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编好、用好教材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组织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材)。邓小平同志尤其重视教材的建设和改革。他指出:“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以足够的合格人力加以保障。”“教材要反映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育部要管教材……要出主意,提方案,还要注意抓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加以推广。这样做,就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想对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教材紧跟时代发展变化步伐,不断更新。新教材体现了思想性与科学性、稳定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可接受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用好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地方实际、学生实际、重大国际国内时事、新科技成果结合起来。
(二)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要在学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这就是说,学校要采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一点,我们电大走在了前面,并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当然,我们也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推广使用计算机,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还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电视机、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要时事,用所学理论分析国内外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适时适当的组织学生座谈、讨论时事热点,以拓宽教学内容,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当代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更准确、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三)改进考试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对没有考好的学生,要帮助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并不否定考试,但它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又有本质的区别。“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一种目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而且不是唯一手段。在实施中要注意政治课考试的质和量,对考试结果要做全面的、辨证的、客观的分析,使考试成为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手段、方法之一,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和精神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