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形成的机制
人的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及教育的影响下,在后天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形成的机制是品德培养的基础,只有弄清其发展机制,才能提高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个人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接受各种道德影响,于是就模仿着去行动。个体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来自成人和同伴的评价,都在个体的头脑中形成了某些是非、善恶观念以及它们和特定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当这种联系逐渐巩固,是非观念又逐渐占据优势地位之后,一出现某种道德情境,就会唤起特定观念,引起特定行动。这种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这种行动就是道德行为。儿童的道德观念最初是具体的,行为是单一的。随着道德实践的增加,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观念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上也越来越概括,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同时,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灵活。当这种概括的道德观念和实现它的行为方式建立起稳固的多通道联系系统之后,个体就能在各种道德情境之下迅速做出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绪,自动地产生某种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培养
(一)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品德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心理活动形成的。它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
1.外部因素
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指个体自身以外的所有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家长是儿童品德发展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品德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和促进,同时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又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家长的道德品质,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期望,家长的作风与家庭气氛。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结构及父母关系状况,家长职业与受教育程度。
(2)学校集体因素。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因素起作用的途径除了有意识、有目的的德育工作之外,还包括集体舆论、班风、校风、教师的态度和作风、校园文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林崇德教授对先进班集体的系统研究发现,集体道德心理在两方面影响着集体成员品德的各要素——知、情、意、行的发展。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一方面能促进大部分正常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又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而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如果班风不健康,就会影响到该集体中所有的成员;如果教师的作风专制,将会使学生处于紧张情绪之中,造成他们待人冷淡、攻击性强。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年幼儿童更易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青少年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则越来越大。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社会舆论、习俗、文化(包括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成人的榜样作用等要素构成的,其中自然包含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青少年处于道德信念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之中,既容易受积极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众传媒的文化取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中的暴力行为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使该领域成为目前国外研究的重点所在。
2.内部因素
(1)智力水平。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他们的智力发挥有着密切关系,一个学生智力发展良好,往往容易理解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高尚品德。低年级学生和文化水平低的成人进行道德判断时更听从于自身感情因素、意气用事,而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普林格尔和古奇(Pringle & Gooch,1965年)的研究揭示了智力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预测儿童对任务反应的最好依据是心理年龄,聪明的儿童提到的不公正行为比中等智力和愚笨的同辈多得多,也比自己年幼时多得多。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智力仅仅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2)受教育程度。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人道德发展的最为有力的因素。接受教育的水平,影响着个体最终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陈欣银等人(1988)的研究表明: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与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存在显著相关。
(二)品德的培养
品德的形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式共同起作用的总和过程。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也应该从这些成分入手,从几个方面综合进行。
1.通过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是正确道德观念形成的最基本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根据道德概念和道德评价的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1)在道德概念方面,教育内容是丰富而具体的,包括诸如公平、公正、平等、仁爱、关怀、助人等一些具体观念的形成。虽然不同观念具体的形成有所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培养策略。
首先,教师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将抽象的道理与具体事例相结合。结合事例讲解道德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道德概念的本质,举例时要多运用变式,例如,让学生了解不是只有在危险时刻才能表现出勇敢行为。
其次,通过提供榜样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班杜拉(1963)的实验说明:当有成人为榜样时,经过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再次,正确运用强化手段。岑国桢和李伯黍(1982)的实验说明:表扬+奖励与表扬+说理的形式都能有效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后者效果更好。
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教育者言传与身教相一致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
(2)在道德评价方面,应该借鉴各学派尤其是价值观澄清学派的理论,有导向地进行教育。
