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专业设置概述
一、专业与专业设置
(一)专业
专业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专业是指专门从事的某种学业或职业,如通常所说的专业户、专业制作、干部专业化等中的专业。狭义的专业是指教育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业门类。其主要是指职业学校根据社会职业分类而设立的培养人才的学业门类。职业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项工作;学生亦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本章论述的即是狭义的专业。
早期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分专业的。中国东汉时设立的与太学并立的鸿都门学(专习文学、艺术),南北朝时开设的四学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隋唐时期所设的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类似于后来的单科专门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设置的文、法、神、医等学院,可以认为是按专业进行教学的萌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便对增设专业提出了要求。于是近代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专业分类,并且逐步形成了专门化的主要特征。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1949年以前是不设专业的。当时所设的系、科在专门领域的划分上虽与后来的专业有类似的性质,但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却要广泛得多。直到1952年才广泛设置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专学校是学习苏联的结果,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专业。技工学校长期不按专业设置,只按工种设置,如设置车、钳、铆、电、焊等工种,近些年来也改称为专业。职业高中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办起来的,普遍都设置专业。当今不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按照专业进行教育的,因此,职业教育也属于专业教育。
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是有区别的。高等教育的专业主要依据学科分类、社会发展和工作领域而划分,侧重于学术性,且趋向于拓宽专业面,向综合性发展;职业学校的专业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
(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所谓“设立”,是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所谓“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专业设置是连接教育与经济的纽带,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没有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不能从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出发设置专业,必然会造成人才供求的失衡与错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专业设置大致包含以下步骤:
1.进行专业调查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对地区人才需求的针对性。因此,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调查,弄清楚本地区的产业政策,搞明白哪些是重点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需要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还要进一步了解、掌握与所开专业相应的行业的现有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状况、岗位设置以及人才需求等情况,以便为专业论证、专业设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2.设计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专业教育的目的和培养要求。它是专业属性的具体化,是专业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专业培养目标是特指专业的具体业务目标,而并非指人才素质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总目标。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即或专业名称相同,由于设置的层次与类型不同,其培养目标也有区别。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层次、类型设计好专业培养目标。
3.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亦称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决定着学校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全面地安排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和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其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专业的教学计划既是反映国家或地区对某一类人才要求的基本规格,也是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制订好每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基本的依据。
4.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系统组合和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直接服务的。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和有用性,因此,职业学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从根本上否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思想。即要从职业分析入手,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职责、职业任务的分析,找出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在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工具与设备等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分析,最终再确定设置哪些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
二、专业目录与科类结构
(一)专业目录
1.专业目录的定义
专业目录,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分类目录。专业目录规定专业的划分、专业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进行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文件。
专业目录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为家长、学生入学选择专业和毕业就业提供指南;二是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进行人才交流、劳动力交流以及用人部门和单位对各类专门人才在选择、使用、管理上提供标准;三是为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分类规格和质量标准方面提供规范;四是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依据。
2.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
我国的专业目录是学习苏联的结果。1949年前我国的高等学校不设专业,只设系、科,从1952年才普遍开始设置专业。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专业种类迅速增加,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修订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其中共列专业432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又一次修订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其中分为11个科类,651个专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学科的综合性日趋明显,而“专业设置过于狭窄”限制了复合型人才和通才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于是1993年国家教委重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专业数量由原来的651个减至504个。1998年再一次进行了修订,专业数减少到249个,削减幅度超过了50%。其中工科专业由原来的151个减少为63个,理科专业由原来的55个减少到40多个,文科专业由原来的200多个减少了40%以上,经济类专业由原来的31个减少了一半左右。
3.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而在中专学校里开始实施的。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共有专业384个。1993年再度颁布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专业数量增加到518个。我国的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一直都在分专业进行教育,而且专业数量技工学校有500多个,职业学校有900多个。直到1994年劳动部才颁布《技工学校专业(工种)目录》。但国家却长期未能颁布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总体上看,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划分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能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现有的中专和技工学校的专业目录,或过于突出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或过于突出培养单一工作岗位的工人;专业按行业划分,专业口径窄,重复设置;一些专业名称不够科学规范。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和新的职业岗位,也急于设置一批相应的新专业。因此,制定一个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教育改革需要,适用于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专业目录,以加强专业管理,就成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基础性工作。正是考虑到这一新的形势的需要,教育部于2000年9月制定并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
此次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用性强。在此次专业目录制定过程中,教育部组织各行业、各地调查分析了行业和地方人力资源需求的现状与趋势,并吸收了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专业目录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所培养的人员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二、三、四、五、六大类中的千余个职业岗位,符合21世纪初我国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是培养目标明确。新专业目录在培养目标中淡化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强调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较好地落实了中等职业教育确定的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是专业宽窄有度。新专业目录的业务范围以宽为主、宽窄结合,减少了原有几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数量,即将中专原有的518个专业、技工学校的500多个专业、职业高中的900多个专业,调整、合并为现有的270个专业。使原有的面向较窄的专业,在业务范围和教学内容方面得以拓宽。在服务口径较宽的专业下还设置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可以按照所列专业,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开设专业。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增强职业学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名称科学规范。新专业目录中所列专业的名称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坚持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前提下,采用了国内外通用和认可,能为社会、学生、家长理解和接受的专业名称。如将“法律”、“金融”等内涵过宽、不明确的专业,调整为“法律事务”、“金融事务”等,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和专业内涵。这对于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平竞争机制,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科类结构
