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进我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举措

增进我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举措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公平和效率永远是教育工作的主题,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这一主题统一思想,开展教育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和效率,同样事关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未来。针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还要形成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

四、增进我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举措

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必须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机制构建进程,尽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总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体制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助教助学的主力、以有序有效竞争为市场机制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注重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教育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核算、企业助教助学、学校财务人事、教育技术和信息、教育服务市场等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注重规范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利和责任;注重引导企业以组建教育基金为形式开展助教助学活动;注重发挥市场在调节学费、教育资源流动和使用、教育结构调整、校外教育服务供求中的作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开展有序有效竞争,引导教育资源流向优质学校。教育公平和效率永远是教育工作的主题,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这一主题统一思想,开展教育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和效率,同样事关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未来。

要增进教育公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完善现有教育法规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公平促进法”,把维护教育公平纳入法治轨道。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反映在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教育配置的“不合理”两个方面。针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

首先,解决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问题。一是要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平等。义务教育公平除了体现在权利的平等,时间、内容、环境的平等上以外,重点在于实施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确保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对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子女实施在城镇就近入学的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要求“一个也不能少”。二是要保证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平等。(1)解决招生不公现象。实践告诉我们,招生公平就是对人的教育机会的公平,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解决招生公平就是抓住了教育公平的“牛鼻子”。因此,解决招生公平,实行“阳光招生”已成为解决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关键环节。要逐步建立招生信息的省、市、县、中学的多极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确保招生政策及各类招生信息的公开,确保考生获取招生政策及相关信息的公平。注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在防止考场舞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以及在高考阅卷、录取等各个环节上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平公正。(2)削弱“精英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不合理,是长期以来“精英教育”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过程的演变,在当时条件下虽不公平却有合理性,但现在必须削弱。逐步取消重点学校制度,禁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杜绝内幕招生等不良行为。实行公办学校均衡化,即“均等性”公平。坚决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制度,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不得搞选拔考试入学,坚决反对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标准,将很多资源向重点中学、尖子学生倾斜,从而牺牲一大批一般学校和学生的做法。

解决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机会的不平等,其实质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育应把所有的学校都放在一个新的相同的发展平台上,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应该平等地接受相同的教育,通过多种途径重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在扩大规模之后要重点抓教育质量的提高,确保每一位大学生均能享有相同条件的高质的教育教学,营造人人皆有机会成才的教育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

要增进教育效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围绕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教师执教动力和学生求学动力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和学校治理结构。当前,要特别注重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比例,提高教育财政收入,解决教育总量投入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保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调整教育规划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统一有序、相对均衡稳定的规划布局,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基础设施的保证。推进教育公平,还要形成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三类社会成员构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洼地”,他们的子女有不少因贫困弃学、辍学,更加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他们解决教育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缩小教育差距是教育公平的重点。在教育投入总量和结构、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教育政策调整三个方面,向处于弱势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向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及其子女倾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