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况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是:高等教育是由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学术、专业、技术、艺术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等)。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是指对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人,以传授和研究各种科学、技术、艺术等有关学问为主要活动,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的,有一定专业方向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的概念是这样规定的:“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我们一般界定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现象源远流长,经历了萌芽、雏形、成形、发展和扩展阶段。
(一)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一般认为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已有了形形色色的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出现了对后世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孕育了影响整个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教育思想。
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级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级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公元前5世纪,在伯克里执政时期,雅典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制度规定,7~14岁读文法学校(阅读、写字和计算)和弦琴学校(音乐、唱歌和诵诗);13~15岁读体操学校;16~18岁在体育馆学习体操、政治、文学和哲学;18~20岁参加军事训练、戏剧公演、国家法律政治座谈和知识训练;之后,对抽象思维表现出特殊兴趣的学生,在20~23岁期间继续深造,研究“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学和修辞学。后人所称的“雅典大学”通常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高等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家学派为了扩大自己的思想影响,竞相聚徒讲学,其中,以孔子于春秋末期在杏坛所办私学最为著名,兴盛时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那时不仅发展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而且出现了一些世界公认的教育家。西方历史上公认的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以及“智者派”成员;而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以其教育实践和学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深刻,尤其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老子,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以非正式、弥散性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这时的高等教育不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是相对于当时的知识水平而言的,故后人将其表述为“高级学问”。
(二)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
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主要指形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教育和东方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开始的。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12世纪初,在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当时最早的几所大学,如波伦亚大学、萨莱诺大学、巴黎大学等。在这三所学校创办之后,西欧各国大兴办学之风。在英国,公元1168年牛津大学得到认可,公元1209年从牛津大学分出去一部分,设立剑桥大学。在意大利,公元1224年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13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共有18所大学,法国有9所,西班牙和葡萄牙共有8所,英国除牛津、剑桥外,又于15世纪设立了3所。据统计,到公元1600年,全欧大学总数为105所。
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和学习年限上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最初教学均为单科,后逐步完善为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学生进校后需先在文学科学习数年,主要内容为七艺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就可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通过文科学习,既是获得文科教师职位的先决条件,又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基础。取得文学硕士的人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法学课程为民法和教会法两大类;医学课程主要是古希腊阿拉伯人的医学著作;神学课程主要是《圣经》及经院哲学家的著作。分科的专业学完后,则可获得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书。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读和辩论为主。在印刷术传至欧洲之前,书籍靠传抄,因而价格昂贵,购买困难。教学通常按以下程序进行:①由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教科书的梗概和主要思想;②简要叙述与课文有关的知识;③诵读原文;④复述课文的内容概要;⑤释疑。此外,还运用辩论的方法,通常由两名学生或两组学生展开辩论。
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是具有独立性的自治组织,有些大学由学生自治,学校甚至有自己的法庭。因此,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不仅具有文化上和教育上的意义,而且在后来的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第一阶段:学生进入大学后,跟随某一教师学习4~6年,在阅读、文法、修辞学和逻辑学方面,掌握了初步知识,经其他教师的许可,便可获“学士”学位,取得进行初步教学的资格。获得这种资格后,就可以成为教授的助理,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6~10年的学习,通过考试,便可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中世纪大学,硕士和博士并没有程度的区别,而只是在仪式上有所区别:硕士考试不公开,合格者,发给证书,取得教学资格,正式成为教师团体中的一员;而博士考试则是公开进行的,有隆重的仪式。
中国汉代,汉武帝在教育家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下建立了“太学”。太学以后又称为“国子学”“国子监”等,是当时中国主要的官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别具一格的办学形式,它出现于唐,兴盛于宋,是与太学等官学并存的私学高等教育。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问答的方法。学生“问难”,教师回答并记录成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有问题师生共同商量。书院的这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及自由研习、争鸣辩难等方法,对后世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因而初具雏形。
(三)高等教育的成形阶段
高等教育的成形阶段,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把这一阶段推向了高峰;同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在欧洲当时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逐步将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在制度上衔接起来,即把高等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同时,随着知识的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在组织和内容上不断发展。因此,工业革命既加速了知识分化的进程,也激发了人类对科学知识教育的需求。
一方面,较大规模的、独立的、世俗的中等教育在欧洲兴起。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欧洲全面开展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新型的中等教育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如在德国,人文主义者路德派新教领导人梅兰克顿创立的拉丁文法学校,人文主义者斯图谟创立的文科中学,在16世纪风靡德国及欧洲其他城市,实际上成为具有大学预科性质的中等学校。16世纪初在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家哥勒创办的圣保罗学校,成为新型文法学校的样板。自此以后,英国30所文法学校不同程度地被改造成人文主义化的学校,特别是著名的“公学”,完全成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机构,成为进入高等教育的阶梯。至此,欧洲的大学教育开始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在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英国,经由以纽曼、阿诺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由教育派与以赫胥黎、斯宾塞为代表的科学教育派之间展开的长期激烈的抗衡之后,自然科学教育终于在传统的大学教育里站稳了脚跟,在其他新建的大学里,则得到了迅速扩展。这是大学教育观念在欧洲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大学开始围绕着研究各种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在西方高等教育进入成形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却步履维艰。自唐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兴衰无常,学校教育日渐依附于科举制度。尽管从16、17世纪开始,经过传教士的媒介作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努力把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引进来,并极力主张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但他们的呼声在强大的封建文化教育传统下显得十分微弱。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明清时期高等教育实质上的萎缩。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是指它的形式开始从单一走向多样,其职能不断丰富和充实。高等教育无论在内部纵横关系的平衡上还是在与其他活动的平衡上都取得了最大的发展。