科类,是指学科和专业所属的类别。它既是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分类的一种方法,也是专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构成和相互关联的方式。科类结构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的各科类专门人才的比例。合理的科类结构反映和满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学科和专业的科类划分,各个国家不尽相同,有的划分得比较粗,有的划分得比较细。我国高等学校现分为文、理、工、农、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10大科类。中等专业学校也曾按高等教育的分法分为工、农、林、医卫、财经、管理、政法、艺术、体育等科。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在科类划分上,克服了专业学科教育的弊端,按综合性大的科类划分为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土木水利工程类等。使专业分类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相适应,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如表4-1所示。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学科划分为教育,人文学科和艺术,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律,科学,工程、制造和建筑,农业,卫生和福利,服务行业以及不明与未分类的9大科类及其所下属的22个子类。如在“科学”大科类中,又分为生命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和统计学、计算等4个子类。而在“自然科学”子类中,又细化为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物理学及其他有关学科、化学及其他有关学科、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物学、体质人类学、自然地理和其他有关学科、气象学和其他大气科学(包括气候研究)、海洋科学、火山学、古生态学等12个具体学科和专业。《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世界各国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分类制定了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为各国之间的教育往来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标准性的方便。
表4-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信息技术类)
注:标有“*”的专业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三、专业设置的意义
(一)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有效服务的关键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教育与经济之间“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建立,最集中、最突出的就是体现在专业设置上。有了合理的专业设置,就能保证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与升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反之,如果专业设置得不合理,不科学,未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出发,而只是或凭主观臆断,或为了迎合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意愿需求,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的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1.专业设置影响劳动力结构
劳动力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劳动者的比重及其构成状况。它往往表现为高、中、初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熟练劳动者所占比重及其构成状态。
劳动力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决定性因素,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其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形成合理的劳动力结构,始终是经济界追逐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在普遍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政策的当今社会,对劳动力结构能起根本性影响作用的当首推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专业劳动者,而这一部分人员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地区都是劳动力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合理设置专业,才能向社会输送所需要的经过专门培养和专业训练的技术劳动者。
2.专业设置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及其构成状况。产业结构的发展顺序一般表现为“一、二、三”,“二、一、三”,“三、二、一”三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就会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专业设置是以产业结构的需要为前提的,反过来又对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就业率高,就会受到欢迎,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设置的专业不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要求,即使学校办得再好,质量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过剩、积压,就业无门,而一些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人才却未能培养,这样的专业设置很难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所以,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专业设置影响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建设中所运用的不同层次生产操作技术的比重及其构成状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生产工具、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上。在生产过程中,以使用的生产工具、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的层次不同,可分为手工、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等操作技术。
马克思早就指出,机器并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财富,而是要有相应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操纵生产设备同生产对象结合起来,才能创造财富。物质财富是人创造的,是活劳动的结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任何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具,只有在具备相应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去操纵、运用时,才能高效能运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由此看出,生产技术状况与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成正相关,在经济发展中,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两个并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大批与地区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人才,才能推动技术进步,使技术结构不断地由低向高转变。
(二)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
专业设置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一项基本的工作,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专业设置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队伍、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制约着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过程和结果,是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
1.专业设置关系着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
社会职业千差万别,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各式各样的。而不同的专门人才只能由不同的专业来确定、培养和实现;不同的人才规格由不同的业务范围去体现、实施和落实。因此,专业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
2.专业设置关系着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的,其中除了文化基础课教师外,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技术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均需依据专业性质、特点进行配备或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一旦脱离开专业设置,就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结构,也就无从谈起专业人才的培养。
3.专业设置关系着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与配备
不同的专业对教学设施设备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设备的配备、实验仪器的购置、专业教室的设置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完全取决于专业的性质。只有明确了学校的专业设置,才能有针对性地配备和购置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和不同数量的仪器设备。
4.专业设置关系着教学文件的制定
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教学的重要文件。而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必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去设计、制定和编写。其中教材的选定与编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安排等,也都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说,专业设置对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