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既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持续良好的开展,必须有中小学学习型组织作保证。
Peter Senge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特质是:“一个不断扩充知识的数据库,会随时向外寻找配合学校和教师需要的知识,并且确认新知识会在学校内部广为流传;能提供热衷实验并勇于承认失败的环境。它强调教师队伍的合作、建立愿景并积极创新;它能倾听教师的心声;它会让教师参与学校,并为教师制造福祉,以换取忠诚。”
作为基层的中小学,应该怎样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让它在教师继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呢?
1.大力开展理念渗透、环境刷新。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这一口号和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来渗透教师的思想和规范教师的行为。理念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一种内在规定性,是指导教师思想和行动的启蒙老师。大力开展学校精神和理念的渗透,教育和引导教师按学校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来规划自己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内容。适当开展学校文化造势,即环境刷新工作,坚持靠人来改造环境,同时用环境来熏陶和影响人,建立适合学校和教师实际的学习型组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2.以教师群体为突破口,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学校应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来顺应形势变化,从“请进来,派出去”的学习型组织模式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校就是教师学习的场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做到精细化管理。
3.努力实现自我与群体的结合。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发扬教师队伍团队精神,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和友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激励,比学赶帮。建设会学习的教师群体,建立以学科组、年级组的学习研究型组织,努力实现自我与群体的结合,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4.坚持正确的组织建设方向。教师参与学习型组织后,要让他们能在学习知识后继续学会使用这些知识,因此必须确定好学习的主题。学校要朝什么方向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能给教师提供哪些可发展的空间,学校应确定好主题,教师才能有目标有远见地去学习。学习型组织要把学习纳入到工作中,不要一味地把学习当作学历培训或技能培训。学习可以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或者工作心得的交流,学习必须要和工作紧密结合。要建立好学习的文化氛围。一个学校的学习,不能是强加式的,而是和谐友好自觉自愿的。学习还要分阶段学,学校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应该学不同的内容,通过阶段推进来促进系统知识的完善。
总之,搞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好学习型组织,是推动学校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大举措。按照学校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大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对推进学校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每位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工作,坚持用学校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理念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1999年7号令
[2]胡枢.继续教育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于忠海.教育评论.19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