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十年来发展科研、服务社会,加强管理、勇于创新,逐步实现从传统戏曲、民俗研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从纯基础学术研究到应用研究、问题研究的学术转型,建立起一支传统深厚、梯队健全、成果突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梯队层次合理,专业优势明显。此中心聘用的外单位学术委员和兼职人员20人,几乎囊括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界所有领军人物,其中有多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此中心已在全国设立5个工作站,吸引了国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加盟,协助开展学术研究,从而使之发展成以专职研究人员为基础,凝聚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的人才平台。
在发展方向上,此中心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设立基地重大项目选题,通过学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服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改变了以往纯案头、“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模式,把案头与田野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道路。近年来,共承担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0项,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6项以及大量横向合作项目,人均经费50万元以上。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此中心成员以唯一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包括专著、译著和编著)共41部,发表论文400多篇。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优秀获得结项,多项成果获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项成果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此中心于2007年创办的《文化遗产》季刊,在2009年底成为CSSCI来源(扩展版)期刊。
在人才培养上,此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已毕业研究生30人,在读60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在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提名,多数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中坚力量。
在社会服务方面,此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中,有6人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次参与文化部、文化厅和文化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以及相关咨询活动,承接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项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代表作申报、展示馆的设计、成果汇编的编撰、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条例的制定等。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此中心先后与日本神奈川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以及美国民俗学会等国外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主办过近十次有影响的国际会议。2009年,此中心有4位教授应邀访问美国民俗学会,受到高度重视,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黄仕忠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金文京教授等合作完成的《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三、标志性成果
(1)黄天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专著),84万字,重新审视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问题,被专家鉴定为“优秀”,2008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受到海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有专家称此书是“确立民族戏剧史话语体系的奠基之作”(徐振贵“我国话语的戏曲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文化遗产》2009年第3期);有书评称此书“对今后中国古代戏剧研究具有范式性的重大指导价值”(田刚健《回归戏剧形态本位,传扬学术不绝薪火——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书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2)《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是此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首批两个重大项目之一。从2004年12月立项,到2008年6月完成,三年多来,课题组组成了由项目负责人和教师、研究生数十人构成的七个田野调查小组,完成了对全国18个省市的田调工作,走访影戏艺人400余名,搜集剧本约800种,拍摄照片数万张、录像带百余盒,购买光碟300余张,刻制了逾30GB容量的光盘,为记录和研究我国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做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这是我国影戏研究史上最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本论文集和七本专著共240万字的撰写工作,梳理了我国影戏的纵向源流和横向传播情况,总结了各地影戏的艺术形态和特征,还为如何抢救皮影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陆丰皮影戏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康保成、刘晓明主编的《岭南濒危剧种研究丛书》,这是刘晓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的最终成果。此项目于2005年立项,2009年春提交结项,著作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包括:《白字戏研究》(詹双晖著)、《正字戏研究》(刘怀堂著)、《西秦戏研究》(刘红娟著)、《广东汉剧研究》(陈志勇著),分别对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四个剧种的剧目进行了统计和研究,不仅为剧目存佚情况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纠正了前人的相关错误,而且还从中可以窥见该剧种的盛衰。这四本书共约190万字,并有大量插图和图表,不仅是这一领域中最系统、最细致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为地方政府保护“非遗”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十二五”的发展思路
此中心“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目标为:在全面达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五项标准的基础上,在保持本领域学术研究国内、国际领先的同时,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此中心将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面向国家战略、融入国家文化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具体做法包括:
(1)全面清理已承担的基地重大项目,进一步立足学科前沿,提高项目成果质量,为建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重视成果转换,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该项成果及相关报告和建议书等。
(2)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增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报告”等课题,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全面融入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去。
(3)瞄准国内、国际学术前沿,有计划地长期、持续推进传统戏剧、民俗学领域中的重大理论研究,力争推出一至两个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4)加强网站和数据库建设,将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以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研究”为契机,逐步建立文科实验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实验室)。
(5)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全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