父母的就不愿意送子女入此校读书。同样讲到印度的大学,亦是以英国作模范的。大学生只预备毕业之后,可以应英国的文官考试及格,而回国做官。由上面的话可以归纳为两点:(一)课程的组织,是为应付考试的。(二)学生的读书,是为考试及格的。印度人不在医科大学或法政大学毕业的人,就不能够在社会上作医生或律师的职业。所以在印度教育的结果:父母送子女入学是为预备考试的,先生的目的是在使学生及格的。

诸位谈教育与我一样,有了坏的结果发现,就是改革,但是在印度新思想没有输入的机会。可是如何求改革呢?每区的教育机关,所想的最重要的,就是应付考试,尤其是剑桥大学的试验。做校长的人,只有照章办理;不然父母就不送自己的子女入学,则学校必归之于停顿。先生亦只有照着规矩办理,不然,则学生必觉得白费他们自己的光阴而吵嘴。除此之外,还有应当声明的,就是教育机关派视学视察学校,是在于各学校是否照章办理?如有一个学校,被视学视察出不遵章办理的话,则其辅助费必立即停止。在印度有一个地名,叫做马(Madras),在这个地方有美国人办的一个大学校,亦是照章办理的。有一个印度人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这位是专门学社会学的,于是他要想介绍社会学于此校而成专科,但是打了两年交涉的麻烦,终久被当局认为不适当而未成功。

诸位:由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印度的教育制度是丝毫不能变动的,丝毫不能伸缩的,几如木头一般。中学与大学的学生,皆只为预备文官考试而来,但做官的地位只能容一半的毕业生,则其余一半的毕业生,就一点不能有所作为。由我在印度所得的印象,我奉劝诸位一句话,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制度万不可以采取集权制,因为教育最厌恶的、最忌恨的,是人家告诉我们怎样做。因为世界的变动是很大的,学校必得随之而变动,然后方才能够达到教育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最要紧的,就是试验,一个学校的好坏就在这个上头,但在教育集权制度之下,是没有试验的可能的;要知道没试验,教育就没有进步。

由以上的说话,我可以归纳起来,得到三个结论,这三个结论,亦即我对中国教育的建议。

(一)中国的教育制度,万万不可以采取集权制,因为集权制的结果,是与木头一样的。但我并不否认在教育上凡应当划一的亦可以采用划一的办法,但不可以完全实行集权制。

(二)不应使教育的目的是为考试,如其教育以考试为目的,那教育就不成为教育了。最好的考试,亦不过只是知道学生到底有多少的知识、技能,至态度和习惯仍然是考不出的。在教育上本来不应当有选择,假设要有选择的话,必选态度与习惯二者,因为这两样比知识技能要重要得多。

(三)要自己在中国为中国造出课程组织的组织来,完全是为中国特殊的需要的,而非为他人所需要的。

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抄自日本,日本的教育制度又抄自普鲁士。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为军国民主义的教育,然军国民主义的教育,绝不适合于现在中国民主精神的需要。在中国要想造成一个共和国家的时候,不论政府采取何种的样式,得使青年在学生时代养成民主精神,在普鲁士制度之下,是绝不能够适应这个需要的;故想适应这个需要非自学校入手不可。在日本与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之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民皆是服从的,而现在中国所需要的,是自动,认识自己,并极其负责任的精神,这乃是共和国家所需要的。要想培养国民到将来能够自主、自立、自动,绝不是考试所能得到的,即现在这种讲演式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必得给学生许多问题,使学生自己讨论,使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始能作将来国民的标准。

现在我再讨论初级教育的问题,印度的初级教育,不能应付印度的需要,因为乡村皆是穷的,而初级教育予农民之耕田没有丝毫帮助的。现在中国的初级教育,与印度很相同,乡村的教育,必要注重在乡人的实际生活,然后始能提高或改良农民的生活,而跟着全国的思想一起走,然后始能谈到初级教育。不过中国现在亦有小学校及师范学校,很注重乡村的实际生活的,我以为这是世界最好的学校的理想。我以为中国很有机会,设立这种理想上的学校。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过只有二十五年的历史,在这个很短的时期内,中国的人心还没有固定,人民还不受拘束。故中国现在很可以起首创造这种理想上的学校,可以将各国的错处及优点,而为我们所利用,所以将来定会收很好的效果的。现在在中国所需要的,在能适合共和国家的民主精神及现在学校应付特殊的需要。要想办好的学校,就非试验不可,因之就不能采取教育集权的制度。

所以现在并不需要中央考试的机关,因为有了这个考试机关,学生就只预备考试去了;故最好的学校,绝非集权制度所能产生出来的。

我现在很可以证明,现在的中国人,是很虚心,很开诚布公的,来研究教育,实在是为世界所罕见的,此点要与印度相比,那真有天渊之别了。中国现在有最好的机会,产生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绝好的教育制度。我们如其不受那传统的观念来拘束,那我就敢断定我的希望是没有做不到的。这是我最后的一个观察与比较的结论。

[1]克伯屈于1927年5月12日在法政大学的演讲,杨子馀译,周游、卜锡珺、洪标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