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走”完长征的婴儿》教学案例
严 琴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完长征的婴儿》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本课学习内容主要介绍贺龙将军带着刚出生的女儿贺捷生,参加了万里长征。途中遇到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险象环生。如有一次过封锁线,孩子被妈妈用衣服捂住头,险些丢了小命。一次突围,孩子被父亲从马上颠落到地上,幸亏老乡捡起来,让孩子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过草地时,孩子奄奄一息,大人为她准备了棺材,但孩子的生命力强得出奇,终于跟着大家走出了草地。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走”完了漫漫长征路,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同时延伸阅读了部分小故事,主要介绍了长征中的英雄人物和一些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本文是一篇采访稿,由于2~6节是贺捷生奶奶的回忆,因此在每一节的开头都有一个前引号,直到贺奶奶全说完了,才在最后加了个后引号。这是采访稿的一种特殊的写法。
学习本文,让学生初步学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感受贺捷生顽强的生命力和红军坚持、顽强、勇敢的精神。这也是学习的重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文章读懂,但是他们还不能准确、连贯地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另外,考虑到长征这段历史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学生还无法从抽象的文字中感受到红军长征时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的坚持、勇敢、顽强的红军精神,因此帮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红军精神是学习的重点。
本年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即电脑)非常感兴趣,已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简单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词句;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积累、运用学习方法,自主阅读。了解采访稿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欣赏、思考等方法,感悟、积累关键词句,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归纳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方法拓展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体会贺捷生顽强的生命力和红军坚持、顽强、勇敢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上海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最新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在二次开发教材的基础上,用网络重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功能恰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课文情境。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语文课上活跃思维,兴趣盎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品质,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与智慧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归纳,学会表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五、信息资源形式与特点
抓住本课学习中的重难点,开发、创编网络资源库——《伟大的长征》。
资源库中有视频、动画、图片、音效及文字资料,再现了红军长征真实的画面,还有方便学生延伸、拓展阅读的资料。学生只需用鼠标点击操作即可看到真实的画面,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
1.欣赏视频,引入学习
欣赏“长征”的相关视频,说说看到了什么?
演示“长征路线图”: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2009年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在此之际,许多人纷纷踏上了长征路,亲自感受了当年红军长征路途中遇到的千难万险。长征,被人们称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交流课前预习对长征的了解,说说自己眼中的长征。
归纳板书:艰苦卓绝的征途
2.聆听录音,了解故事
聆听课文相关录音——“长征途中的三件事”,了解故事的大意:听到了什么?并进行交流。(初学归纳,留下伏笔)
揭题:故事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婴儿“走”完了漫漫长征路。
板书课题:12.“走”完长征的婴儿(解题)
自由质疑:这样艰苦卓绝的征途能够走完,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板书:神话),可是课题却告诉我们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走完了漫漫长征路,这简直就是个奇迹(板书:奇迹)。让我们来了解,红军们是怎么把这个神话变成奇迹的。
3.自由学读,整体感知
学读全文,了解内容。初学采访稿中引号的特殊用法:课文的2~6节集中写了这三件事,其实也是听到的录音。课文是一篇采访稿,由于2~6节是贺捷生奶奶的回忆,因此在每一节的开头都有一个前引号,直到贺奶奶全说完了,才在最后加了个后引号。这是采访稿的一种特殊的写法。找出写了几个故事?
交流:过封锁线、突围、过草地。(板书)
4.情境阅读,初学归纳
自由组合,上网浏览,选取感兴趣的故事,边欣赏情境,边阅读,学习用“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句式,试着归纳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互动阅读,再学方法
引读、理解第一件事,用“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导说、完整说)齐读主要内容。(板书:父母的爱)
归纳:有一次过封锁线,我被妈妈用衣服捂住头,险些丢了小命。
理解、感悟第二件事,欣赏视频,阅读课文,想象说话:
要不是老乡捡到了我,说不定我可能——
幸运的是,我最终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可以继续跟着红军长征,这不仅仅要感谢父母对我的爱,还要感谢——(板书:老百姓的支持)
归纳:一次突围,我被父亲从马上颠落到地上,幸亏老乡捡起了我,让我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学习方法,解读第三件事,继续语言训练。如果现在有一个病饿交加的婴儿在我们身边,你会做些什么?如果现在有一口水,你会……;如果现在有一口饭,你会……;如果现在有一粒药,你会……;如果现在有一件衣服,你会……
(齐读第6节)(板书:战友们的帮助)
归纳:过草地时,我奄奄一息,大人为我准备了“棺材”,但我的生命力强得出奇,终于跟着大家走出了草地。
理解“走”的深层含义:
(1)几次三番贺奶奶都和死亡擦肩而过,最后这位不满一岁的婴儿凭着顽强的生命力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最终到达陕北。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神话吧?但是今天我们学了课文,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示卡片:不,这是事实,千真万确。)
(2)一个根本就走不完长征的婴儿最终怎么会跟着红军,跟着父母走完了长征呢,这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一种坚持、勇敢和顽强的精神(板书:坚持、勇敢、顽强)。
小结:的确,红军们靠着坚持、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再加上父母的爱,老百姓的支持,战友的帮助,使这个神话变成了事实。而贺捷生是其中一位——(板书、齐读:“走”完长征的婴儿)
