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由于学习者在知识背景、经验积累、能力倾向、个性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对改革原有被动、依赖、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把学习建立在人格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学围绕着教,学无条件服从于教,从而导致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和创新知识。这样的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摧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现代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习方式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可以概括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提出的。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自我主动基础上“我要学”,而不是别人“要我学”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独立制订计划、选择和运用策略并对学习整个过程和每一步骤都做有效自我监控和调整的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二是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同伴之间合作互助朝着一定目标努力,最后以小组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在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时代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可以说,合作学习是积极的互促学习、生生的互动学习和责任明确的协作学习。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运用探究教学的理念解读下面的教育事例,你领悟到了什么?
公元前4世纪,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这种观点在近两千年里一直被奉为真理,直到17世纪才由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所推翻。在今天的科学课堂上,教师讲授这一知识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先提出问题: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哪个下落得快?然后假想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亚里士多德一样,都认为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下落得快。于是,教师开始做演示实验,努力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最后呈示结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整堂课都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可是,坐在下面的学生真的都认为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下落快吗?说不定有的学生已经预习过,早就知道了最后的结论;有的学生虽然嘴巴上接受教师教的、书上讲的观点,心里却另有想法。对此,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又了解多少呢?
同一个课题罗老师转换了一个角度,扮演的不是真理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刻意站在错误观点的立场上以辩论的形式与学生一同探讨这个问题。
课堂上,罗老师在介绍了那段有趣的历史后,话锋一转说:“但是,我通过对大量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确定认为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你赞成或者反对我的观点都可以,但要找证据讲道理才能让我信服。”
罗老师的话和他固执己见的态度,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应。学生们或低头思考相互讨论,稍过片刻就有学生举手:“老师,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反驳你!”只见她两手拿着两张不同式样、大小也不同的纸片,解释说:“我右手的纸片比左手的轻,你看我放开它们(说着顺势放手),右边的纸片先落地,所以,老师你的看法不对!”
罗老师摇摇头:“你这样不科学,凭什么说右手的纸片比左手的轻呢?我就说它比左手的纸片重!不行,我不服!”
话刚说完,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同一张纸片平分成两半,它们一样重吧?”
罗老师点头:“这个我承认,不承认就是胡搅蛮缠啦!”(学生笑)
“那么,我将其中一半揉成纸团。”说着学生顺势释放纸片和纸团,结果纸团先落地。
“不行,不行,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偏袒纸团呢?不公平!”
学生拾起纸片和纸团,想了想,答道:“我再做一次,老师你看好啦,它们高度一样……”
“哦,在同一高度释放!”
“我同时放手……”
“同时释放,公平!”
“老师你看,结果还是纸团先落地!”学生高兴,罗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这时,一个男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看法都不对!我可以做实验证明!”他的话引起大家的兴趣。
“老师你看,大纸片是小纸片的一倍,我把小纸片揉成团,同时释放,发现小纸团下落得快,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不对!”说着,他又做了一遍实验,“还是小纸团先落地,伽利略的看法也不对!”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不对,你的对!实验证明嘛!”罗老师友善的玩笑把大家都逗乐了。此时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大家都试着做这个实验。这位学生显然是动脑筋进行了一番思考,更可贵的是他能大胆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的发言不但没有招致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嘲笑,反而激起了大家更热烈的讨论,这在一般的课堂上是不常见的。
当大家都认可那位男生的实验结果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同样的大纸片和小纸片,不同的是,我竖着同时释放它们,你看,结果它们同时落地,看不出有什么先后差别!”说着这个学生又重复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两张纸片同时落地。面对这个实验结果,刚才发言的那位男生瞪大双眼看着纸片,连连抓头。
“好!问题越来越有趣。同样的大小两张纸片,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得到的结果相互矛盾。大家想该怎么解释呢?”此时教师一片沉静。从同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正进行着激烈的思考,久久没人做声。这样的问题,在书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而又实实在在地源于同学自己所做的实验,它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学生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为后面的讲解铺设了一块很好的台阶。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学生回答。看来对学生来说,这是个重要的结,将它打开,学生的思维才能畅通,认识才会进步。
罗老师开始总结:“刚才大家做的实验有力地反驳了我的观点,我服了,打算放弃这个错误的观点。可是,为什么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大多数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让我们回到刚才两位同学的实验带出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伽利略说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考虑空气阻力!而在实际生活中物体下落时是要受到阻力作用的。在刚才那两位同学的实验中,相同的大小纸片以不同的方式同时释放,受到的空气阻力就不一样,实验结果也就不同,这里面有看不见的空气阻力的影响。科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因而猜测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影响了物体下落的快慢。可是,在那个年代,真空技术还未得到发展,伽利略就不断地改变条件,尽量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来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在空气阻力很小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后几乎同时落地。于是伽利略推想: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那么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应该下落得一样快。近代在真空中做的实验也证明了伽利略推想的正确。”
4.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发挥各自在达成目的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自主”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前提。真正的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支配的,而是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并且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只有当学习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学习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没有学生个体的独立自动、自学、自得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则是一句空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学能力、自主精神则更是无稽之谈。
其次,“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途径和形式。由于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体会,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的收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增进认识与理解;有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说,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好方式,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的形式。
最后,“探究”是表现“自主、合作”的最终目的。“探究”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现代教育理念: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培养了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文明修养、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达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终身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
(2)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准角色位置,注意角色位置的转换,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于学生主体中,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其个性,学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才能实现“合作、探究”学习。
(3)组织好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的集体,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核心,要根据具体学情灵活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有主人翁感、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为小组讨论顺利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灵活、恰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使之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