第一,加强主体教育,促进自我决策能力的发展。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学校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同时注重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学生自我决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利用理智来认识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澄清,但青少年学生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的程度,都要受其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此在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其澄清的方法,从提高其认知能力入手,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第二,开展有导向的教育,注重方式的多样化。价值观澄清应该是有导向的,应该根据具体问题发展不同的应用性的价值澄清方法。比如:分组讨论,个别和团体作业,假定的、设计的与起初的两难问题,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与交流等。例如:小组讨论,这是柯尔伯格的合作者布莱特(Blatt M.)设计的道德教育模式。儿童通过对假设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比自己高一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这些方法题材广博,并且都与儿童生活特点有关联,而且实施过程不一而同,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三,采用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教育途径。价值观澄清强调在道德观念教育上采用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途径进行教育。澄清过程先引发学生内部的价值观外化,受到公众评论之后又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观念,此后再通过行为或其他向公众阐述观点的方式得以高层次的外化,从而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一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形成、行为的锻炼过程都离不开情感体验。所以,道德行为的养成(亲社会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等),首先应该与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教学艺术将儿童的道德观念与情绪体验结合起来。比如,运用语言艺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道德要求,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2)利用艺术作品、文学形象与具体生动的优秀榜样,引起儿童情感的共鸣,扩大他们道德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在选择文艺作品时要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例如,国外最近有研究表明:寓言是为儿童提供道德情绪推理间接经验的良好学习材料(May-Ling Chow,2002)。
(3)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具体情感上升为道德情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时,要使学生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深化,使具体的情感上升到高级的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许多不良行为往往产生于一时的情绪障碍。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儿童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消除品德培养中出现的情绪障碍。具体的方法包括,疏导、解释、协调关系、改进工作方式,利用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
(5)通过移情(empathy)训练的方式促进道德情感。移情指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立场和处境去体会当事人的情感和需要。移情训练包括通过角色扮演(role play)的游戏来进行,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
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的同时,道德行为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使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多种方法。主要的方法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讲解;榜样的道德行为方式展示;道德行为步骤的讨论;道德行为方式的练习;正确与错误的道德行为方式的对比。
(3)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训练措施。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培养要从不同方面下手。有的要着重培养自觉性、目的性;有的要着重提高积极性;有的要着重培养控制能力;有的则需要培养奋发精神。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塑造道德行为。在确定了具体的道德行为(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之后,综合运用内部和外部奖励,能够强化道德行为;而科学地、适当地运用惩罚,又有利于抑制不良行为。
3.通过锻炼道德意志,塑造良好性格
性格是与道德评价相关的人格,个体的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所以塑造良好性格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必由之路。同时,性格是与意志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个人在意志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具有道德意义的。通过锻炼个体的道德意志,可以有效地塑造良好的性格。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使儿童了解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道德意志的主观愿望。教师可通过教材讲解、课外谈话、英模报告等方式,使学生明白道德意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将锻炼道德意志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
(2)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炼道德意志。一方面教师应抓住一切时机,使整个教学与教育活动成为锻炼学生道德意志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意志是同克服困难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在实践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困难的道德情境,结合强化措施,激发学生进一步锻炼道德意志的动机。
(3)培养儿童抵抗诱惑的能力。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有效地运用榜样教给学生抵制不同诱因的方法,增强抵抗诱惑的能力。
(4)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教育措施。学生的意志品质各不相同,教育措施也应因人而异。有的应从自觉性、原则性、灵活性方面来培养;有的应从培养大胆、果断和沉着、谨慎入手;有的需要调动积极性和提高控制行动的能力;有的则要不断激励奋发向上的坚韧精神。
三、品德不良的转化与矫正
(一)品德不良的产生原因
1.客观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家长的不良品德对孩子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破裂,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正确引导;家庭教育不当,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溺爱和纵容的态度,或是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产生反叛心理。
(2)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二是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程,德育过程和品德内化过程分离。其他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还包括:学校指导方针的不当,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品德教育的疏忽或方式刻板;教师教育工作的无能,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学风、班风不良;学校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等等。
(3)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包括:犯罪率上升,各种不法分子的教唆、引诱对儿童、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黄色书刊和其他不良文学作品的毒害;外来腐朽文化和不良生活作风的影响;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的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等等。
2.主观原因
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是由学生特有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错的时期,表现为:第一,学生在良好的教育下,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然而,他们对于很多道德观念又存在表面性和片面性的认识,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第二,他们按照道德要求去行动的能力不断地提高;然而,他们还存在言行脱节的现象,还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第三,他们调节行动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然而,他们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又往往主观、片面和不深刻。