(3)再次解题,课题在“走”上面加上了引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不是真正的走,走的过程中靠的是坚持、勇敢、顽强的红军精神以及父母的爱,老百姓的支持,战友的帮助。
6.延伸阅读,学习积累
选择网络资源,阅读、了解贺龙元帅和贺捷生。演示贺龙元帅的简介和图片。
贺龙元帅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带领着红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让我们一起走进贺龙元帅,共同领略英雄伟绩。
图1 网络中的长征小故事拓展
延伸阅读。在长征途中,类似的事情不计其数,网络阅读:长征图中的小故事;发生在伟人身上的小故事(见图1)。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制作一张电脑小报。
7.总结
七、教学反思
1.资源整合突出有效性(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前的收集、开发;课中的选择引用;课后的编辑创作)
《“走”完长征的婴儿》一课是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背景,但是它的着眼点又和一般有关长征的文章不同,它是围绕着一位未满周岁的婴儿展开的,讲述了这位婴儿在各方支持、帮助下跟着红军战士“走”完了漫漫长征路。
本课除了单元目标要求“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战友之间、红军与老百姓之间水乳交融、互相扶持的感情,以及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体现出的顽强、勇敢、坚持的红军精神。由于红军长征的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在此之前学生也没有机会去了解更多有关长征的信息,因此,要在课上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着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学生的这一空白。为让学生能够走近红军长征的那段历史,课前,教师给学生观看了有关长征的电影,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直观地感受红军长征时所处的艰难环境;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了有关长征的书籍,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来体会当时红军长征的艰辛。适量的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观看影视资源、文字资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征的历史,受到情感熏陶,发挥有效的作用。
其次,在阅读课文中,教师又选择了针对故事情节,能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的视频片段,图文并茂的阅读、感悟、理解,引起共鸣,效果很好。
最后,教师又提供了有关了解伟人的历史短篇故事,让学生在线阅读,进一步激发思维,引起情感共鸣,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本课选择、开发、运用的资源针对性强,突出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2.创设情境营造丰富性(看长征——在情境中观察激发思考;听录音——在聆听中感悟语言魅力;看视频——在情境中流露真情实感)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抓住了作者在长征途中曾经经历过的三件事:过封锁线、突围、过草地。为了能够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感受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截取了三段相关的视频,分别创设丰富的情境。如红军过封锁线时遭受天上敌机的轰炸,地上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突围时面临的枪林弹雨,在生死攸关时所体现出的勇往直前的精神;红军过草地时的步履蹒跚,互相扶持。真实的画面,震撼人心的音效,三段视频资料贴近课文,将课文中的文字化为了活生生的影像资料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聆听中感悟语言魅力,在情境中流露真情实感,突破了对重点、难点词句的品味。这样的学习完全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主动建构获得的。
因此,本课恰当地把握好整合课中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教学的尺度,让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演示性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互动。如三段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和主要内容的归纳。在对课文重点词语和新词的品读理解上,则采用演示性的方式,如对“围追堵截”、“奄奄一息”词语的理解上,适时强调这些词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关注、理解这些重点词语,以达到语文学习品词品句的目的。这样就更能立足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3.延伸阅读体现发展性(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选资源——在创作中积累表达发展)
长征途中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因此,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伟人的历史短篇故事,让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延续。因为在课上学生已经被课文深深感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课文中那位婴儿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元帅。课堂上无法深入地介绍,就让学生在自主拓展的学习中,利用网络资源,对贺龙元帅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再补充有关伟人的历史短篇故事,让学生在线阅读,进一步激发思维,引起情感共鸣,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通过阅读,选择喜欢的故事创编一份电脑小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发展。本节课最后有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在了解长征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制作一份有关长征的电脑小报。在电脑小报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在互联网上找资料、筛选资料,同时还要将最终选择的资料运用到电脑小报中。因此,通过电脑小报的制作,学生选择资源、运用资源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收上来的小报中可以看到,学生选择资源的面广、量大、史实丰富,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并且人人参与。内容涉及长征的方方面面,有长征故事,长征诗文,主要战役,主要会议,著名战役的时间、地点、代表性的人物,同时通过鲜明的照片、图片等资料再现了长征的辉煌。在制作这张电脑小报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长征这一段完整的历史发展。
不仅如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课教学改变了阅读课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的现象,而是在丰富的阅读资源整合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这节课的实践、研究,也使得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不仅二度开发了文字教材,还自主创建资源库,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网络资源整合、高效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整体设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来说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