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周红伟
中学阶段是人生道路的关键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中学生成才的基础,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使中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迎接高校和社会的挑选,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共同关心和重视这个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他们在内心上想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愿意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自主,但心理仍处于未成熟期。他们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强,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这一时期是否能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值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还存在过于重视智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疾患,迫切需要科学、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1.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活泼好动,爱玩,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在一项事物上而不转移;另一方面却要面对家长对孩子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和学校给予的沉重的作业负担。此外,当前部分中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也会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卑、浮躁、厌学、焦虑等问题困扰着当代中学生。
2.人际关系问题
中学生处于逐渐成熟但未完全成熟的年龄阶段,人际关系问题往往会影响青春期的情绪体验。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师生地位不平等,关系不和谐会诱发众多的心理问题,比如: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②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同时也希望在同学间被接纳和认可,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会使中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处理与同学关系的态度。③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比如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
3.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闭锁心理是中学生青春期心理表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中学生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问题。由于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的特征,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现,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苦恼或消沉,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想与别人倾诉,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和解决,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与抑郁。
4.挫折适应性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以及自我尊重方面。原因有社会客观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而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时,他们找不到合理解决困难与痛苦的途径和办法,中学生们对挫折的消极反应是当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意义
1.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这些也是现代中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因为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所以,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学生。身体表象就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质,尤其是现代,许多中学生的身体肥胖已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而对于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而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2.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例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例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3.提高智力功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智力功能,不但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4.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5.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不少人由于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6.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这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中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
四、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知觉与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运动锻炼的水平与中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关系。中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个性人格特征影响锻炼的兴趣,而努力方式受性格的制约,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运动对性格的影响可能是运动本身为锻炼者提供了社会需求满足的机会,如攻击性人格和内向性人格等,那些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或平时自己不愿表达的行为与概念在运动中都能得到疏导与发挥,从而对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性影响。有报告指出,锻炼组比控制组对个性特征更有积极影响。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可能是全方位的,健全的人格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通过锻炼,健康的感觉导致了心理功能的积极变化。
张晓虹等人对成都市普通中学50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量表》对他们的体育运动习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加以分析,认为:(1)目前中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越长,越不易出现问题行为,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在3~4次的中学生也有更高的成就欲求,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也越强。(2)中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越长,全量表的得分越低,即更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这有可能是中学生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性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通过持续的体育运动释放出去了。(3)中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越多,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性和全量表得分越低。每次体育锻炼持续30~60分钟的中学生,其学习热情和情绪自控能力得分最高;而每周锻炼3~4次的中学生学习成就欲更高,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更强,问题行为更不容易出现。中学生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的年限越长,被压迫感倾向、情绪不稳定和全量表得分更低。
教育以人为本,而心理教育也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锻炼,学会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的交往,发挥心智潜能,同时要使学生掌握体育课堂社会与运动中的自我心理调整的知识、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