学生不良品德的内部原因主要有4点:
(1)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观念淡薄,很容易为欲望所驱使,产生违反道德准则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2)道德意志薄弱。有的学生虽然懂得道德准则,但道德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战胜强烈的个人愿望,也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3)好奇心和盲目的模仿。强烈的好奇心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越是觉得神秘就越想试一试。他们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也可能进行盲目的模仿。
(4)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如果多次用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成功满足了个人的欲望,青少年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重复表现出来。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不过坏习惯形成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得到矫正。
(二)矫正与教育策略
大量国内外教育家都指出,在全面地分析、了解了学生品德不良的外部和内部原因之后,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与教育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他们不良行为的动机
学生不良行为的动机和一般个体的行为动机一样,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常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不同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同样的不良行为,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上的意义。教师一定要创设各种交流环境,全面地了解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真实动机。
2.用充分的信任和爱,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
品德不良的学生由于常常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耻笑、指责和惩罚,往往比较敏感而易怒,为掩盖自卑而表现得极度自尊,对他人常保持一种敌视和回避的态度。这种对立情绪使得教师很难开展适当的教育。要消除这种情绪障碍,教师首先要具备对犯错误学生充分的信任与爱护,和全班同学一起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的善意与温暖,把教师和同学们当成知心人。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接受正常的品德教育。
3.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是非观念,消除认知意义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限的认识水平,所以他们常常会曲解道德要求,甚至拒绝道德要求。要消除学生的这种认知意义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启发、专题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用真实生活中的正反对比事件来帮助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性。通过组织舆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赏罚分明、树立榜样等方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
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掉自卑心理,恢复自信
品德不良学生存在的自卑情绪,往往会成为其树立良好品德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或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犯过错误的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后的自豪与满足,重塑自信心。如让有领导才能的学生组织一次班级活动;针对他们的某种特长开展班级竞赛;在教学和生活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开展适时表扬等。
5.培养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道德教育法中最成功的就是“集体教育法”。他指出,道德教育应该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形成集体的优良传统,让个体在集体内在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形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将学生的个人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结合起来,使学生把集体的成功和荣誉看做个人成功的延续。其主要可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意识到个人努力和集体,乃至祖国荣誉的关系,意识到个人不良行为对集体的损害。
6.运用巧妙而机智的方法,与坏习惯做斗争
与坏习惯做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了解坏习惯的害处外,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其包括:活动替代法、阈限法(以微弱的强度引进刺激,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加要求)、矛盾反应法(在呈现引起不合需要的反应的刺激的同时,呈现符合需要的与前一刺激相矛盾的刺激,使学生转向引起符合需要的反应)、疲劳法(要求学生不断做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直到筋疲力尽为止)等。但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而且要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兼顾适当性、合理性和适时性。
7.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自我规范能力,强化道德意志,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矫正不良行为的初期,除了注意学生内部观念的改变外,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切断不良行为的诱因。例如不良同伴、不良影视书刊等。但到了矫正的中后期,也不能一味回避诱因,而是要针对诱因培养学生与诱因做斗争的能力和对诱因的免疫力。彻底而成功的改造是使个人在各种环境的有害诱因下无动于衷并且坚持正确方向,类似于传统道德的最高境界——“慎独”。在实施时,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考验方式,如让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来管理班级财物,让“捣蛋大王”来担任纪检委员等。通过考验,既让矫正对象感受到信任与尊严,又进一步巩固了他良好的新行为习惯。
8.不怕反复,抓住醒悟的关键时机,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转变后很容易再犯错误。教师要明白“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的真正含义,要了解品德不良学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性是正常的,要把这一现象当做契机,找出学生产生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的转变更加全面而巩固。特别是当学生自己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时,教师更要抓住这一醒悟的关键时机,对学生的微小进步加以肯定,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9.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运用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如正面诱导法(先对其精神予以肯定,再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之处,指导他们实现目的的方法),活动矫正法(如担任不能再犯错误的工作),表示信任法(向学生表示相信他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等。但在具体实施时还要注意掌握火候,这称为运用教育机智。
10.重视劳动教育
不论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当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将劳动教育视为矫正和教育品德不良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品德不良的儿童青少年往往懒惰成性,既贪婪自私,又看不起父母的平凡劳动。通过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选择的劳动教育,不但能培养品德不良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还能使其潜能得以发挥,从而激发自尊感等道德体验,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