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文化的一般界定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都与社会大文化具有共性。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社会社区中的一个特区——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因此,它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这两个特征所构成的原则,让我们先察看一下现时比较流行的几种校园文化观,然后再陈述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界定。
几种主要的校园文化观:
由于文化定义众多,不同的文化观必然影响着对什么是校园文化这一问题的理解。归纳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具有学生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或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
意识形态说——校园文化是由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是校园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物质、精神总和说——校园文化指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所逐步营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要素复合说——校园文化指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全体人员创造的,具有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以不同形态存在,由最小独立单位所组成的复合整体。
文化指令说——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
启蒙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旨在对校园亚文化群体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
精英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活动说——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貌,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
除此之外,还有精神体系说、自创产物说、自创自享文化形态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社会控制体系说等。
上述诸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然而,综合论之,这些校园文化观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又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此外还有教师、干部、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