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高质量教育媒体资源的制作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场景布置、现场效果调整、现场录制和后期编辑合成等环节(见图3-34)。
图3-34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制作流程
1.场景布置
在正式拍摄时,根据拍摄脚本的要求,调出相关的虚拟教学场景,完成现场场景布置工作。在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系统中,主控电脑可以使用三种教学素材充当教学背景,主要为图像素材、视频素材和三维模型。
在场景布置过程中,在调整选项框中选择“背景调整”,就可以通过桌面控制软件上的八个方向按钮,对现场图片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控制。虚拟背景图片原始效果如图3-35所示。
在调整选项框中选择“背景调整”,然后通过朝右的方向键,使背景向右移动,调整后的效果如图3-36所示。
2.现场效果调整
1)摄像机的调整
在实际拍摄之前,要对摄像机进行白平衡、焦距、位置等方面的初始化操作。在系统中可以利用摄像机控制模块进行摄像机的控制和调整。白平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白平衡没调好,则会影响到拍摄效果和融合效果。
调节摄像头的白平衡的具体方法是:拿一张白纸,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摄像头对准白纸;调节摄像头焦距直至白纸占满整个显示屏幕;然后点击自动白平衡按钮遥控摄像头进行白平衡操作。
图3-35 虚拟背景图片原始效果
图3-36 虚拟背景图片方向右移现场效果
2)抠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输出的视频前景信号必须经过抠像机将其中的绿色或蓝色除去,才能与虚拟背景相结合,生成合成效果,抠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输出的合成效果的好坏,所以抠像机的调整在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抠像机参数的调整主要包括抠像级别、密度、对比度等。例如,在抠像机级别调整中,选择级别值设置为1时,现场的效果比较模糊(见图3-37)。
图3-37 抠像机级别控制原始效果
经过对滑动条进行调整,级别值设置为64的时候,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场效果如图3-38所示。
图3-38 抠像机级别控制调整后的效果
3)现场灯光的布置
现场灯光的布置对图像融合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对现场灯光的布置要精心安排,并在拍摄前进行调试。在现场光源的选择上,一般采用三基色柔光灯,因为三基色柔光灯的色温为3 200K,亮度高,灯管表面温度低,光线柔和,无强烈刺眼的现象,可使被拍摄的演员或教师舒适、放松。现场灯光调整的总原则是使灯光均匀地覆盖现场关键位置,如抠像绿背景、中心区域、墙壁等;此外,可以通过顶部灯光或地面灯光为教师的面部进行照明。
此外,要注意防止反光的问题,有时候教师或主持人穿反光面料的衣服或正面手持白纸,就会出现衣服或纸张抠像过度的现象。这是因为绿背景对灯光的反射照在衣服或白纸上,衣服或白纸又把光反射出去,这样在衣服或白纸的边缘就会形成绿边,抠像时就被抠像机抠掉了。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地面的辅助光来照亮前景物体的下面部分,从而达到正常的抠像效果。
3.现场录制
现场录制包括现场视频、声音的采集两方面的工作。
1)现场视频采集
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系统输出的视频信号直接连接到非线性编辑系统,再用系统自带的软件DV Capture或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进行实时采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素材的后期制作效率和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时间浪费和信号质量损失。
2)现场声音采集
在资源制作过程中,对声音的质量应给予充分重视,如果在前期获得了较好的声音质量,就能给节目的后期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系统中,音频信号进入混音台进行合成,输入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采集处理。作为声音拾取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一般采用领夹式话筒,主要用于教师或主持人教学的出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声音特点,通过对混音台均衡器的设置、音量的调节来获得比较理想的音色。
4.后期编辑合成
1)教育视频资源后期剪辑
教育视频资源后期剪辑可采用各种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公司出品的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它集视频、音频编辑功能于一身,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功能强大,能完成近百种A/B卷特技功能转换及数十种特技效果,实现多层图像的重叠。在后期编辑的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镜头组接问题。
镜头的变化必须符合观看者的思维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例如同机位、同景别、相同人物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让人感觉一个长镜头好像断了好多次,容易破坏画面的连续性。镜头的组接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规律,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组接时,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
2)现场声音的后期编辑与处理
在所有的教育资源当中,声音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效果声。人声是教育资源中传播教育信息的最简洁、自然的方式;音乐可以烘托气氛,强调教育资源的主题;而各种效果声的加入,则使教育资源更富有活力,人声、音乐及各种效果声在教育资源中的应用,使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教育资源制作中,声音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来解说、叙述教学的内容;二是用作背景音乐,以烘托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解说音质清晰、音量适中,所有的声音(前景声、背景声)在播放过程中应保持相对一致,不能忽高忽低。如果采集的声音效果不理想,可以用一些声音编辑软件进行必要的处理。
(2)背景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一般在重点内容处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则选择较为轻快的音乐。
(3)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多会成为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3)字幕处理
在教育视频资源中,字幕所占比重比较大,它以标题、定义、注释等多种形式出现,几乎贯穿于整个教育资源的始终,承担着画面和讲解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教育资源字幕的处理,首先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确定哪些属于主题纲要性的字幕,哪些属于解释说明性的字幕;其次,字体的选择在字幕处理中不容忽视,对于主题纲要性字幕,为了增强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草书、隶书、行书等书法味较浓的字体;而对于解释说明性字幕,主要在于体现教学内容、传授知识,可以采用较正规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同时,还要注意字幕的位置、色彩、大小、运动方向等,特别是字幕的表现形式方面。如今字幕软件的特效越来越丰富,合理运用字幕特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字幕都必须使用特效,对于不同的字幕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特效。对于片头字幕和一些教学内容的字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片头动感较强、生动活泼的画面,多采用推出式字幕;切入式字幕多用于表现教学内容、对白等。总之,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字幕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教育资源的信息量。字幕与声音、画面复合播出,互为依托和补充,可使学生更容易对复杂的信息加以消化并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