德意志民族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新职能。从此,发展科学的职能开始进入大学教育活动领域,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新大陆,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揭开了其高等教育史的第一页。
直到本世纪末19世纪中期前,新大陆的高等教育还不过是英国传统大学与学院教育的翻版。19世纪声势浩大的“西进运动”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新型的大学为之造就大批富有实干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新型人才。首先响应这一社会需要的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赠地学院”与传统大学教育形式的不同在于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伸展到课程和校门之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后来,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州立大学,如威斯康星大学,更是鲜明地树立起了大学必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旗帜,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地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课程,至此,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在美国大学诞生了。
同时,高等教育的形式与结构得到了大发展。从层次上看,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外,“初级学院”在美国出现,研究生院也于19世纪中叶后在美国诞生。完整的体系首先在美国形成,继而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从类型上看,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高等教育日臻完善。
直到1840年,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大国的大门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才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的一部分。西方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输入进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碰撞、融合,催生了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共创办了实施外国语教育、军事教育和科技教育的新式学堂30多所,均属专科性质的学校,其中,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以外国语、算学、四书五经和史学为基础课程,另设立相当数量的专业课程。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于天津的西学学堂。学校分头等学堂(大学)和二等学堂(中学)两级,头等学堂相当于大学本科,学制四年。西学学堂被誉为我国第一所近代分科大学。而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学校最初的课程分普通科和专门科两种,以后逐步实行分科,共设7科13门。西学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此后,又有一批新式学堂相继成立。到1911年,清末的高等学校,除了官办的京师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校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普遍兴办了近现代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接入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链条中。
(五)高等教育的扩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以发展高等教育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全面振兴,不仅是各民族国家走自强之路、维护民族尊严的价值追求,而且是它们实现强国富民目标的现实选择,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入学人数都有了极大发展。
1.高校数量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随着高校数量的扩大,学生人数也急剧上升。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生数量,由1960年的1300万增加到了1995年的8200万。世界高等教育普遍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
从办学形式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两种:普通高教和成人高教,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网络本专科教育)等各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截止到2011年5月23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101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86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354所,其中民办成人高校2所。
从学生规模来看,高等教育的规模超常规发展,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扩招前的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为108万,到2006年,招生人数猛增到546万,8年内增加5倍。199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643万人,到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超过了美国,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于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高等教育功能日益扩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进入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第二,专家服务。发动大学教授服务于州政府,参与决策与管理工作,发动大学专家做巡回教师,到农村、工厂指导工作。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使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逐渐成了推动国家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是现代大学的高度概括。
我国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的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高等教育系统和内部组织越来越复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系统变得更复杂。各国竞相创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教师训练机构、行政和管理学院、成人教育机构、虚拟大学等,以便向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与多元系统相适应,高等教育内部组织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正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科尔所指出:“传统大学(观)是一个居住僧侣的村庄(教师好像是僧侣,传授的是类似于宗教的绝对的道德真理,学校规模较小);现代大学(观)是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教师具有专门知识,从事专门化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学校的结构、功能较之传统大学远为复杂);当代大学(观)是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都市。”[1]
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等方面。在层次上出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结构,在类型上出现了培养工业、商业、农业人才的学院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在形式上出现了正规全日制教育和非正规高等教育,同时出现了跨学科性教育。
4.高等教育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表现出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现代意识、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②世界各国高校兴起了“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改革;③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一方面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加以重新确立和重新组合,另一方面,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创立新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