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法定层面的目标。由于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的人力需求、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增进个人的学习效能这一基本目标为目的的。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开设课程及内容的确定是由各校自行制定的,即以学校本位课程为主。“实务专题”是中国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目前,普通大学院校、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均称为“系、所别”,其中“系别”为本科;“所别”为研究生。普通大学学院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是以“学群”为单位分为16个“学群”的。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亦以“学群”为单位分为8 个“学群”,分别为: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海事技术、家政技术、医护保健技术、商业服务技术等,还强调增加设系的弹性。技职院校的系所、专业设置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意愿、学校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规划开设的,侧重实用性。这是技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主要标志,也是技职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不断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如许多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都建设有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有都市计划与景观建筑系;朝阳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都市实质规划与设计、生态与景观设计、地理资讯系统与空间分析、不动产与土地开发、都市与经营管理等流行设计系;岭东科技大学的特色是整合服装、发型、美容、彩妆与艺术设计思维的应用理念,培育具有人文品位与敏感捕捉时代潮流的流行设计专业人才,因此,系所的设置已越来越多元化,超出了八大学群所能涵盖的范围。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的重要体现。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法定层面的目标。依据《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法》,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以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之各级专门及技术人才,以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第二级是部定类群层面目标。所谓类群,是自1997年底开始中国台湾“教育部”为改善现行各级技职教育课程与专业设置问题,以适应未来产业人力需求,将各级技职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发展整合,将技职教育所有科系归并为7大类17群,外加1个“一般科目群”进行“技职体系课程纲要”的制定工作,推广技职一贯课程规划。各级技职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其在所面对的产业发展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教育部”技职一贯课程规划中对各类群按不同层级的学校规定了群培养目标。例如,电机与电子群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即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是:(1)培养健全的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能担任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具有相当于甲级技术的专业能力;(2)培养继续进修的兴趣与能力,以奠定终身学习及生涯发展的基础;(3)培养学生具有敬业、负责、勤奋、合作等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兼具人文素养与科技创造、研究和发展以及适应与改变环境的能力。第三级是专业层面目标,它规定了开办的专业面向实际应用的具体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

由于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的人力需求、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增进个人的学习效能这一基本目标为目的的。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市场所需的职业知能、生涯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由实务中习得相应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辅以相对的学理,以便学生在技能中求发展。因此,高等技职教育的定位,其一是提供学生适性发展及多元学习的环境;其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进入职场的就业能力及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开设课程及内容的确定是由各校自行制定的,即以学校本位课程为主。课程设计遵从的理念是必须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要的能力,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人格培育的均衡发展、尊重学校发展的特性。课程开发的原则强调连贯统整、讲求务实、学生中心、未来导向、效标明确。而课程开发的依据是遵从哲学、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分析产业需求、职业要求所需培养人才的能力要求,以此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方法是从行业分析入手,运用Delphi法进行行业、Occupation工作、Job任务、Task技能、Skill操作、Operation等的分析,确定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目录和能力标准,然后制定教育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和活动的规划,以及课程评鉴、评价活动。由于课程设计是以行业分析为起点的,所以技职教育课程的质量评估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明晰的生涯目标、升读相关科系比率、学用合一率、基础能力、升学率、专业能力、证照考试合格率、就业率等。

(四)课程特点

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本科开设的课程有以下特点:

1.必修课程少,选修课程多。

2.基础课程分类开设,且体现出“广、浅、新、用”的特点。

3.实务课程占有较大比例,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且注重在实务中学习掌握技术。

4.没有毕业设计,而是在第三、第四学年安排“实务专题”制作课程。一个“实务专题”一般需要1~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来自于业界,题目可由教师确定或由学生自己获取。“实务专题”是中国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实务专题”课程的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是为了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务专题”制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通过课程实施来培养学生自行获取信息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实际成品的能力。期间会由教师与学生约定时间,请学生报告进度,并随时与学生讨论实作进行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这可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各项基本概念与原理融会贯通,并可培养学生针对题目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而自行学习研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将以往所学的各种理论应用于实务经验,以期日后能应用于产业工作中。“实务专题”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精神、协调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如人文精神的陶冶、职业道德的养成、批判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培养学生成为兼具人文与科技素养的高质量人才。通过“实务专题”课程亦可使学生了解报告的撰写方式,训练学生的报告撰写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也形成了学生与指导老师的良好互动。由此不难看出“实务专题”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实务制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方法

教学是使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首先在中国台湾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应高等技职教育规律与技职教育的学生,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认知性教学法、情意性教学法、技能性教学法;适合学生掌握技术而非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法、适应性教学法;适应学生个性为主的教学法,如协同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科技性教学法、实务教学法、通过产学合作的途径等等。此外,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在教学上的突出特征还有,很大一部分基础课程是由专业教师讲授的,如数学课程中高等数学主要讲微积分,一般由数学教师任教,而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则由专业教师讲授。很多数学方法由专业案例引出,这一措施把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专业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理论知识“广、浅、新、用”的尺度。其次,非常重视对教育对象特征的分析。各科课程的开设都要考虑所招收的中等技职教育学生的基础、特长。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最后,职业素质教育和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及课程设计的重要目标,同时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寓于专业教学、实务专题和劳作课程中。

(六)评价标准

由于中国台湾的高等教育存在两大体系,因此中国台湾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评估方案同样有两个,一个对普通大学实施,一个对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实施。两个方案既有共同之处,反映出本科教育的共同规律,又有不同之处,反映了技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两种方案最主要的差别是:

1.在教师评价层面,普通大学的评价方案强调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取得的学术性成果,科技大学在教师评价中则仅以上述学术标准为参考,主要看教师在产学合作和帮助企业技术提升与技术研发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专利数量等。

2.在学生评价层面,普通大学重视学生的学术表现,而科技大学更注重学生在“实务专题”课程中的表现,取得职业证照、证书的人数、毕业生就业率及在就业中的表现等。

3.在课程评价层面,普通大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由资深教授组成的专家进行评价,课程内容要反映学科发展状况,而科技大学的课程必须有产业、行业界专家参与评价,强调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满足产业需要,而非学术发展的需求。

(七)产学合作

开展产学合作是中国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突出特点。产学合作的类型有16 种,内容形式多样,且政府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企业在推动产学合作中都发挥了作用。产业、企业和学校的互动关系,以及政策法规的约束与保障等反映出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开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官、学、研界相互协调的一种保证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